不管怎樣,在那個時間點上,地球本地時空及周邊位麵,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各式各樣的人們,算是處在一個整體穩定、局部又動蕩不休的狀態中。
感覺是廢話,因為這些年來,大家一直就是這麼過的。
可就是這種相對平緩,沒有特殊變化的演化節奏,才能夠作為基準,對比測定那些非正常的目標。
此時,羅南剛運轉起來的“大項目”,也就是以全球百億人口間接映射時空環境和架構的“規則差標注”工作,已經有了進展。
能這樣神速,是因為“全球百億人口階梯分布”的算法早已確定,人員資料已經備齊,可以對應各種篩選條件,實時更新調整;政府及相關實驗機構的環境氣候數據也是現成的,且能做到覆蓋全球,以羅南現有的權限可以調用無礙,他給文慧蘭安排任務的時間裡,一些隱性申請流程也走完了;待多方資料一合,資料重組對應這些吃算力的步驟,自然有“葵姨”調動資源去完成,於是就有了一個相對基礎的結論。
事實證明,世界上大多數人還是趨向於同質化的,相關結果符合正態分布。變化幾輪篩選條件,總是隨大流的那些人就構成了基準模型,接下來隻需要關注那些“特殊群體”就好。
正態分布的兩端,屬於極少數,那也是相對於百億人而言。這裡麵再分類的話就比較複雜了,縱向、橫向,有的切呢。
但有了這套基礎數據模型,就可節省很多腦子,見事亦可更加清晰。
比如,與文慧蘭“粉絲”相關的那些人。
羅南在地球精神海洋的感知覆蓋無人能及,知道了有關“架構”的性質,與該“架構”相匹配的人群,他也了若指掌。有了“規則差標注初版模型”,這些人當前生活在何地,以前又生活在哪裡,大致人生經曆如何,就基本清楚了
甚至在“內宇宙模擬器”的“演義時空大模型”地球一側,還形成了這些人的具體映射,乃至極為生動的人生軌跡——不敢說精準,隻是相似、趨近,那也足夠了。
足夠羅南從中篩選計算,得最值得關注的共性。
羅南沒有花多少心力,就能確認,那些陷入架構約束範圍的“粉絲”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和一類社會群體重合:
遊民。
現在的,還有從前的;情緒上則有向往的,也有憎恨的。
有了《冬青》這部作品,就很合理。
那些“粉絲”也不全是遊民,湖城這邊渾敦教團的信眾也不少。
這也很合邏輯。
然而以上二者,仍非全部,羅南所指的“粉絲”中間,有很多恐怕根本不知道文慧蘭、溫青、慧先生哪個是哪個,是三個還是一個……他們隻是支撐那個“架構”,拿那個“架構”好處,且又受其困縛,與之共生共存的“蟲蟻菌菇”罷了。
正因為確認了大致的範圍,篩去了無關人等,所以當羅南的意念傾注過去,對這個成分和結構都頗是複雜的“架構”的辨析也就更加清楚,完全不受正牌遊民粉絲(黑粉),以及湖城渾敦教團這樣“雙重掩護”的乾擾,鎖定幾乎每一個目標,並監聽從中流轉的具體信息。
特彆是信息本身也並未加密的情況下。
那是一段頗為熟悉的聲響,仿佛來自戰後廢土上空,錯落流轉的電波:
“這裡是……庇護所;
“世界正在毀滅;
“惡魔橫行此間;
“我們需要幫助;
“我們更要團結;
“我們需要更多的夥伴;
“請回應我們的呼喚;
“這裡是……庇護所;
“我們在這兒,希望也在。”
羅南勾起唇角,他確實熟悉這段兒。
偽·靈魂教團,超空間通訊“廣播”。
雖是“廣播”,卻沒幾個人聽到。隻因它的主體穿透了淵區極域,向著遙遠星空播散開來之後,才有那麼一點兒餘波“再入”此間,被淵區湍流乾涉影響,形成時刻流轉於地球本地時空的“噪聲”。
也隻有同樣性質、不同版本的“庇護所”,因為專注於這特殊波段的原因,才能解析出來。
這應該是李維的傑作,基於中央星區那邊的“維生艙”技術。
在深藍世界,真偽靈魂教團正是圍繞這項通訊技術,開啟了跨越多個“庇護所”版本的交鋒。
最後以“靈魂教團”正體覆滅,假身李代桃僵而結束。
是的,這才是羅南選中文慧蘭的真正目的所在。
不管具體原因為何,這個經曆複雜的女人,就站在一個無比複雜的岔路口上,每一方湧來的信息,或多或少,有意識無意識,都會在她這邊交彙。
羅南要的就是這樣一個“情報節點”,以及可以根據經曆線索多重切片的“參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