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 241 章(1 / 2)

半個時辰後,公孫勝徹底無法維持冷靜淡然的神情。

“小官人,這事可不能胡亂開玩笑。”他深吸一口氣,竭力平複著無法穩定的心緒,“東南幾州的守備軍也不是紙糊的,怎可能讓他輕易就攻陷了?”

行秋無奈一笑:“你知道的,兩浙一帶的百姓對朝廷怨氣頗深,隻要有人帶頭,響應者多的是,人數占絕對的優勢下,攻破一座杭州城不是什麼難事。”

可惜了,對北宋造成嚴重一擊的最大規模一支起義軍,首領卻是個殘暴堪比董卓的殺人魔,不到一年時間,便造成六州五十二縣糜爛,兩百萬生靈塗炭。

若他是個明君,自己早就追隨而去一起打江山了,還用得著在狗皇帝身邊費這麼大勁裝神棍。

公孫勝看了看行秋的神情,確定他沒有說謊,果斷道:“一切有勞官人安排。”

“沒問題,靜等時機就是。”

半個月後,一樁奇談從東京城裡迅速流傳開來。

當今三皇子殿下,也就是鄆王趙楷,隱瞞姓名參加了本屆科舉,竟考中了第二名的榜眼。

據說本來是狀元,趙佶害怕天下文人說閒話,於是點了原本的榜眼為狀元,但人人皆知,實際上的狀元仍舊是趙楷。

在李師師那見到趙佶的時候,他高興得每個細胞都洋溢著得意的氣息,顯然皇帝的兒子考中狀元這種前所未有的事情,讓他在天下人麵前大大漲了一把臉。

故作矜持地炫耀了幾句,趙佶突然神神秘秘問道:“枕玉,你能不能算一算,朕的這幾個孩子裡,哪個和朕有著前世今生的緣分?”

行秋秒懂,這是拐彎抹角問下一任皇帝是誰呢。

他假裝什麼也沒聽懂,若無其事的溫聲說道:“沒有見過幾位殿下之前,枕玉不敢妄下結論。”

趙佶恍然大悟,自以為很懂地點著頭道:“說的也是,這事還是得親自看過了才能見分曉。”

隨即,他又嗬嗬笑著道:“無妨,過幾日朕在宮裡設宴,枕玉你也一起來,朕到時把你介紹給文武百官,你也見見朕的幾個孩子們。”

行秋睜圓了眼,琥珀色的明亮雙瞳裡滿是驚訝:“我無官無職,隻是一介白身,官家此舉會不會引來大臣們非議?”

趙佶不讚同地一擺手:“枕玉之功,整個朝堂誰不知道,沒一個人會因此說什麼。”

若非他多次提前預警,讓朝廷得以提前處理那些天災**,事後再去修補的話,還不知道要多花多少財力物力。

這麼看來,枕玉的重要性不亞於林靈素啊,不知道他們兩個較量法術的話,誰更勝一籌?

枕玉能預知,在國事上大有助益,但林靈素會煉丹啊!

啊……好像還是林靈素更厲害點。

趙佶都這麼說了,行秋也不會不給麵子的拒絕,便笑著點頭應道:“謝過官家的厚愛。”

趁著趙佶心情好,行秋急忙將孟州知府與張都監一事說了,後又呈上所有涉案的卷宗和口供,還有自己整理的大致經過。

證據一交上去,行秋心裡多少有些打鼓,因為他不知道偷盜官府卷宗一事會不會讓趙佶產生對自己不利的想法。

好在趙佶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那上麵。

昏聵歸昏聵,但在某些時候,他也可以表現得十分愛民如子,比如現在,有人把一切事情都查清辦好了,不需要他操什麼心,並且涉案的官員不是自己寵愛的大臣的時候。

他先是表達了下對孟州知府和張都監所作所為的憤慨和失望,隨後又義正嚴詞地聲稱絕不會縱容他們,一定會還受害者一個公道。

行秋心裡滿意微笑。

再一次愉快的玩耍了一整天,直到傍晚,趙佶才帶了侍從溜溜達達地往宮裡走去。

晚風雖涼,卻無法驅散他內心的喜悅勁。隻要一想想自己那得了狀元的寶貝好大兒,他翹起的嘴角就怎麼也放不下去。

就在這時,一道慌亂的呼救聲闖入眾人耳中。

雜亂的馬蹄聲如鼓點回響在人煙稀少的街道上,車輪碾過青石板地麵帶起陣陣轟響。

侍從們急忙拱衛在趙佶周圍,下一瞬,一輛無人駕駛的馬車失控般躍入幾人的視線。

看到馬車不是衝著自己的方向來,侍從們鬆了口氣,趙佶還頗有閒心地發出一道悲天憫人的歎息:“車上那人怕是活不成了。”

車廂裡一個披散著頭發看不清麵目的男子,正隨著馬兒瘋跑被顛得滾來滾去地亂晃,求救聲也因此斷斷續續,剛開始還能勉強喊聲“救命”,很快便嚇得隻會憑著本能尖叫呐喊了。

趙佶不太想看到有人在自己麵前被摔成血肉模糊的惡心模樣,急忙移開視線,但很快他突然“咦”了一聲,因為他看到馬車駛去的儘頭,一個道士似乎正在舉劍做法。

他親眼看著,突然起了一股狂風,將附近的樹枝和店家的幌子吹得嘩啦作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