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理再次陷入焦頭爛額。
發布副本遊戲的舉動不僅沒能救回星野管理局逐步下滑的名聲,甚至還引發了一波對他們的抵製趨勢,就連評比活動都出現了抵製的聲音。
他很快查到,這是背後有專業的輿論團隊在推動這個發展。
然而他的洞察並沒有用,因為觀眾不管這些,隻管自己看到什麼,願意相信什麼。
他現在焦慮後悔得五內俱焚。
甚至心驚肉跳。
當初,他是為了在馬丁高級部長麵前做出一個亮眼成績,才主動請纓接下了解決容易基地的這個項目。
本來也隻有這樣的事情能入得了馬丁的眼。
因為隻有容易基地的事件挑戰到了星野管理局原本的權威。
結果,整個項目組的手段越用越多,場麵卻沒有更好。
甚至這場偽星獸潮完全沒有發展起來,也是因為刃部表現不力,被軍部逼得倉促離開,沒有實現原計劃的全部布置。
但最直接的後果卻要他蓋理來扛。
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他不僅無法得到原本想要的成就,還有可能就這樣被這漩渦給拖到深淵裡去。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預計。
而這個時候,本該陷入水深火熱的容易基地卻是完全恢複了。
甚至,開始全麵發展。
本身基地實力受人質疑的點已經因為最近幾次風波而漸漸讓所有人改觀。
雖然拿容易基地和發達大都市作比較,還是無法比擬,但看客們並不會這樣去找成就感。
而如果回歸客觀適合它自身的比較標準,那容易基地確實是發展了起來,還強得有點過分。
不僅基地實力強、發展環境好、帶頭的領主強,基地裡的普通成員也在這次的星獸襲擊事件中展現出許多可圈可點的表現。
這樣的容易基地確實很有話題度,也讓許多原本不關注星野拓荒的媒體也跟隨熱點尋求與容易基地的合作,推出更有價值的宣傳內容與話題。
媒體與容易,相得益彰。
這之中,最受圍觀網民關注的宣傳是一個大平台做的。
他們策劃了一係列容易基地的成員訪談互動,做了一個拓荒者采訪的係列報道。
最神奇的是,這個訪談直接跳過了容迪和任子墨,直接隻關注領主以外的基地成員。
此外,他們還從其他的基地挑選了一批年資更久,且同樣是拓荒者基層的受訪者。
這個係列訪談的效果立竿見影。
之前在人們心目中,拓荒者的形象還很模糊。
因為這個係列,那身影頓時又形象了起來。
與各大基地領主們看起來都相當叱吒風雲的履曆相比,這樣一批人或許失敗次數更多的故事卻更加打動人心。
對星野管理局來說,這樣的訪談似乎是個好事。
可這個訪談其實是和馬丁那一派係相敵對勢力的友好媒體做的,其中蘊含的深意絕對不簡單。
這裡最擊中星野管理局軟肋的,恰好是那些年資久,且看起來不那麼成功閃耀的拓荒者。
這些人在星野這麼多年還沒回聯邦,要麼就是成就值還攢不夠,要麼就是根本不想再回去了。
當他們敘說自己的現狀和造成這個局麵的理由時,完全繞不開的就是惡劣的星野拓荒環境。
要說在這些人的經曆中,星野管理局有扮演什麼相當於是助力的好角色嗎?
還真的沒有。
因為星野管理局向來就是高高在上、抽離在外的旁觀者角色。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做法,算不得錯。
以普通人的視角來這些拓荒者的故事,就是完全另外一種感受。
這種氛圍之下,再疊加前前後後的那麼多話題,零散的聲音漸漸彙聚成讓人無法忽視的聲浪。
因為軍部對容易基地遭遇星獸襲擊一事的調查遲遲沒有準確的結果,星獸潮引起的話題得不到後續的養分,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但是,#拷問星野管理局#卻成為了一個經典話題,時不時就會被人拿出來吊打一下。
伊蓮恩找上容迪的時候,他們從襲擊中回收的那些星獸肉都已經經檢查沒問題,變成成員們的夥食福利發下去了。
“你們那邊的情況都穩定下來了嗎?”又隔了一段時間沒聯係,上一次的通聯內容又不甚愉快,伊蓮恩再對上容易的兩個領主,心底其實是有些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