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友好的交流,順帶商量了他話本的價格,李祁越發感覺這秦老板家世定然不凡。
給李祁報酬時,並不在意錢財,注意點反倒在李祁和他故事內容本身上。
好似他這豐來書肆隻是興趣所在,不為謀利。
彆說,還真有可能。
最後商討的結果是,第一版印刷500本,每千字一錢買斷,第二版印刷開始以分成來結算稿費,且賣的越多,分成越高。
若是有戲曲、說書拿去改編,也由豐來書肆負責,給李祁分成。
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雙方都很滿意,秦祿明表示一周之內,第一版的樣板就能印刷出來,順利的話,兩月之內就能上架。
為此,李祁還取了個文縐縐的筆名,【知言】。
李祁本還擔心這新開的豐來書肆沒有人來,到時候書賣不出去怎麼辦?
才又被秦祿明普及了一番這古代話本的運營模式。
通常有新書出來,由某家書肆負責印刷出版,其他書肆也會看情況,是否適合自家風格等,進購幾本擺在明顯的位置。
若是購買的人多,還會繼續向這個具體負責的書肆進貨。
李祁表示理解,生產商和零售商。
並且正版的書,還有專門的畫師進行人物繪製,夾雜在正版書籍裡。
如果願意秦祿明表示他可以帶李祁去親自與畫師交流,溝通一下繪畫,李祁在看了些這為畫師的成果之後就表示不用了。
這畫師水準還是頗為不錯的,至少比這輩子馬馬虎虎練了幾年的李祁,好的不知哪裡去了。
他一個業務的,閒的慌了去指導人家專業插畫師,還是等樣品出來,再看成效。
隨後李祁意外發現了報紙的存在,是一份《國報》,這意外的發現,讓李祁深刻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他穿越到這個世界十幾年了,竟然才發現還有報紙的存在!
一詢問,果然又是太宗手筆,李祁……李祁已經麻木了。
《國報》由官府出麵發售,多記錄國中大事,最新這版就是北方戰局大勝。
問題也來了,有點社會關係的,不需要報紙就能知道,平常百姓又不太關心,真的隱秘的,又不會登錄在報上。
這就造成了《國報》十分尷尬的局麵,知道信息的不需要,不知道的更不需要。
李祁旁敲側擊問了一下,報紙的宣傳形式如此好,為何隻有《國報》這一種。
“太宗所定,官府之外,任何人不得私辦報紙。”
李祁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時代到底民智未開,一但被有心人利用,報紙就成了絕佳的宣傳工具。
即便在他前世的年代,人人義務教育普及,都會受到一些破綻百出的輿論影響,何況現在。
最後李祁拿著一兩五錢銀子出來時,已是傍晚。
剩下一兩五錢要等樣本確認,正式印刷第一版時才付款,而且之後也不用李祁親自來拿,到時候送到李府就是。
一回府,正好趕上晚飯。
李祁吃完就被李文彥帶去了書房,詢問起近日生活狀況。
李文彥的句句關愛、聲聲詢問,一點點的彙成暖流,在李祁的心底流淌。
李祁最怕的,就是自己還不起的愛,前世讓他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今生又有這般將他放在心上的爹娘。
也是為了李文彥,不讓他擔心,他才同意來到李府,哪怕頂著外室子的尷尬身份。
不然他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就算苦一點,在外麵又不是活不下去,何必來遭人白眼。
父子倆聊了好一會兒,李祁也跟他爹說了他在寫話本的事,李文彥向來開明,自然是滿心支持,還表示有需要儘管說。
順帶告訴李祁再有一個月,就是李老太太六十大壽,需不需爹幫他買禮物,李祁自然拒絕了。
禮物這種東西,他又不是能獨立生活的成年人,不需要太貴重的,況且來府上一周多了,老太太麵都沒見到,明顯不想理他,禮物什麼的,表個心意就成。
李祁要回去時,才突然想起今天的秦祿明,觀其言行舉止,在京城應當是有些背景的。
“對了,爹,你可認識秦祿明?他就是我給你說的豐來書肆的老板。”
“秦祿明?這人我不認識,京城裡姓秦的人家,就我所知,便有好幾家,不過我記得沒錯的話,戶部尚書秦崇禮家,他下一代的輩分就是‘祿’字,或許他跟秦尚書有關,明日我就去幫你問問。”
李祁一笑,“多謝爹。”
“你這孩子,跟你爹謝什麼,‘謝’這個字,就在外麵說,才是知禮,留在家裡就是疏遠。”
李文彥搖頭,眯著眼,摸起自己還沒留長的胡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