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2 / 2)

鄧文通心念著趕回書院看《梁丘傳》,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麼。

在《梁丘傳》的第一冊裡寫到,梁丘天生神力,母親死後意外進了軍隊,還救了一位名為韓語堂的小書生,期間對韓語堂的描寫不多,但三言兩語足以見得這是一個聰明的少年。

特彆是韓語堂通過各種蛛絲馬跡來分析蠻族軍隊形式,根據周圍的情況就知道這裡是否有人來過,有多少人、帶了多久,是些怎樣的人。

更彆提其中韓語堂隻通過些不經意的話語,就能套出其他人口中的秘密,邏輯縝密,看得人大呼過癮。

鄧文通憑借自己多年看話本的經驗,敢肯定,這韓語堂一定是個重要人物。

還有第一冊的最後,梁丘已經有了好些可以生死相交的兄弟,有著共同的心願,驅趕蠻族,還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讓婦女不再受欺淩,孩子們可以平安長大,沒有戰爭,沒有流離失所。

這群年輕的士兵們,他們到底能不能實現心中那個樸實簡單的夢。

懷著滿心的激動和好奇,無數個讀書人,如同鄧文通一般,打開了《梁丘傳》第二冊。

“這可真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梁丘竟然能想出這樣精彩的打法,難怪韓語堂說他是天生將才。”

“梁丘帶著二十猛將,在那蠻族的軍隊裡六進六出,吸引了蠻族的目光,實際上後營卻早被韓語堂帶人摸了進去。”

鄧文通邊看邊喃喃自語,“這知言先生莫不是將門出身,這些戰場計策運用的如此嫻熟。”

其實不止鄧文迪這麼以為,看了李祁《梁丘傳》第二冊的人,都是心底默默猜測著【知言】的身份。

他們哪知李祁其實也是看的多了,前世信息發達,消息傳送方便,隻要感興趣,古今中外多少戰績都能查到,像一些出了名的戰事,不僅老師會講,連看都能遇到魔改的。

李祁也是如此,雖不曾係統學過兵法,但從古至今出名的戰役總是看過不少的,根據話本中梁丘的處境,想出合適的戰術,再貼合話本情況的描述描述,自然就塑造出了讓讀者驚歎不已‘天生將才’梁丘。

當然,彆看李祁寫的這麼生動,運籌帷幄,跟真的上過戰場一樣,真讓他帶兵打仗,可能還比不上趙括。

桌案上的燭台慢慢燃燒,照出並不明亮的光。

梁丘帶著韓語堂,還有他手下那些滿腔熱血、忠心耿耿的士兵,終於趕跑了駐守在一小城池裡的蠻族,站在城樓之上,抬頭四望,滿目蒼涼、良田荒廢、百姓流離。

看著他含著淚,對著那些百姓說,“梁丘在,城就在。”

鄧文通幾乎瞬間就要落淚,這一路上,太不容易,無數的人死了,無數的人又加入,最初的那些戰友,死的死,傷的傷。

他們沒有糧食,沒有土地,明明這裡就是他們的家,卻像個流浪漢,四處躲藏、四處征戰……

總算……現在,有了個家。

總算,姓梁的小兵,也成長為了梁將軍。

鄧文通合上書,站起身,走向天剛蒙蒙亮的屋外,看著空空的雙手,隻恨沒有□□在手,跟著梁將軍驅外敵、殺蠻人,收拾舊山河。

可恨他隻是一介書生,滿身心血、一腔抱負,難以實現……

“鄧文通,這麼早,你乾什麼呢?”同屋的人被吵醒,不滿的向鄧文通詢問道。

“你說,等我讀完書,去參加征兵怎麼樣?”

室友還有些沒睡醒的腦子努力轉了轉,他也沒聽清鄧文通到底說了些什麼,隻隱約好像是‘讀書’‘征兵’?

“什麼啊?你動靜小點,我在睡會兒。”

鄧文通……

這室友真是不知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之苦,庸人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