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蘇雲朵明白既然陸名揚問起必有其道理,故而也隻是微微愣了片刻很快就緩過神笑道:“我與夫君的意思一樣,打算再多買幾個莊子,不拘良田還是山地。良田種糧食,山地種果樹或是藥材、花卉都使得。”
陸名揚點了點頭,這與他猜測得差不多。
彆人也許更喜歡買良田,蘇雲朵手中有酒坊和作坊,無論果樹還是種藥材或者種花卉,都能自行消化。隻是酒坊、作坊都在京郊,想必蘇雲朵考慮的依然是在京郊買地,這與陸名揚接下來要提議的相距就有些大了。
不過陸名揚並沒有放棄,略做沉吟之後,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建議:“京郊零散賣地的人有,卻也不多。大戶賣地的就更少了。與其拿著錢等人拋售,再與人爭搶,倒不如將目光放遠些試試去北方買地。北方地多人稀,很多地方良田的價格尚不足京郊一半。”
燕山府地處北地,蘇雲朵對北地的情況還是了解的,自然明白陸名揚這個建議的可行性,此前蘇雲朵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也曾經與陸瑾康商議過,最終卻還是決定將目光放在京郊以及京外二百裡方圓的地區,主要還是因為酒坊和禦潔坊都在京郊。
見蘇雲朵半晌沒有言語,陸名揚又道:“我明白你心中所想,畢竟酒坊、禦潔坊都在京郊。不過我聽說你和康哥兒有意在京郊建個糧倉以備不時之需。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京城缺糧的機會到底少,無論饑荒還是戰時,真正需要糧食是邊城!”
蘇雲朵眼中的光芒微閃,腦子裡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陸名揚這話實在是一針見血,她為何要多買地多種糧並想自籌資金修建糧倉,不就是因為去年戰時看著陸名揚為北邊城將士籌糧不易的緣故嗎?
若自己在北地有大片的良田,又有糧倉,要往邊城送糧豈不更加方便?!
蘇雲朵心裡雖然這樣想著,卻也沒有立馬給陸名揚肯定的答複,蘇雲朵沉默片刻之後方道:
“我明白祖父的意思了,自當好好考慮,與夫君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雖說她手中握著一筆將近百萬的閒錢需要投資,這筆資金是個人的名下的收益,不過她還是想與陸瑾康商議一二再做決定。
“祖父早幾日前曾經與我提過此事,隻是沒說得那麼詳細,我隻當他隻是隨口說說罷了,卻沒想到他是真的有這樣的打算。”當蘇雲朵將陸名揚的建議告訴陸瑾康,陸瑾康無奈地搖了搖頭道。
蘇雲朵手中的錢是蘇雲朵私人的,既然蘇雲朵更願意在京郊投資,陸瑾康自然支持蘇雲朵。
若是蘇雲朵自己提出去北方投資,陸瑾康自然也會給她提供這方麵的信息和建議。
“夫君是知道的,此前我也是考慮過去北方買地建糧倉,可是北地的治安相對於京城總歸要差些,若咱們真在北地建糧倉,需要的人手當是京城的數倍。這樣一來,買地省下的錢隻怕還不足以彌補人手增加的成本。”蘇雲朵在心裡算著成本,覺得有些肉疼。
陸瑾康不由輕笑道:“那娘子可想過運輸的成本?”
蘇雲朵微愣,疑惑地看著陸瑾康,對著陸瑾康略有些揶揄的目光,腦子突然間有些當機。
陸瑾康看著蘇雲朵難得木木的神色,不由嗬嗬笑了起來:“娘子莫非忘記了咱建糧倉的最終目的?”
被陸瑾康這麼一提醒,蘇雲朵不由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她建糧倉的目的主要並非是利用這個糧倉在京城賺錢,而是希望在邊城需要糧食的時候能在第一時候有糧送往邊城,讓京城的鎮國公府無論從哪方麵都能成為駐守在邊境的將士們堅強的後盾。
卻沒考慮到從京城往邊城運糧的時間和損耗,若是將這兩方麵加上去自然是在北方買地種糧建糧倉要來得更為合適。
陸瑾康心疼被蘇雲朵自己拍紅了的腦門,一手摟著蘇雲朵的腰一手輕輕地替蘇雲朵揉著腦門,垂眸看著靠在自己懷裡眼裡閃光的女人,不由又是心疼又是自豪:“這腦門不是你自己的?你這也太下得去手了,看看都紅了!”
蘇雲朵仰起頭來,晶瑩透亮的眼睛看著陸瑾康,臉上有著抑止不住的興奮:“先前這所以一直沒選址動工建糧倉,就是心裡總覺得有些莫名的感覺,今日被夫君一語點醒,方知自己實在是傻得有些可怕!如今再細細想來,卻北地買地種糧才咱最好的選擇!”
畢竟陸瑾康作為鎮國公府世子,去北方守邊是他的使命!
那麼在北邊買地置產,對於他們而言的確比在京郊買地置產更合適。
看著懷裡女人興致勃勃地與自己討論著去北地買地置產,陸瑾康的心裡又酸又疼。
京城哪個世家或官家媳婦不有自己媳婦這般通情達理,又誰會如此興致勃勃地想著要去並不算安寧的北地買地置產?
雖說東淩國與北辰國簽訂了邊城和平協議,誰又能保證不會再起戰事?
這也正是北地地廣人稀的重要原因。
陸瑾康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卻被蘇雲朵抓住胳臂給搖醒了,隻聽蘇雲朵用興奮的聲音問道:“夫君,記得你曾經說過,從庸城出關,到勃泥城,除了勃泥山之外就是大片的草願,你說咱要不要買上些草地。在勃泥山下建個馬場?”
陸瑾康不由睜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蘇雲朵,這女人連這也敢想!
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蘇雲朵這個想法很不錯。
東淩**隊雖號稱兵強紀壯,可是在北辰國的騎兵麵前,東淩國的騎兵卻顯得有弱勢許多,完全無法與之抗衡。
若是真的能開個馬場,養出更多更好的戰馬,那麼東淩國也能組建一支更為強大的騎兵,再與北辰**隊對抗,勝算也就大得多了。
隻是建馬場養戰馬,事關東淩**隊,這事自然不能輕易決定,必得有聖上點頭,最好能拿到聖上親筆書寫的旨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