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諸葛亮搖頭道:“不瞞主公,當初主公第一次去臥龍崗,見過主公之後,劉兄便曾言主公日後必能成就大事。”
“既然如此,孔明為何不讓我前往相請?”劉備不解道。
“一者,彼如今正在興建城寨,城寨未曾落定,主公便是去,他也定不會隨主公。”諸葛亮輕搖羽扇道:“二者,主公如今根基不穩,劉兄雖然看出主公之不凡,但卻不願輕易涉險,是以……主公當務之急,並非訪賢,當先謀一塊立足之地。”
“至於劉兄,主公雖不必親自前去相請,卻也可以先聯絡一番。”諸葛亮看著劉備笑道。
“那……不知這位賢才有何喜好?”劉備連忙問道。
“劉兄愛財。”諸葛亮微笑道。
劉備:“……”這真的是賢才嗎?
“主公放心,劉兄雖然愛財,然卻是取之有道,就算主公贈予其錢財,也未必肯受。”想到劉毅之前書信所托之事,諸葛亮臉上的笑容更甚了幾分。
“哦?”劉備聞言,來了興致,看著諸葛亮道:“請孔明明言。”
“主公不妨托人在劉兄那裡打造些兵器戰甲,此外,荊襄之地,主公也可與一些相熟將領或是劉荊州商議,一同購買軍械,以主公之名義向劉兄購買,而後再贈予荊州各軍,也可借此結好各軍將領。”
說白了,就是用彆人的錢來做自己的人情,等劉毅的兵器到了,那些人自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好處,到時候自然便會尋找劉備繼續打造軍械,如此一來,兩麵討人情,能夠迅速幫助劉備拓展人脈。
“孔明此計甚善。”劉備摸著胡須微笑道,他本就深諳世故,請諸葛亮出山,固然是因為其才,但更多的,實際上是看中了諸葛亮在荊州的人脈,有了諸葛亮,他就等於同時跟蔡家、蒯家以及黃家有了關係,這種人脈,有時候比人才本身更有用。
“劉兄雖然謙和,但骨子裡卻也有股傲氣,主公切不可過於怠慢。”諸葛亮點頭笑道。
“孔明放心。”劉備點點頭,他輾轉半生,雖然本事未見得有多大,但對著人情把握卻是頗為老道,況且,這算是兩利之事,這段時間劉備雖然招兵買馬,但兵器、鎧甲以及一些器械卻是急缺,這些東西,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否則劉備身後,可是有著糜家、寇家等大小豪商在背後給予財力支持的,也不至於到現在都在為兵器鎧甲發愁。
看著劉備離開,諸葛亮坐在原地默默地搖著羽扇,思慮片刻後,攤開一卷空白竹箋,開始給劉毅回信,有些東西,還是要跟劉毅溝通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