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為難的楚豐(1 / 2)

詩酒趁年華 我想吃肉 10516 字 9個月前

楚豐原本對五王的態度雖然不粉,卻也沒那麼黑的。甚而至於,在一開始的時候,他也存著那麼一點“隨便五王裡哪一個來換掉虞喆這個不靠譜的皇帝”的想法。作為一個政壇老手,他對虞喆父子的感觀真的是相當的差了!

相反,五王雖然跟虞喆他爹是一個爹生的,卻不像虞喆他爹那樣無禮。幾個孩子都挺乖的,對世家也有著相當的尊敬,是很不錯的替補選項。

不過,那是在之前。

自從自家外甥有了躥起的苗頭之後,楚豐要考慮的情況自然就更多了。他跑到雍州去,也是為了將來鋪路。這種情況之下,他會給外甥搭把手,正常。虞堃沒死,跟他家求婚,他會答應,也很正常。但是對濟陽王,那就沒有這麼客氣了。

明擺著的,濟陽王這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虞堃比濟陽王還短命,但是虞堃有著一個大義的名份,濟陽王是個反賊。這就不一樣了。所以他拒絕了濟陽王的要求。心說,你都快死了,實力也沒那麼強,我才不怕。再者,濟陽王這麼多年都沒有成事兒,現在看來,也就這個熊樣了。跟濟陽王混,還不如跟外甥合作呢。

楚豐看得出來南方小朝廷的短板在於後勤,知道他外甥隻要大腦正常,就得休養生息,至少停戰個一、兩年,才能再打下一場大戰。而阮梅才吃了一那麼大一個虧,輕易也不至於南下。可阮梅是個二百五,一肚子氣沒處撒,他是不會安靜下來的。濟陽王就是現成的出氣筒。

到時候,阮梅和濟陽王兩個死掐,他就在一邊看熱鬨,兼等著揀點便宜,壯大一下實力。跟外甥分紅的時候能多拿一點,也就行了。

誰想到這三個人都不按他考慮的來,全特麼是逗比。他外甥去搞京城,阮梅去搞釘子戶,濟陽王可不就騰出手來搞他了麼?

做不成親家,那就隻好做仇家了。

楚豐不得不跟濟陽王扛上了。

他遇上了一個比他外甥還要嚴重的問題:部隊沒有戰鬥經驗。

濟陽王這裡,有一個陸弧,稱不上用兵如神,卻也是像模像樣,五王起事至今,大小戰役打了百多回了,早早磨練了出來。濟陽王的兵也是,百戰之餘。楚豐的雍州兵就不行了,頂多抓過幾個土匪,再大的陣仗,就沒有過了。顏神佑的玄衣、顏肅之的昂州兵,在大戰之前,好歹還主動出擊過N回,殺了很多山賊海盜呢。

楚豐這裡,以逸待勞,濟陽王那邊,卻是經驗豐富。兩家扯得旗鼓相當,誰也沒搞得動誰。

最讓楚豐覺得憋屈的是,因為濟陽王等人對世家一向友善,居然還有本地世家為濟陽王做說客,讓兩處休兵,握手言和。更有一些人家,兩處聯姻,想做個縱橫家,將兩處捏和在一起,指點個江山。

楚豐聽著這一位口沫橫飛地說:“王乃高祖親子,如今偽帝已亡,太尉天下士望,何不奉新主而爭天下?”這倒也是個好辦法,兩處聯合,先搞已經丟了後勤基地的阮梅,然後據北而爭南。

一般的稱呼裡,乃是南下北上,是說由北出兵,一統天下,如高屋建瓴,由南往北,則如逆水行舟。論起來,顏肅之的根據地選得,實在不得地利之便,乃是北方已經插不下腳的時候不得已的選擇。

主意打得不錯,也頗有些謀士氣概,隻可惜楚豐想的跟他不一樣。天下大勢,隻看某一條是不行的。地勢隻是基礎,大概齊分完了片兒,就得看人了。

濟陽王一味依靠世家,這是不行的,阮梅一味打擊,那更不可取。身為世家一份子,楚豐太清楚世家的臭毛病了,不能慣著,慣著就要出事兒。可是世家裡有真本事的也不少,一旦棄之不用,那也不可能成事。

他不行,因為他自己就是世家,牽太多,想翻臉都難,濟陽王同樣不行。算來算去,也就是他外甥能成事兒了——隻要顏肅之彆再犯病,那就行了。

所以,死都不能答應濟陽王的要求!

這就乾上了。

兩邊都很辛苦。濟陽王要擔心阮梅抄他的後路,一聽說阮梅在清釘子戶,那股高興勁兒就甭提了。楚豐這裡,也沒有辦法多顏肅之那兒得到什麼支援。他知道,顏肅之正陷在虞堃之死的泥潭裡,一時半會兒拔不出腳來。

扛著扛著,楚豐就有那麼一點吃不消。自己人都不理解他:乾嘛跟濟陽王這麼死磕呢?握手言和不是挺好的嗎?於是就有了來回遊說的人。

也是楚豐硬氣,死咬著不肯答應,他又素有威望,換一個人,估計早就要歇菜了。畢竟當初五王起兵的時候,是頗得門閥支持的,便是現在,大家對濟陽王的印象也不壞。楚豐有威望,這個威望卻又不足以支持他自立。是以北方豪強都不明白:你究竟強撐個什麼鬼?!

至於南方顏肅之那裡,北方門閥還是不想考慮的。顏肅之到現在身邊的人也不少了,該占的好位置都已經有人占了。楚豐過去了,靠著裙帶關係還有實力,能有一席之地,其他人就不好了。與其這樣,何不乾脆就在北方這倆人裡選一個呢?

楚豐前邊兒打仗,後邊兒跟著一群泄氣的,也是苦不堪言。

現在更可樂了,虞堃死了,原本的虞家王朝的男丁,就剩濟陽王係和汝南王係了。汝南王先前被打得滿頭包,勢力大減,可不就隻有濟陽王了麼?哪怕濟陽王等人已經被先前的朝廷定性為逆賊,虞家隻剩他弟兄兩個也是不爭的事實。北方門閥便有意推舉他為共主,依舊奉他為帝,號稱是虞氏的正朔。

楚豐再生氣也沒辦法,隻能一邊打仗,一邊打嘴仗。苦口婆心,又召了許多學者來,四處講解濟陽王是非法的。收效甚微。

現在濟陽王再次招降,還許諾,以前的條件不變。言辭中間,也不太客氣了起來,指明了:虞堃已經死了,你家孫女兒先前的婚約也沒辦法執行了,不如從了我吧!

將楚豐氣了個倒仰,好險沒厥過去。

不能答應,死也不能答應,楚豐又爬了起來,指示:濟陽王就是逆賊份子,哪怕虞堃死了,他也不會跟這種反賊合作的!此舉卻又引得一些門閥不滿,開始三心二意了起來。

楚豐無奈,隻得擺出年酒,邀大家過來吃酒,席間暗示大家:“想昔日京中諸公與阮賊議和,妻離子散,性命不保,又留萬事不忠之名。忠孝仁義之士,皆有福報。”

這樣的暗示,鎮住了一部分人,卻還有一些人以為:“太尉此言差矣!王與阮賊,畢竟不同。自發家時,便目中無人,王卻禮賢下士。”

最後兩人爭吵,誰也沒有說服誰。利益當前的時候,傻子還是少的。這是楚豐拿自己的威望來壓,也壓不下來的。

楚豐不得不再說得明白一點:“他日討平逆賊,公等又有何麵目見忠義之士?”

“少帝已崩,太尉不怕見了高祖之後無言以對麼?”

弄到最後,誰都沒說服得了誰。饒是楚豐明示暗示,彆跟濟陽王走,以後分紅的時候萬事好商量,還是有許多人不肯相信他。

於是濟陽王正月稱帝之後,雍州居然有不少人攜家帶口,去投奔濟陽王了。

楚豐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他是個聰明人,平素也有決斷,然而論起爭天下來,就少的那麼點敢當領頭羊的氣勢。又擔心強留之下,這些人姻親遍布四處,會引起更大的反彈,隻得眼睜睜看著這些人去跟濟陽王混去了。

濟陽王大喜過望,人人許以官爵——他正式組建自己的中央政府了。不消幾日,便似模似樣地拉起了一個朝廷的架子來了。

他還嫌不夠惡心人的,仗著自己跟顏肅之的地盤中間還隔著一個阮梅,兩處隻有那麼一點點、也就幾十裡的交界,特意發了一封公開信給顏肅之。內容與給楚豐的幾乎一樣,就是改了個稱呼和一點細節,也是問:你不是說自己是忠臣嗎?現在我爹的後代就剩我跟我弟了,我弟不跟我爭,所以我稱帝了,你是不是要效忠一下?

他也沒覺得顏肅之會俯首稱臣,這純粹是給顏肅之添堵,拉他下水:梯子都架牆頭上了,你裝什麼貞潔烈女呀?

————————————————————————————————

顏肅之這頭才回昂州,還沒來得及接見各界人士,好去慶一慶功,就收到了這麼一封公開信,新年都差點沒過好!

當時顏肅之正在擺酒,跟大家一起歡度新年呢。這一回,不止是拿下了京城,手下的將士得到了不錯的鍛煉。玄衣裡的封千戶與戴千戶表現得頗為出色,何大也痛定思痛,很是勇敢。更可喜是昂州兵裡,卻又有一人,居然能在圍敖倉的時候,當機立斷,招呼了袍澤去攔住了阮軍,難得的是他準備地判斷出了敵軍逃跑的路線。又不是硬拚,乃是斜插而入,一擊而退。反複騷亂,堪稱少數截擊多數的經典案例了。

顏肅之果斷將此人提升做了校尉,有意重點栽培。左看右看,現在自己這裡的人材也不算很少了,與初到歸義時那小貓三兩隻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顏肅之十分開心,也破了在公開場合不喝酒的例,跟大家一起喝得暢快。還打趣阿胡:“多努力。多生幾個小兒郎!”一時間哄堂大笑。

這樣的場合,原本顏神佑應該多呆一會兒的,薑氏和楚氏卻認為胎教很重要,不讓她往混亂的地方去。顏神佑隻在開席的時候往前麵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很快就又被丁琳等人給擁回到了後堂。

後堂裡,原當是楚氏為尊的,大長公主卻又寓居於此,便十分大長公主去往上首坐去。大長公主如今這心態似乎平和了許多,將年輕時跟楚氏互看不順眼的那一點舊冤放下,十分推讓。最後兩人並坐了上首。

薑氏將女兒帶在身邊,得空就盯著閨女,生怕她出什麼故障。也沒人去跟顏神佑爭她下手的這個位子,言語間還都要捧著這一對母女。

唐儀的妻子蔡氏坐在大長公主下手,恰與薑氏對麵。看著這一對母女,她的心情也是不錯的。虞家的生死,她還真不是那麼關注的,不過在婆母麵前,也隻得裝出些悲戚。看著顏神佑已經顯懷了,蔡氏還很關切地問她懷孕感想。

顏神佑道:“就是不耐久坐。”

在這一點上,許多人都有共鳴,於是又七嘴八舌地說起了自己的經驗來。連顏靜媛說起兒女經,都能插上兩句嘴了。可見女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集中度還是相當高的。

顏神佑錯眼看見顏靜嫻也微笑著坐在那裡,想她新婚便與霍白分開,也不免提上一句:“待年後局勢穩了,荊州那裡也該換防回來啦。”

楚氏聽了,便多問一句:“一切都好?”

顏神佑便笑道:“得了京師敖倉,這一、二年的糧餉是不用愁了的。”這個朝廷雖然挺窮的,金銀珠寶不算很多,但是作為一個中央政府,糧庫夠小半個天下的部隊吃兩年的存糧還是有的。原本還會更多些,隻是先有鬱陶大軍的補給,後有阮梅拚了命的禍害,剩的也就是這麼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