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VIP】(2 / 2)

高仙芝糾結了許久,最終還是咬咬牙起身快步走出主帳,吩咐左右:“傳本帥帥令,左右諸軍全部拔營退守潼關。”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到潼關後他自會親自寫奏疏向聖人請罪。

“咱家可記著聖人不是這麼命令咱們的啊~”

一道陰惻惻的聲音響起,高仙之皺眉扭頭看一下身穿監軍服飾的宦官邊令誠。

邊令誠是聖人派來的監軍,高仙芝素來不喜他,先前他帶兵出征小勃律國,邊令誠至連雲堡便不敢再深入,膽小如鼠至極,還曾多次向他索賄,都被高仙芝拒絕了,二人不合已久。

“本將是主帥,該如何對敵,本將說了算。”高仙芝淡淡道,不搭理邊令誠便轉身離去。

邊令誠站在原地看著高仙芝日離去的背影, 麵上露出了陰惻惻的神情,他一甩衣袖,低聲道:“等咱入宮見了聖人……”

封常清得知高仙芝已率軍退守潼關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問過了沈先生之後還把壽安公主留下的那本壽安公主與張巡合著的《守城是第二藝術》指導書連同信一起送給了高仙芝。

以前都是他們帶兵去攻打彆人,打仗的經驗他們很充足,守城的經驗卻著實沒有多少,不過有了壽安公主留下的指導書再加上潼關地勢險要,高將軍必然能夠守住潼關。

“李二十九,我找你找的好苦啊!”

李長安帳中竄進來一個風塵仆仆的李白。

李白進了主帳便十分自來熟的自顧自找了個座位坐下,端起水壺也不用杯子,直接十分沒形象的對著壺嘴往嘴裡灌水。

一壺涼水咕嚕咕嚕進了肚子,李白抬起袖子豪邁擦乾淨嘴,這才看向李長安:“我一路從範陽趕到長安,壽安公主府的人說你去了劍南,我又從長安趕到蜀郡,到那兒以後又得知你往襄陽來了……緊趕慢趕終於在襄陽趕上了你。”

李白嘶了一口氣,攤攤手:“本來我是想提前告訴你安祿山要造反這事,誰知道他動手這麼快,我還沒尋到你他就已經反了。”

“不過也不是全無所獲。”李白眨眨眼,“我可打探出了不少安祿山軍中的消息。”

李長安看著李白,眼中流露出笑意:“哦,那我可就要洗耳恭聽了。”

無論李白多麼狼狽, 他總是有讓人一見到他便覺得快樂的本事。

李長安本以為李白隻是打探到了一些她早就知道了的消息——畢竟她在安祿山手下可是安插了不止一個臥底,而且臥底還位高權重,能給她傳遞的消息已經頗多了。

可聽下來,李長安臉上卻露出了詫異。

“……史思明肯定和安祿山不是一條心,還有安祿山那個兒子安慶緒……”李白眉飛色舞,信誓旦旦講著這些事情。

“其實範陽官員也不是人人都願意跟隨安祿山造反,隻是大部分人都願意跟他造反,那一小撮忠誠於大唐的臣子就不敢在安祿山麵前表現出二心。”

李白拎著水壺往嘴裡倒水,這已經是他喝的第三壺水了,李白依然意猶未儘。

“的確不是人人都願意跟隨安祿山造反。”李長安深以為然點點頭。

得到了李長安的承認,李白眉眼彎彎得意了起來:“如何,我這些消息可還算有用?”

李長安笑道:“十分有用。”

“哈哈哈,那我就不白跑這一趟。”李白爽朗大笑。

他輕咳一聲眨眨眼:“壽安公主可看得上白?”

如今天下動蕩,他一身本事無處可用實在可惜,李白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應當找明主報效。

恰好他就認識一位明主。

不是李十二和李二十九,是李白和壽安公主。

李長安佯裝無奈:“太白啊太白,時至今日你才發現明主就在你身邊啊。”

繞是臉皮厚如李白也不禁紅了臉。

他和李長安相識十年了,現在才發現追求了這麼多年的明主其實一開始就在他身邊,著實有些眼神不好。

可就是因為他和李長安關係太好了,李長安對他態度親近,倘若不是經過安祿山之亂一事,李白意識到他不得重用不是因為他自己本事不夠和小人讒言,而是那位“明主”一開始就不是明主,李白也不會生出再找一個明主的心思。

自然也就不會發現數來數去,如今的聖人不行,太子也不太有本事,聖人的諸位子女之中最有明主之相的竟然是他這位相識多年的好友了。

李白可憐兮兮看著李長安:“我會劍術,通縱橫之術,還會寫詩……”

誰能頂得住李白的眼神?彆說她了,她和她那一群老師加起來也頂不住李白的懇請眼神啊。

李長安還真陷入了思考,想著該把李白往哪裡放才能發揮出他的最大用處。

她當然知道李白寫詩就已經對大唐貢獻巨大了,畢竟大部分孩子對唐這個朝代的第一印象都是從《靜夜思》{唐}李白所開始。

可她也知道李白不願意隻以詩詞討好帝王,倘若李白能甘心隻做一個寫詩作賦的文人,那他當初就不會被李隆基賜金放還了。

倘若隻讓李白寫詩,那她和李隆基一樣,都不是李白的明主。

“太白想要安定天下?”李長安沉思許久,還真讓她找到了李白的用處。

李白點頭:“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為李白平生之誌。”

李長安欲言又止看了李白一眼,沒好意思開口說管晏已經落後版本兩千年了。

不過縱橫之術倒也不是全無用處。

“你可願意再往安祿山軍中去?”李長安表情嚴肅起來。

“去勸範陽城中守將歸降大唐或者開城門迎朔方軍入城。”

大唐交際花也有大唐交際花的用處。隻寫詩的詩仙可以不乾活,但是想要建功立業,那就算是李白也得給她乾活。

作者有話要說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複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回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至。——《封常清謝死表聞》

這是封常清臨死之前的絕命書,都被賜死了還對大唐忠心耿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