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 我心正義(1 / 2)

這段時間宮中的局勢緊張, 李長安已經許久沒有出宮了。如今太子已經被廢,朝中事態正處於一個頗為微妙的階段,可到底比前幾日的緊張好多了。

李長安才又出宮找到了沈初, 將這段時間宮中發生的事情都給沈初一一細說了。

“唉,武惠妃也沒聽我的勸說,看她的模樣是一定還要趁機痛打落水狗,把李瑛黨徹底打散了。”李長安托著腮,對著沈初絮絮叨叨。

“我還得再找個新靠山。”李長安憂愁道。

沈初放下手中半卷握著的書籍,斜睨了李長安一眼:“你打算找誰當你的新靠山?”

他了解李長安,李長安要是沒有人選, 現在絕對不會這麼平靜, 早就火燒眉毛一樣四處打探消息去了, 既然現在李長安有心情坐在這裡衝自己抱怨,那她必定是有了想法。

“玉真公主。”這是李長安精挑細選出來的人。

李長安第一次知道玉真公主這個名字還是跟王維有關係,王維當年入長安謀官,走的就是就是玉真公主的門路, 而後才一舉考上的狀元。

雖說王維的才華肯定是有狀元之才的吧,可要不是走了玉真公主的門路, 這科舉路也未必會這麼通順。畢竟大唐的科舉考試除了看才華之外更看的是靠山。

“玉真公主是我的姑母,和武惠妃算是一起在宮中長大的故友,和我現在的姐姐鹹宜公主還是一起修道的道友。”李長安已經琢磨好了。

“老師記得那句‘詔衣羽人服’吧, 我剛出生李隆基就說過讓我當道士的。”雖說現在隨著她娘變成了武惠妃也就沒有在提起過這事吧。

孕九月而育, 帝惡之, 詔衣羽人服。——《新唐書》

沈初回想著這句記載,頓時想明白了李長安的心思,他微微抬頭,打趣道:“你要去當小道士了?”

“楊玉環也要當道士。”李長安輕聲道。

她目前肯定是不希望武惠妃出事的, 奈何武惠妃會不會出事由不得她,她能勸的也勸了,武惠妃不是能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的人,李長安也不知道後麵的事情會不會和史書上的一樣。

最好還是做好最壞的準備。

武惠妃度過了這一劫,她就接著當武惠妃的公主;武惠妃要是躲不過這一劫,她就跟玉真公主以一起修道的名義提前離開皇宮,在道觀待幾年等著自己長大。順便還能跟楊玉環培養一下感情,畢竟以後她要是想扶持自己老師和朋友上位,還是得找人給李隆基吹枕頭風。

到了天寶時期,不走裙帶關係可很難官途通順。

沈初按了按額角,他大概能察覺到李長安的心思,可很難想明白。

不過他也不打算為難自己,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吧,他本就不善謀。

李長安看著自己不求上進的老師哼唧一聲,搖頭晃腦“:“老師啊老師,你要是有安祿山和楊國忠那樣會拍馬屁的本事,還用得著我在這愁眉苦臉嗎?”

沈初眉心跳了跳,屈指狠狠敲了一下李長安的腦門。

“我的誌向是張九齡和顏真卿。”

誰家徒弟會想讓自己老師向遺臭萬年的奸臣看齊啊?真是孽徒!

“說起張九齡,他已經被貶到荊州了,老師要不要去見一麵他,他現在應該還沒出長安。”李長安尷尬轉移著話題。

沈初輕哼一聲:“我已經見過張九齡了。”

他既然知道張九齡,自然早早就去蹲守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的作者就和他在同一座城中,沈初怎麼可能忍得住不去蹲守呢。

“害,多看幾眼唄,以後不一定能再遇見了。”李長安嘟囔著,“我還沒見過張九齡呢。”

張九齡在旁人眼中是失勢的宰相,可在沈初和李長安眼中卻是寫出千古名篇的大詩人,不見上一見實在可惜。

師徒對視一眼,一拍即合出了門,便往張九齡府邸走去,剛好遇到張九齡出門。

“原來這就是張九齡。”李長安遠遠看著那道佝僂的背影,“似乎和尋常老人沒什麼不一樣的。”

沈初歎了口氣:“十日前他還不是這個樣子,那時候張九齡還很有精神,他的背總是挺得很直。”

“沒辦法,權力爭鬥就是你死我活的,好歹他還保住了性命。”李長安評價,“誰讓他沒有他祖宗聰明呢。”

據傳聞,張九齡的家族張家是漢初留侯張良的後人。隻是在為官之道上,張九齡卻沒有張良看得通透。

“文人總是有傲骨的。”沈初歎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說張九齡還是在說誰。

李長安嘀咕道:“我也是文人,說起來我也是有傲骨的。”

沈初假裝沒聽到。

也就是大唐人基礎教育太差,識字的人都不多,隻要是能識字、讀過書、能作兩句壓得上平仄的詩的人都能自稱自己是文人,倒是讓這厚臉皮的家夥混了進去。

“張九齡好像是往東市去了。”李長安眯著眼辨認了一下方向,拉著沈初跟了上去。

兩個人倒像是私生飯一樣,鬼鬼祟祟跟著愛豆。

“要是張九齡能親手給我寫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就好了。”李長安頗為可惜。

可惜現在她屬於武惠妃陣營,甚至都沒法大搖大擺來拜訪張九齡,想必張九齡也不會願意給她贈字。

越臨近東市,街上的人就越多。長安城有一百多萬人口,卻隻有東西市兩個集市可以買賣商品,縱然現在已經不像是唐初時候管的那麼嚴格了,坊市內也可以開一些雜貨鋪子,可畢竟比不上東西市貨物齊全。

東市的人卻都往一個方向去,連帶著沈初和李長安都被擠了兩回。

“怎麼都往買賣奴仆那邊去。”李長安認出了那個方向是交易身契的方向,先前她到東市找胡姬,就是在那邊。

沈初倒是略微一想就想到了原因。

“薛家被抄了滿門。”沈初低聲道。

李瑛帶入宮的那些侍衛就是薛鏽領頭的,薛家正是太子妃的娘家。

薛家原本也是長安內有名有姓的大族,家眷奴仆,數百人是有的。

好在唐朝還比較寬泛,對於犯者家眷,也隻是充入掖庭,做些累活,並不如明清一樣,家中男子犯錯,卻要發賣女子為奴為妓。

可薛家這一大家子,除了家眷之外,奴仆也不少,這些奴仆就沒有主子那樣的好運氣了,他們被拉到東市上,再次買賣,運氣好的遇到好一點的主家,運氣不好的被買回去,就說不準什麼樣子了。

沈初和李長安被人擠著,不知不覺到了口馬行周圍。

一串的仆人和婢女被聚在一起,待在口馬行門前的空地上,其中甚至還有抱著孩子的婦人。

各個都麵色蒼白。

畢竟前主家是薛家,他們在薛家,名義上雖然是下人,可過得卻比長安的普通百姓都還要好些,如今卻如牛羊一般被放在此處任人挑選,一般的高門大戶都有自己的家仆也不會來買這些其他高門大戶人家出來的奴仆,他們還說不準落到誰手裡呢。

尤其是其中幾個容貌姣好的女婢,都已經忍不住哭出了聲。

被旁人買回去做妾還好,若是落到了不好的地方,豈不是生不如死?

其中還有一個抱著三四歲大小的女孩的婦人,在眾人圍觀下更加狼狽,隻能抱著自己的女兒讓她彆哭,可那樣小的孩子哪是能哄住的年紀,還是躲在她娘懷裡哭得厲害。

先過來問價的都是穿著富貴的人家,仆人堆裡有長相姣好的女婢和身體健壯的男子連忙湊上前推銷自己。

去富貴人家家中乾活總比前途未卜強。

其中倒也有去問那個帶著孩子的婦人的,隻是聽了人牙子的介紹之後都要搖著頭走了。

大唐人還是喜歡生過孩子的婦人的,這樣的婦人說明有生育能力,寡婦往往寡不了幾年就會再嫁,帶孩子更不是問題了,娶了她娘,孩子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孩子了,正好養大了還是個勞動力。

怎麼這個婦人問的多,卻無人買她?

沈初垂下了眸子,拉著李長安從人群中走了出去,進了一個賣羊湯和胡餅的鋪子。

“快到午時了,先吃飯吧。”沈初抬起頭,勉強笑了笑。

李長安看著沈初,托著腮:“老師總是這樣心善,可現在終究和先前不同了。”

沈初嗔怒扔給她一個胡餅:“吃你的飯。毛都沒長齊還教育起你老師來了。”

李長安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才拿起胡餅泡在羊湯中吃了起來。

吃完了飯,沈初就帶著李長安離開了東市,而後半路上忽然一拍手。

“今日答應了長初兄要去幫他搬家,竟險些忘了。”沈初歉意的看著李長安,“與人有約,到底不好失約,你先回去吧。”

李長安挑了下眉:“好哦。”

見到李長安應下,沈初如釋重負一般轉身就走。

等到沈初走遠了,李長安才摸摸下巴,自言自語:“我看上去就那麼好糊弄嗎?”

就沈初這個尷尬的演技也覺得他能騙過她?不是她瞧不起自己的老師,沈初這個拙劣的演技在李唐皇室裡都活不過三個月。

李長安輕嘖一聲,轉頭就帶著跟著自己的兩個侍衛一頭紮回了東市,直奔口馬行而去。

沈初一和李長安分開就又回到了口馬行,他穿梭在人群中,希望看到那個抱著孩子的婦人已經被想娶妻的人買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