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是拯救天真小女孩於水火中,讓她免受封建思想的束縛,才不是為了能多一份作業給自己當參考呢!
“好啊。”李明錦眼中一亮,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她對李長安很崇拜,滿心覺得小姑母就是最好的,小姑母的老師也一定就是最好的老師。
沈府書房中,沈初正在伏案整理東西。
既然要當佞幸,不貼合上意怎麼能討好帝王呢。
李隆基是“梨園祖師”,曆史上出了名的好音律歌舞,李長安想要討好他自然要和他有共同愛好。
戲曲作為元明清時期的主要文學題材之一,當然要拿出來給李隆基一點小小的後世震撼了。
可惜李長安對戲曲的了解僅限於書本上的文學常識,隻記得文學影響沒讀過文學原著,這活就落到了沈初頭上。
李長安進來時,沈初正在輕哼著樂調,李長安隻能聽出來是戲劇的腔調,具體是京劇越劇還是黃梅戲,她一點兒也分不出來。
“老師。”李長安扒著桌沿,“你介意多教一個學生嗎?”
被打擾了雅興的沈初抬起頭,瞥了李長安一眼:“我一年要教一個係的本科生。”
“那就沒問題了。”李長安咧嘴一笑,“和政郡主應當會來和我一同讀書。”
沈初似笑非笑:“太子想要借著和政郡主和你的交情平息這一樁事,殊不知就要賠了女兒又折兵了。”
李長安直接搬過來一把椅子往沈初書桌對麵一坐,而後便開始吐槽。
“你都不知道她讀的都是些什麼書,讀《女誡》,這不是浪費了她的天分嘛……”
明明都到了臨朝攝政了,結果最後還是把權力都還給了她那個沒用的哥哥,李長安是真心覺得和政公主不值得。
畢竟曆史上就連太平公主都沒有真正代替帝王處理朝政過,和政公主可是實打實在唐肅宗死後,唐代宗初繼位那段時間內親自參與朝政處理、管理大小事務的。
捐獻家財資助軍隊的是她,參與政事的是她,吐蕃來犯坐鎮荊南軍心的是她,憂國而死的也是她。
結果最後在史書上連名字都沒能留下來。
李長安覺得和政公主比她爹和她哥加起來都有本事多了,若是和政公主掌權,大唐也不一定會淪落到那樣的地步。
沈初安靜地聽著李長安的吐槽,隻提出了一點:“她畢竟是李嶼的親女兒。”
而李長安想要上位就必須和太子李嶼為敵。
大唐江山的繼承人隻能有一個。
一邊是親生父親,一邊是血緣關係甚遠的姑母,和政公主在曆史上又是出了名的孝順父兄,沈初覺得李明錦不一定會願意為了李長安背棄生父。
李長安樂了:“在彆的朝代還真不一定,但是我大唐自有國情在此嘛。”
大唐的孝道,那是真哄堂大孝。
親生父子,親生母子,從李世民玄武門到武則天神龍政變,從太平公主的親生兒子投靠李隆基到安祿山的兒子弑父,這就是大唐嘛。
“何況這個選擇從來就不是姑母好友和生父二選一,而是自己和渣爹二選一。”
李長安笑眯眯道:“明錦很聰明,她總有一天會想清楚誰才是正確的一方。”
李明錦跟著李嶼永遠隻能是公主,在史書上連名字都留不下,隻有跟著她,才有正大光明站在朝堂上,青史留名。
一邊是自己的事業和誌向,一邊是拋棄了她母親的渣爹,曆史上的和政公主因為環境影響選擇了後者,如今的李明錦有了她這個朋友,李長安相信李明錦的選擇會是前者。
太子府邸。
李嶼聽完了李明錦帶的話,沉思了片刻。
“壽安公主當真是如此說的?”
李明錦乖巧地點頭。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找你母妃吧。”李嶼皺起眉,心中思考著李長安的用意。
吏部掌管官員分配和升調,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個部,想往吏部安排一個人可不容易。
哪怕他身為太子想往裡麵安插一個人手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若是其他五部,李嶼二話不說就能答應下來,可吏部……
員外郎隻是從六品的官職,官職倒是不大,能安排的也隻是外放縣令縣丞這樣的小官。
倒也不算是獅子大開口。正好壓在一個李嶼願意拿出來又有點心疼的那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