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若是沒有估計錯,這一片荒地靠近河流,土壤多沙土,不適合耕種。”顏真卿詢問。
他還以為李長安是打著做廠房的名頭,實際上是想要低價買地。
“我沒打算開墾田地。”李長安哭笑不得。
種地的確挑地方,但是工廠就沒有田地那麼挑地方了,隻要地勢平坦,交通運輸方便,土壤什麼樣根本不重要。
沙石多還更適合燒磚呢。
李長安又細細向顏真卿解釋了什麼叫作工廠,工廠可以招收多少工人,工廠的運作模式是什麼,怎麼盈利。
直說得口乾舌燥,顏真卿才略微聽懂一些。
李長安要辦大工廠等於數萬災民能有活乾,不用賣地賣兒女就是活下來。
顏真卿嚴肅叉手:“顏某願助李娘子一臂之力。”
不是縣令和公主,縣令要是聽公主的命令那就涉及結黨營私了。
是顏真卿和李長安,純潔的師生關係,做老師的幫助學生創業理所應當,就是有人告到當今聖人麵前也挑不出一根刺來。
能在安史之亂中在安祿山的大本營河北地區聚集起一支軍隊,差點斷了安祿山後路,還目的明確隻聽從唐肅宗命令,不去管唐玄宗命令的顏真卿,從來不是古板不知變通之人。
……或許有一些不知變通,比如寧死也不與權臣宦官同流合汙,但是比起不知變通這個詞,李長安更願意稱顏真卿的這種做法是堅守本心。
李長安和顏真卿兩個人一起做起事來相當有默契。
顏真卿來到伊川縣的第一天孤身騎馬到洛陽城中要來了糧食,第二日就召集衙役開始在災民聚集地巡邏,維護治安才能防止災民暴.亂,因此雖然災民情緒不佳,但是在官府約束下倒是沒有出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而後又迅速讓官府施粥,不管粥裡麵有幾顆粟米,是不是稀薄見底,可總歸是不至於讓災民餓死。
隻要不大規模餓死人,災民就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李長安又向顏真卿建議,可以安排災民到洪水邊緣的岸邊看看搜救船隻回來。
衙役負責維持秩序。
然後給每個災民分發編號,將他們以家庭為最小單位,二到五個家庭編成一個能湊齊到十人的小隊,每一個小隊裡麵選一個隊長,十個小隊為一個大隊,然後再由官府每個大隊伍給分配一個大隊長。
當然,官府一共也就二十來個衙役,所以最後這事就落到了李長安手裡,李長安早就準備好了,馮初娘帶隊,一部分從荊州事先調過來的有經驗的小吏,再加上從災民裡選出來的能識字的年輕人,將這些災民組合成幾百個百人隊伍,再由以馮初娘為首的幾個李長安嫡係為管事,每人手下管幾十個大隊長,隻用了半天時間就將伊川縣的四萬人梳理清楚了。
官府和她這邊有任何事情需要通知,都會給這些管事開會,然後這些管事往下一級一級地開會,保證每一個災民都能知道官府和李長安下發的每一條通知。
顏真卿越看越覺得怪異。
他許多次看著李長安欲言又止。
壽安公主這是在賑災還是在訓練軍隊啊?他怎麼越看越覺得像是大唐軍中的管理方法呢?
不過這樣做的成果十分顯著,本來亂糟糟的災民頓時整齊了起來,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在李長安這顆大腦的指揮下,一部分災民開始修棚子,一部分災民清理居住地,還有一部分災民搬運傷員。
整個伊川縣加上李長安從荊州是提前撥過來的大夫一共三十二人組成了醫廬,按照他們擅長治的病分成了不同科。
大夫隻需要坐在棚子裡接診,李長安組織的搬運隊伍會抬著樹枝和茅草混著破布組成的簡易擔架把一個個受傷的百姓抬進棚子。大夫診治完了開完藥以後再接著把人搬出來看下一個病人。有人專門負責熬大鍋藥,反正送過來的病不是被淋了一身雨凍得寒氣入體就是逃災路上人擠人碰了胳膊崴了腿,直接用大鍋熬藥,還省柴火和人力。
半天下來,每一個大夫都累得頭暈眼花老腰都直不起來,然後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我今天給誰看病了?看了什麼病?怎麼一個人名都沒記住,一味藥材都沒碰過?
到了下午天色將黑的時候,李長安就讓顏真卿將災民都組織到洪區岸邊。
顏真卿一開始還不知道為什麼,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
搜救的船陸陸續續回來了,每一艘船靠岸的時候,上麵都會下來被從洪區救出來的人,幾個負責戶籍記錄的官吏站在岸邊,每上來一個人隻要還有意識,就會問他們的名字。
問清楚了名字,然後一個健壯的像是牛一樣的大漢,就會扯著他那破鑼嗓子大喊那個災民的名字,然後周圍圍觀的災民中就會有一處爆發出哭聲,幾個災民就會跑出來抱著從船上下來的這個災民痛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圍觀的其他在災民上都露出了希望和期盼。
整個營地裡麵悲傷的氣氛消失了許多,每個人臉上都掛滿希望,見麵第一句話就是問“老陳家那個兒子被救回來了”“老馮家運氣不好,老娘沒撐住死了,可好歹找著了屍體,能入土為安……”
這一天又救回來了五百多個人。
但是更讓顏真卿驚訝的是災民營中的氛圍,以前遇到天災人禍,災民都是憋了一肚子的牢騷,整日除了哭聲就是罵聲,可這一次災民營中卻有了一點笑聲,儘管災民們的興致依然不高,可至少比先前要好多了。
顏真卿:“……”
我得仔細品一品,我活了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