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貴狂喜。
他家原就是做當鋪起家的,前幾個月他打算靠著臨渭縣城裡的兩家當鋪養家的時候,就見識過在災年這些玉器珠寶價格有多低賤了。
那時候他隻覺得怎麼能這般壓低貶低這些好物的價格?
於是給的價格都在同行之上,這般舉措一出,其他人紛紛來他家典當東西,結果就是收了一大堆東西,銀子如流水般撒出去。
等手裡的銀子剩的不多的時候他才明白過來,是,典當的器物價值確實比典當的價格高,但是,那得是賣出去才有用的。
不能賣出換來糧食,人都活不下去了,這些典當物再珍貴又有什麼用?
那就真是和一堆破銅爛鐵沒什麼差彆。
他明白的太晚了,剩的錢已經不多,就算全買成糧食也不夠一家老小丫鬟奴仆吃幾個月的。
更糟糕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個在他家做了十幾年事的掌櫃見到這光景,立刻卷了他這最後一筆銀錢跑了。
那本是要拿去買糧的錢。
於是他不得不帶著當鋪裡的金銀器物去彆家當鋪典當。
無奸不商,往日裡袁家做生意就是極其精明的,把其他當鋪壓的死死的,這下子袁家落魄了,其他那些當鋪能放過這個翻身出氣的機會?
自然典當的價格一家比一家低,都知道袁家現在沒了退路,也都知道袁富貴這個紈絝公子繡花枕頭早晚會妥協。
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妥協了。
用不到收來價格一半的低價,將大批的典當品出售給了其他幾家當鋪,然後拿著那少的可憐的錢去米糧鋪子買糧食,養活一大家子人。
他知道那些當鋪在欺負他,針對他,但也拿他們沒辦法。
更何況,就算不刻意針對欺負他,能拿到手的錢也並不多。
隨著收的典當物越來越多,糧食的價格越來越高,那些當鋪銀錢也用的差不多了,開始謹慎收取典當物,留錢買糧。
就這麼撐了三個多月,幾個當鋪的裡的東西都被他搬空了大半。
直到半個月前,他遇到了來這裡賣糧食李三的商隊。
尋常的商隊是給主家做事的,為了避免麻煩,都隻收銀錢,隻有李三這樣給自己賺錢的野路子才不顧及這些,連這些器物也收。
上次他用了一大箱子金銀器物玉器珠寶換了三百斤粗糧,儘管李三一再挑選,抱怨,但最後算起來竟比賣給當鋪要劃算一些。
而且,這陣子這邊糧價又漲了,典當價又跌了,這會兒這一箱子東西要是送到當鋪裡去,那真就是連個水花都看不到。
還好他今天出門了,還又遇到了李三。
這些東西給李三挑剔一番,怎麼也能換個一二百斤糧食,夠他們一家再撐十天半個月的。
冬天就要來了,沒有糧食會死人的。
沒想到一塊玉佩就能換到一袋紅薯,那可是五十斤啊!夠他們吃上幾天了!
袁富貴搓了搓手,滿臉興奮地去和李三一起扒拉木箱裡的東西,想再找一塊玉佩出來。
結果讓他失望了,並沒有在看到玉佩的影子,隻找到了兩支金鑲玉的簪子,又小品質又次,一看就不太值錢。
更紮心的是,他想起前幾個月,他曾經將好幾箱子玉器低價賣給其他當鋪,心立刻就涼透了。
偏偏這時候李三又來補刀,
“這回的這些東西還不如上回呢,我看這一堆也就十來兩銀子,最多二十兩。”
袁富貴陪著笑臉,“那就算二十兩,就用這些換二十兩銀子的糧食,要最便宜的便行了。”
李三不太情願地點點頭,“行吧,這次帶了不少紅薯和麩糠,給你三百斤。”
袁富貴連說著謝謝,然後主動搬起木箱說要給送到商隊那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