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危機解決了?(1 / 2)

林如信笑笑,

“勞二爺記掛,七爺身體是比之前好些了,但還不大好,見不得人,許再過陣子,到了春天會好些。”

接著換了話題,不讓溫二有繼續問下去的機會,

“我剛給四爺和風少爺送了賀禮過去,怎麼瞧著這兩位合辦的婚禮,倒不如京都裡這般人家單獨辦的婚禮熱鬨?

莫非這是臨渭郡的風俗?”

溫二一擺手,

“哪裡是什麼風俗,就是特地吩咐了要簡單些沒大辦。

如今正值災荒之年,外麵的人流離失所吃不上飯,朝廷正為此焦頭爛額,我們這時候大肆操辦婚事,不合適。

哎,希望這災荒快些過去吧。

在泉陽東桐的生意全都沒了不說,現在臨渭東邊兒的鋪子也都是半歇業的狀態,再這麼下去,遲早要影響到這。

咱家雖然捐了一大筆糧食給官府,也組織了人到外麵施粥,但效果也就那樣。

莫說治本了,就連治標都治不好,隻能暫時穩一穩外邊的情況。

再過一陣子,這施粥也要緩一緩了,這幾個月倉庫裡的糧食已經用了太多。

要是溫家的倉庫裡沒有足夠的糧食,穩不住鎮上的糧價,那小鎮糧價一升起來,就再難控製住了。”

林如信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與溫二一並歎氣。

“要是沒有新轉機的出現,隻怕臨渭郡受災也隻是早晚的事情。”

溫二倒是不似他這般憂慮,說道,

“郡守那邊隻消再撐個半年,彆處不敢說,臨渭倒能保住。”

林如信驚訝,在各郡都有自己的人手眼線知曉外麵情況的他都沒有好法子應對這災荒,溫二又如何有底氣說半年能保住臨渭郡?

“莫非二爺有什麼好法子?”

溫二笑笑,卻是賣了個關子,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林管家覺得這陣子府上做的點心如何?”

林如信略一思索,想到這陣子府裡送來的各式紅薯甜點,味道倒是不錯,

“二爺是說紅薯?

紅薯產量是尋常糧食的三倍多,且三月份和六月份都可種,一年能收兩茬,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法子。”

隻是說半年就能解決問題,未免太過自信了些。

這法子他當然也早就想到了,但是也早就被他否定了。

紅薯的產量相較其他糧食算是很大了,但是要解決要下的危機,卻還不夠。

理論上講,若是臨渭全部種植紅薯,半年後,留夠自己人吃的,剩下的那些拿去供養圍在臨渭郡周邊的災民,再撐個三兩個月問題不大。

但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考慮,時間。

紅薯成熟一季從現在起需要六個多月的時間,也就是溫二說的那半年時間。

但外麵的災民等不了這六個月的時間了,臨渭郡也等不了這六個月的時間了。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下暴雨,到六月份,這暴雨綿延五個多月的時間,暴雨引發其他的災害,再加上風寒疫病等的影響,以及朝廷賑災行動的錯誤、遲滯,導致大規模的災民出現。

而災民所到之處,又變成了新的災區,產生了更多的災民,如此循環往複……

若隻是災荒倒還罷了,但這件事一開始就透著蹊蹺。

發展到現在,出現叛軍直指京都,完全是**裸地表明,在這災難背後另有推手。

想活命是人的天性,災民不會願意餓死在有糧食的臨渭郡周圍,等他們徹底走投無路之後,必然會想儘一切辦法進入臨渭。

就像當初他們進入泉陽那樣,他們會把臨渭變成下一個泉陽,然後把整個齊國拖垮。

如果背後再有人彆有用心地引導一番,這個過程隻會來的更早更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