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2 / 2)

樊伉接著道:“這些齊楚豪強雖與六國舊族並無多大聯係,然而他們在齊楚之地經營多年,彼此之間互通姻親,關係緊密,結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這也是他們能夠成功的社會基礎。若是將這些人遷往關中,齊楚之地的經濟失去了賴以發展的基礎,也將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徙民之策於我看來,完全隻有雙輸的結果。我想不出來,平白多增加一群貧困又充滿怨氣的人對於抵禦匈奴和防範諸侯王叛亂能起到什麼作用。”

樊伉忍不住淡嘲道:“當然也可能是伉年幼見識淺薄,沒有看出建信侯此舉的深意罷!”

“那依興平侯所言,該當如何?”蕭何問道。

還能如何?

樊伉眨眨眼,道:“除了休養生息,還能如何?”

就他看來,處於赤貧狀態的大漢,除了輕徭薄賦,頒布一係列有利於生產的措施,吸引那些豪強流民主動來關中定居,彆無他法。

用強硬的手段強迫彆人遷過來,實為舍本逐末勞民傷財之舉,乃下下之策,不可為。

蕭何依舊不恥下問:“敢問興平侯,如何一個具體的休養生息之法?”

樊伉反問他:“蕭丞相以為櫟陽的樊氏作坊園如何?”

蕭何微愣:“甚好。”

在他看來作坊園雖然規模不算大,然而發展得井井有條,大家都有活乾有飯吃,甚至毫不客氣地說,樊氏作坊園裡生活的那些人,比外頭大多數的人都要生活得更安穩。

樊伉笑著道:“難以想象以前那裡不過是安置雪災災民的臨時棚戶吧?雖然作坊園裡很多都是流民賤民,然而也有一部分附近農人閒時過來討活計,而這些農人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其他郡縣的災民,因為作坊園發展得好的緣故,雪災結束後並沒有返鄉,反而留了下來。”

當初親自前往棚戶區安置災民的劉盈最有發言權,聞言他點了點頭,道:“伉兒說得沒錯!原本作坊園乃是一片荒地,現在不過短短四五年時間,周圍就已經聚集了將近一萬人,而且還是他們心甘情願留下來的。”

這麼一想,劉盈覺得當初那個作坊園建在櫟陽太可惜了,若是建在長安,現在長安城豈不是能多一萬人口?

彆看一萬人放在大漢朝是少了點,但若是細思,就很可怕了。

能讓一萬人心甘情願地在櫟陽城安定下來,光是這一點就比什麼樣的徙民政策都更穩妥。

劉盈能想到的呂雉自然也能想到,她皺眉思索了一番,然後鬆開眉頭,忽然問道:“你那個書院如今可還順利?”

樊伉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呂雉會突然關心起書院的事,老實回答道:“書院尚在摸索階段,如今已有五十名學子,其中幸得滕公和蕭丞相的支持,送了蕭同公子夏侯公子來書院學習,祿表兄也在。”

呂雉便道:“聽起來似乎不錯,哪天我和太子也去看看。”

樊伉:“……”

蕭何會意,捋須點頭,決定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關心一下蕭同在書院的學習。

放假歸來,正在府中裝病打算以此逃學的蕭同突然打了個寒顫。

他看著窗外燦爛的陽光心想真奇怪,明明太陽這麼大,他怎麼還會覺得冷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