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為君之道(1 / 2)

“太子,你此去北疆的目的就是去去探探柳明誌的口風,看看他對你登基繼位是不是支持!”

“朝中不少可以輔佐你的基石已經年邁,父皇百年之後他們也相繼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輔佐不了你幾年。”

“如此以來,朝中威望不錯的柳明誌便是首當其衝的輔政大臣。”

“隻要你們心無間隙,你便可安穩登基,穩定朝綱,再敘父皇與柳明誌的君臣佳話。”

“柳明誌便是父皇留給你的頂梁柱,以後不懂得地方一定要悉心納諫,記住是納諫,而不是請教。”

“你是一國之君,自然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維護好君之尊嚴,國之顏麵。”

“柳明誌雖然對咱們李家忠心耿耿,但是不可不防,否則柳明誌便是下一個權傾朝野的聞人政。”

“父皇也不想你跟柳明誌生有隔閡,可是為了江山社稷這都是不得已為之的事情。”

“就好似父皇與恩師,恩師聞人政在朕年幼之時麵一直悉心輔佐父皇,他對朕比對待自己的兒子還要好,可是朕還是要防著他,不是因為朕無情無義,卸磨殺驢。”

“而是朕無可奈何啊。”

“權傾朝野,權臣不是一個人,權臣是一股勢力。”

“恩師對朕忠心,可是不代表他的門生故吏不會生有二心,,一旦黃袍強加於身,不反也得反,君弱臣強,國之將亡。”

“柳明誌亦是如此,他對朕忠心,對你亦可忠心。”

“可是他西征掛帥之時的門生遍布北疆六衛。”

“上到將軍,下到校尉,朝中亦是風評不錯。”

“忠奸不在柳明誌,而在他的勢力如何看待他以及你這位新君。”

“當你感覺到無法掌控柳明誌之時,就去你母後那裡,朕給你留了三策,讓柳明誌心甘情願告老還鄉的三策。”

“不過朕還是不希望這一天到來。”

“切莫逞強,以帝王威壓強迫權臣。”

“權臣無事,可是其朋黨卻會阻撓,因為你把他們的老大除去了,朋黨就會人人自危,那個時候將是再也控製不住的局麵。”

“改天換日隻在朝夕之間。”

“前人之事,後人之師,切莫讓奸雄曹操的往事在我大龍朝堂重演一次,否則百年之後將會無絲毫顏麵去見李家的列祖列宗。”

“當柳明誌成為輔政大臣之後,那些朕給你留下的老基石相繼退去之後,你就要扶持一些臣子來權衡柳明誌的勢力。”

“切記,一定要是奸詐小人,不要在乎那些所謂的民間名聲,那些儒生們隻會之乎者也,對於朝堂之上的事情是一竅不通。”

“落個識人不明的昏君名頭,比丟了祖宗基業,毀了江山社稷來講不過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事情而已。”

“奸臣雖亂天子名聲,可是奸臣卻最是聰明,因為他們最明白他們的權利跟地位從何而來,該對誰忠心不二。”

“是故奸臣才是讓為君者最放心的人,但是為君者一定要有度,奸臣可以有權,但是不可過大,與忠臣相差無幾為最優。”

“否則將會尾大不掉,反生禍亂。”

“無論忠臣還是奸臣,一定要讓其成為你手裡的螞蚱,隨便蹦躂無礙,但是想要跳出你的手掌心,那你就千萬彆心慈手軟,直接將其捏死。”

“一個皇did掌控不了的人,留著也是禍害,趁其羽翼未豐,早日斬草除根。”

“總之一句話,無論忠臣還是奸臣,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一定可以讓她們一家獨大,否則便會江山不穩。”

“忠奸之爭便是兩隻猛虎,而你隻需要坐山觀虎鬥。”

“這便是權衡之道。”

“柳明誌其人,眼裡揉不得沙子,對貪官汙吏尤為明顯,喜歡將貪官連根拔起。”

“你尤其要控製他的這一點,貪官亦有大用。”

“不得已的時候斬殺兩個,既可以安撫民心,又可以豐盈國庫!”

“但是要首去誌大才庸之流,那些雖然貪汙受賄,卻頗有手段的官員暫且擱置一旁。”

“養肥了再說!”

“這裡是我大龍朝所有貪官汙吏的名單,朕早將其調查的一清二楚,卻一個都未曾開過刀,當初因為江南之事還為此訓斥了柳明誌一頓,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留給你穩定民心。”

“江山穩固,固然與文武百官脫不了乾係,但是民心所向依然不可忽略。”

“隻要民心思安,百姓豐衣足食,些許心懷不軌的跳梁小醜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