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為君之道(2 / 2)

“一無兵馬隨從,二無民心所向,縱然握有神兵利器又能如何?”

“所以說聖人言,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便是這個道理。”

“不過聖人言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江山百姓同為重。”

“隻要百姓對朝廷沒有怨言,民間那些儒生罵你是忠奸不分的無道昏君也好,辱你昏庸發奎的暴君也罷,就當做是耳旁風,聽之任之。”

“我大龍子民八千萬,儒生才有多少,一些隻會咬文嚼字的酸儒,你給他刀他都不知道怎麼造反。”

“故而你隨便他們罵卻不動他們,反而會在百姓的心裡落個好名聲。”

“當然了,也不可任他們肆意妄為!適當的時候抓兩個典型,找出有力的證明將他們祭刀,威懾一下儒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有度。”

“隻要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你就可以放心去做。”

“這是馭下之道!”

“至於權衡柳明誌的人選,皇室子孫中我給你挑了兩個,你的二弟李柏鴻,你的四弟李雲平。”

“至於用不用現在說還為時尚早,根據情況變化再說。”

“至於你的三弟李雲龍,可用也可不用,沒有一定的把握切莫用他權衡柳明誌,否則隻會引火燒生,你三弟這個人有時候朕都有些看不透。”

“他被貶蜀地,調任靖州你也明白,不過是父皇為了給你鋪路的強加之罪而已。”

“父皇真的不想看到百年之後你們兄弟手足相殘。”

“父皇也是無奈之舉,當初三在朝堂之上的威勢已經太大了,大到朕都不得不親自遏製他的勢力。”

“你生性仁慈平和,可為盛世仁君,論起心狠手辣不見得會是三的對手。”

“朕不怕告訴你,朕的確想過立三為太子的想法,可是朕左思右想,三會是一個明君,可是也將會是一個暴君,比起你來說還是稍有不足。”

“這些話就不多說了!”

“一定要用好柳明誌!”

“無論他做什麼過激的事情,隻要你順著他來,他就一定不會造反。”

“君臣間隙一定不要出現,否則萌芽一旦生根發芽,就很難遏製。”

“父皇,你也說了妹夫在軍中的威望m.很大,若是他擁兵自重呢?”

“封王,直接給他聽調不聽宣的榮譽。”

“啊?這不是更讓他勢大嗎?有悖權衡之道!”

“這你就不懂了,柳明誌這小子你怎麼拿捏他都沒有事情,但是他的親人觀念卻遠遠與常人不同。”

“隻要你不去動他的家人,你給的權利越大,他心裡就越是內疚,就越不會造反。”

“否則你以為朕為何要將你的三妹下嫁給他,為何要將你女兒靜瑤給他的兒子柳承誌定下娃娃親。”

“親人就是柳明誌的命脈,你拿他當親人,他自然就不會生有二心。”

“兒臣明白了!”

“去吧,彆忘了帶三份賀禮給他,恭賀他又喜得一女!”

“為君之道要靠悟,你以後慢慢就會懂了!”

“兒臣遵旨!”

...........

“小弟貪杯,略飲了兩杯薄酒讓大哥久等了,小弟給大哥賠禮道歉了。”

柳明誌重重走進正廳,故意驚醒了太子李白羽,笑嗬嗬的賠禮道歉起來。

李白羽站了起來,扶起了柳明誌“談何久等,咱們兄弟二人沒有那麼多客套,快坐!”

“大哥請坐!”

“柳鬆,看茶!”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