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怪異請求(合一)(2 / 2)

柳明誌弓著身子,微微仰頭看著捧著聖旨緩緩卷開的福海。

福海算是柳明誌認識的內侍之中,最老的一批了。

當年自己還是一介白身之時,正是他奔赴江南當陽書院下的秦淮河畔宣讀李政讓自己添為太子伴讀的聖旨。

那也是自己第一次抗旨不遵,跟福海結下了後麵的交情,看著許久不見,眼角有些皺紋的福海,柳明誌目光有些悵然。

“福公公,又是讓本王入京擔任攝政王的旨意?”

福海一愣苦笑著點點頭:“王爺果然**,既然王爺已經知道了內容,這旨意咱還讀嗎?要不王爺直接接旨便是了。”

“福公公,咱們認識快十四年了吧?”

“王爺好記性,確實快十四年了。

跟王爺初識之時,王爺還是風華正茂的小郎君,時光荏苒如今咱也四十出頭了!”

“嗬嗬.......是啊,時光荏苒,歲月無情,轉眼相識已經十四年了。

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福公公給本王解惑一下如何?陛下一直讓本王回京擔任攝政王到底因為何故?”

“這.....不是咱不給王爺您解惑,實在是咱真的不知道陛下的想法。

不過,這是何等的隆恩浩蕩,咱想不通王爺何故一再推脫呢?”

“福公公,這攝政王之位,立於百官之上,無異於處在風口浪尖,百官是如何應允陛下此舉的?亦或者說陛下根本沒有跟百官商議,行了獨斷朝綱之舉,打算先斬後奏,在本王接旨領命回京之後將事情成了定局,再告知百官!”

“王爺,聖意難測,咱豈敢妄言。

然而常言道再一再二不再三,您三次都拒接了聖旨,陛下非但沒有動怒,反而一直對王爺隆恩厚重。

更甚至來了第四道讓你入京述職的聖旨,彆說當朝了,縱觀我朝近百年來也沒有任何人有此等殊榮啊!

王爺您就接旨吧。

如今朝中官員皆是雙鬢斑白的老臣,他們去了之後,朝堂之上除了王爺您,還有誰能擔任朝廷的這跟頂梁柱?

除了您,誰能統領,震懾那些恃才傲物的後進官員?

他們一個個都是青年才俊,沒點威望,還真不好管理,陛下還算年幼,沒有您的鼎力支持,陛下以後執政怕是有的肝火旺盛了。

陛下如今殷切的希望王爺能入朝輔佐,王爺如今正值青春鼎盛,跟陛下明君良臣,正是您大展宏圖的時機啊。

王爺雖然已經揚名天下了,可是以後還要名垂青史,萬古流芳,豈能少的了這一段佳話?”

柳明誌望著福海殷切懇求的目光,神色複雜的歎息一聲。

“如果本王依舊拒接呢?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本王抗旨不遵之責?”

“陛下沒有任何要懲罰王爺的意思,隻是吩咐咱多多勸誡王爺,如果王爺還是不接,就讓咱回京複旨,諸事等王爺入京主持立後之事以後再行商議。”

“福公公,非是本王不想回京述職,懈怠為陛下分憂,而是北地戰事迫在眉睫,你覺得本王就這樣一走了之,棄幾百萬百姓而不顧,百萬大軍而不理,這樣真的行嗎?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將北地瑣事處理完善,不用陛下下旨,本王自己便厚著臉皮回京述職了。

今日,隻能讓老夥計你失望了。

不過你無須擔憂因為沒有說服本王接旨被陛下斥責,過了忻州再有幾日的光景就能奔赴京城了。

到時候諸事本王親自給陛下解釋。”

福海看著語重心長的柳明誌,將卷開了一半的聖旨再次合了起來。

“唉,既然王爺確實無暇分身,咱也就不繼續勸說了,咱在宮裡恭候王爺大駕。”

“老夥計,多謝你的體諒。”

福海無奈的搖搖頭:“王爺啊,當年您一介白身就敢抗旨不尊,如今貴為當朝一品上的一字並肩王,咱不體諒能行嗎?”

“留下來填飽肚子,還是即刻回京複旨?”

“即刻回京複旨吧,不過走之前,可能得麻煩王爺一二。”

“談何麻煩,有什麼需要本王協助的?”

“咱來時的路上,野外方便不小心踩了個空,弄濕了靴子,如今凍得雙腳快要沒有知覺了,王爺您看你是否割愛一下?”

柳明誌哭笑不得的看著小心翼翼的福海:“本王還以為什麼事情呢,我馬上讓人給你取一雙合腳的靴子來。”

“彆彆彆,您這蟒紋攢金靴咱可沒有那個膽子穿,給雙棉襪子就行了。

時間緊急,王爺也彆再找人忙活了,咱也不嫌棄王爺穿過的,你腳上這雙割愛給咱就行了,正好王爺還給暖熱了,省的咱再適應了。”

柳明誌神色糾結的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鞋襪:“這.......這......合適嗎?”

“事急從權,沒什麼不合適的,複旨重要啊。”

“得,你不嫌埋汰就行,本王馬上給你脫下來。”

對於福海的要求無奈的點點頭,柳明誌坐在椅子上開始退掉自己的鞋襪。

將並未有什麼味道,卻讓人有些膈應的襪子丟給了福海,柳明誌赤腳穿上了鞋子。

彎腰穿著靴子的柳明誌並未發現,提著襪子的福海看著他穿上靴子之時,腳底上的那片怪異疤痕,微微佝僂的身軀狠狠的顫抖了一下。

“老夥計,你愣什麼呢?再不穿上就涼了。”

“啊?啊!是是是,咱馬上換!”

福海心不在焉更換上了柳明誌的襪子,穿上鞋子之後,目光複雜的看著柳明誌,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王爺,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