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覺得累,那就隨你高興。”知道媽媽就是這樣的性子,周桃也不再勸她。“祠堂那邊沒事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現在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
表舅根據每個人的強項,安排不同的人生產不同的家具。
像援朝師傅,比較擅長做桌子,所以他的重點放在加工茶幾和餐桌上。
而表舅自己最拿手的是圈椅,他現在每天都在加工不同款式的明代椅子。
以前一次下一件料,現在一次準備十件家具的材料,這樣一來,速度也快了近一倍。
見他們自覺在改進生產效率,周桃自然非常滿意,最近在考慮,是不是把每樣家具的加工費用固定下來,生產得越多,賺得就越多。
又擔心這樣一來,大家為了賺更多的錢,慢慢忽略質量。
或許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時間久了,總體質量還是會下降。
心裡拿不定主意,於是跟父親商量。
“暫時不要計件吧!”周國勇想了想,說了自己的意見。“你不是說我們是在加工精品家具的嗎?既然做高檔貨,怎麼能為了效率,影響品質呢?”
家具作坊畢竟是女兒開的,就算他沒當廠長,也非常關心各個環節的管理。
時間久了,不知不覺懂得了一些經營知識,也能在一些具體事務上,提供建議了。
“行,聽爸的。”周桃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沒必要為了多打一把椅子,冒質量變差的風險。“如果來不及做,大不了再叫人。”
現在唯一擔心的是那邊地方不夠大,如果再有人加入進來,隻怕會影響工作了。
“會不會步子邁得太快了?”周國勇擔心地問。
雖然現在承認私營經濟不是資本主義,但是他總擔心這邊規模弄得太大了,會帶來風險。
“那倒不會。”周桃安慰道。
忽然想到現在家具全部供應給大胃王,本地市場還沒打開,有沒有必要在縣城開一家家具店,出售自家的精品家具。
隻要去銷售,生意肯定會有,隻是不能確定銷量有多高?
如果真的開店了,到時又要找一個人負責這件事。
周桃皺了皺眉,煩惱得不行。
“對了,你媽說想弄個畜牧場,擔心你不同意,所以沒敢跟你說——”周國勇忽然轉移話題。“你說私人弄畜牧場,這事能行嗎?”
自己把精力全放在這邊,家裡隻剩她一個人了,估計是感覺不自在,所以想出這個主意。
她去年乾過一段時間的畜牧場,對那個工作熟悉,不用擔心做不好。
“家裡已經養了這麼多東西,她還不滿足啊!”周桃聽了後
駭笑。
家裡除了自己,難道還要出一名農民企業家?
印象中,八十年代私人經濟快速發展,就是從建養豬場、養雞場開始的。
這時候大家手裡沒錢,買機器設備建廠房投資太大,沒多少人投資得起,所以養殖種植成了最合適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