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以前隻有國營和鄉鎮企業,它們的管理模式,其實跟機關差不多,對提高質量和效率沒有足夠的辦法。
而資本家辦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所以更看重具體的辦事能力。
他們不願意用國內的管理人員,擔任中高層管理,一方麵是不相信他們的能力。
另一方麵,也擔心他們泄密,畢竟國內的管理者,大多缺少契約精神。
而周桃需要的管理者,其實跟外企的要求差不多。
在她看來,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眼界和思維方式,因為其它方麵大多可以通過努力而學到,唯有這兩樣,就算有人教你,也很難真正學會。
有的人甚至乾了幾十年的管理工作,依然隻能在原地踏步,隻能說他缺乏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
“我覺得外企更重視製度和執行,而國企則是機關那一套,關係比能力重要。”楊皓楨想了想,說了自己的想法。
他其實也看過一些國外的管理書籍,知道他們通過怎麼樣的方式,達到增產高效的目的。
說到底就是把加工方法標準化,讓工人每天做的事,儘量簡單,這樣帶來的好處很多,新工人培訓幾天,就能成為合格的工人。
因為外企不需要成為工匠,需要廉價勞動力。
而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成熟的管理製度和操作方式,以及高效的執行力團隊,這個最考驗中高層管理團隊。
有標準卻不去做,那就是空話,所以需要一些聽話的基層管理人員。。
“不錯。”周桃沒想到他會講出這樣一番話,非常吃驚。“你總結得很到位。”
印象中八十年代中後期,灣灣和島國開始有類似的管理書籍,傳入內地,大家才懂得外企管理的核心。
核心就是標準化管理和強調執行力。
沒想到楊皓楨這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概念。
看來他的學習能力和總結能力很強,已經具備一些高層管理者的素質了。
“我隻了解點皮毛,離周小姐說的還差得遠。”被周桃誇獎,楊皓楨不好意思地回答。
他現在也看出來了,這個女孩子儘管年輕,卻能力不凡。
這樣說來,她剛才說幫自己介紹工作,應該不是信口亂說。
“足夠了。”周桃點點頭。“如果有興趣,我希望你加入我的公司,我在東海縣搞了家合資公司,正缺少人才,如果你能加入,我就能輕鬆很多。”
她相信自己的判斷,隻要給他一個機會,應該能勝任自己企業的高層管理工作。
加上他幾乎救了爸爸的命,自己更應該給他提供一個機會。
大不了前期自己辛苦一點,多帶帶他。
等時間久了,他適應公司的工作,還可以幫自己培養趙誌剛和方明龍。
這兩人基礎同樣不錯,隻是自己有太多事要分心,無法花太多精力親自教導。
他們還年輕,經曆還太少,短時間內不可能坐上更高的位置,十年後,就差不多了。
這是她對兩人的期待,也是對他們未來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