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周桃微笑著向他伸出手。
人往往容易被第一印象欺騙,從而錯過很多人和事,她當然不會傻傻地下結論。
能被楊皓楨這麼看重,肯定有幾把刷子。
何況八十年代大量冒出頭的私企老板,都是這種有頭腦,卻生活得極不如意的人。
“周小姐你好。”周桃的態度,讓劉鈺祥非常舒服,於是伸手跟她握了握。
剛才在家吃了中飯,準備回學校上課,看到好友楊皓楨匆匆進來,讓他準備一下,去見一個人。
他想拒絕,畢竟下午還有兩堂課,去晚了會影響學
生正常上課。
“跟彆的老師調一下課啊!”楊皓楨見他不在乎的模樣,著急地叫道。“今天是你唯一的機會,如果錯過,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碰到了——”
劉鈺祥是滬市人,二十年前到這裡當知青。
那時候他也做過返城回家鄉的夢,可是家裡父親的工作,已經被哥哥頂了,姐姐也在外地安了家。
最無奈的是,家裡隻有兩間總共不到四十平方的老房子,現在哥哥結婚後有了孩子,和爸媽住著都嫌擠,根本不可能給他挪一個地方。
於是死了心,娶了當地女孩子為妻,跟嶽父嶽母生活在一起,把這裡當成了家。
因為身體文弱,賺的工分還不如老婆多,所以經常
被人嘲諷。
好在他的文化不錯,村裡需要代課老師時,大隊長推薦他去了。
當了幾年老師,他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不再做不切實際的夢了。
跟楊皓楨相識,可以說是非常偶然。
十年前的夏天,大隊要用拖拉機拉著剛收上來的稻穀去交公糧,誰知拖拉機突然發動不了,找鎮裡的師傅過來看了看,也沒有修好,大隊長急壞了,抱著僥幸的心理,讓村裡的能人都來試試,誰成功了,獎十塊錢。
嶽母讓他去試試,畢竟成功了有錢拿,失敗也沒有損失,他隻好去找大隊長。
那天楊皓楨過來這邊走親戚,聽到這個消息,也來試試運氣。
當時兩人一個二十三歲,一個三十歲,都是年輕不服輸的年紀。
最後在兩人的配合下,找到了問題所在,拖拉機很快重新發動了。
大隊長大喜,把兩人好好誇了一頓,還叫到自己家裡,請他們喝酒吃飯,並把錢讓兩人平分了。
因為佩服彼此的能力,兩人相識並成了朋友。
這時候農村文盲多,而有文化的人多少有些清高,交一個聊得來的朋友並不容易。
兩人雖然性格差異很大,但是很多觀念一致,又有共同語氣,於是相見恨晚。
隻要有機會,就會聚在一起談生活談理想,成了莫逆之交。
後來楊皓楨在嶽家的介紹下,去了甬城一家集體企業,他能這麼快步步高升,跟劉鈺祥的提點分不開。
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兩個聰明人加在一起產生的化學反應,遠遠勝過很多平庸的同事了。
隻是兩人的為人處事方式,有明顯的不同。
楊皓楨因為受的挫折比較少,開始工作時也比較年輕,所以膽子大,也懂得表現自己,不管在哪裡,都能受到一批年輕人的追捧和認可,人際關係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