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回家吃飯,一到家才發現自家的人可真是不少。
“你們是建築隊的同誌吧,你好、你好,我是苗學鬆!”
“哎呀,苗場長,你好,你好,昨天來的不是時候也沒見著,今天總算是看到了。”
建築隊的領頭和苗學鬆寒暄著。
“這上午去了場子那裡,雞舍和豬圈得蓋磚的,也得打地基,不用太深吧,也得一米來的才行。牛棚、馬棚、羊圈倒是不用,用木頭和土磚砌就成,隻要不透風冬天就沒事。還要搭鴨架麼?”
“那肯定要的,養殖場麼,什麼都得養。”苗學鬆肯定要這樣說了,不管暫時養不養的,都得預備出來。
“那行,那個也不費啥事,就是房子最麻煩,得三七牆呢。”
“都麻煩你們了,對了打聽下,這房子年前應該不能住人吧?”
“沒事,炕一燒起來啥事都沒有,幾天就烘乾了!
咱們人多,蓋起來用不上一個來月就能給你整完,當然木匠可能有點不太夠,聽說你們村有木匠,如果能叫來幫忙那準保你一個月完工,燒幾天炕就能住人!”
苗學鬆猶豫:
“木匠倒是有,我爹就是成手老木匠,隻是現在是農忙時節,不好接活。”
“這有啥的?你這邊要的急,活忙的時候我們也招臨時工,叫你爹帶著兩個幫手掛我們建築隊的臨時工就行了,應該不會有人說吧?”
“那行。那時我問問我爹再說。”
建築隊下午還得乾活,就帶了糧食在茵茵家做飯吃,一頓出二塊錢菜錢。
下午,還不等苗家上人地,葉隱川又過來給茵茵送藥材了。
對於這麼頻繁的見麵茵茵已經習慣了。
“天變冷了,你加衣裳了沒?”茵茵看不出他衣裳裡麵加沒加衣裳。
“加了,今天部隊的嫂子們把織完的毛衣、毛褲給我送了過來,我趕忙穿上了!”
是特意穿過來給茵茵看的,他真的沒覺得冷。
隻是茵茵覺得他冷,那他就穿了,叫她看看好放心。
茵茵看到他袖口裡麵的毛衣顏色是她送的線就放心了。
“她們織的也太快了吧,這才兩天就織完了?”
“嗯,我也覺得!不過挺合身的,毛衣身上也挺長的,褲子也不短,你就放心吧。”
“你穿著合身就好。”我有啥不放心的!
葉隱川傻笑:
“對了,今天去購買軍資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就想起來你應該是沒有的,特意給你們帶了幾雙。”
葉隱川拿出一大包。
“什麼東西啊?”茵茵打開一看,裡麵竟然是幾又農田鞋和農用手套。
“……其實我並沒有下地的。”
“那也預備著吧。”他這叫有備無患。
茵茵收下:
“你身上還有錢麼?總是這樣大手大腳地,將來看你娶媳婦時咋辦!”
說完後她後知後覺地發現,這話好像和她媽說她的很相似啊!
葉隱川不知道這個,聽到她這話後笑得不行:
“你啊,小丫頭一個,操心的事倒是不少!哥給你你就拿著,其他事不用操心!”
說完又揉了揉她紮高的馬尾,在茵茵不滿的瞪視中,跑到車上:
“行了,我還有活呢,先走了!”擺擺手,車子一溜煙地開走了。
茵茵失笑,這人怎麼這麼手欠!
再說了,跑那麼快是怕她動手打他麼?
藥材不少,不全都是特效止血藥的藥材,還有麻沸散的以及特效補血丸中最珍貴的幾樣藥材,茵茵將東西統統收進空間手環裡,等有空時再刷。
幾雙農田鞋,看了下,隻有一雙是她的鞋碼,其他有三雙38的,五雙43的。
對他精準的眼光,茵茵早就領教過了,對此並不意外。
將鞋收了起來,茵茵想了想便沒有上地。
她媽不許她單獨出門去哪的,即使在村子也是,生怕她遇上壞人,她還是聽話點吧。
於是茵茵一下午就在家裡上德語課,坐在熱炕頭也不覺得冷,上完一節德語課就休息一下,或者寫她的《小豬闖江湖》。
生逢亂世,小豬麥子從小受英雄戲文影響,一心想要當一個大英雄保衛鄉親、保衛國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叫他開啟了一段拜師學武的旅程,途中有良師有益友,有苦有甜,最終成為一代大俠的故事。
劇情在後世人看來比較老套,但在這裡還是可以試試水的。
這天晚上大爺家的二兒子苗於南過來了。
“三嬸,三叔!老妹乾啥呢?”
苗於南一進來就笑嘻嘻道。
苗學鬆和李麗娟都答應一聲。
茵茵抬頭看他:
“沒乾啥,看書呢,南子哥咋有空過來?”
“我晚上都沒事,就是瞎轉悠,今天你嫂子炒了點窩瓜籽,叫我給你送過來點。”
茵茵抿嘴看了眼抬頭看向他的李麗娟笑道:
“南子嫂還特意叫你給我送來?咋不留著給孩子們吃,我都這麼大了還和侄子們爭麼!”
“你多大在哥哥們眼裡都還是小孩兒呢!就一個妹子能不惦記你麼,這是哥沒有,哥要是有肯定也舍得給你買更好的吃。”
李麗娟捅了苗學鬆腰一把。
苗學鬆笑著開口:
“南子,你是不是有啥事啊?都是自家人,有啥事就直說。”
苗於南眼圈有點紅:
“還是三叔疼我!那侄子也不跟您客氣了,是這麼回事,我聽說咱們家茵茵要建房子,又要建養殖場的,得有不少木匠活,您是不是找我爺去乾啊?”
“是有這個打算,你爺還沒定下來呢。”
“三叔,我啥樣有多大本事您也知道,聽說建築隊要招臨時工,我就想跟著乾幾天,掙多掙少也能有活錢留手裡。這家裡老婆孩子四五口人,要是再不想招有點啥事就得等死了,三叔,你就疼疼侄子吧!”
苗學鬆就猜到他是想要找活了,皺眉道:
“那你就不上工了?不想掙工分?”
“我媳婦能上,大小子雖然傻,但叫他乾活他也會,也能拿半個大人的,勉強夠糊口了,可這能掙著錢的機會卻不多,我不想錯過。”
說完忐忑地看著苗學鬆。
苗學鬆想了下點頭:
“也行,你們誰去都是一樣,那我就跟你爺說一聲吧。”
苗於南驚喜不已,忙向苗學鬆道謝,好聽話說個不停。
苗學鬆忍不住搖頭,在他走後和李麗娟道:
“這爹媽太偏心了也不行,南子這孩子也不比西子差,就是運道沒西子好,要不然現在也不是這樣了。”
李麗娟頭都沒抬:
“大嫂知道後肯定不會領這人情的!”想也知道她大嫂肯定更願意長子苗於東跟著乾,到時掙到錢了就是她的。
苗學鬆冷笑了聲:
“南子是第一個來找我的,我自然就應下了,他沒來說我怎麼知道他想去!”
李麗娟搖頭:
“肯定會找爹說的!”
苗學鬆沒有再說話,對這事心裡卻有定論。
茵茵看了南瓜子的分量:
“這麼多,他們家該不會把家裡的南瓜子都炒了吧?”
其實南瓜籽也是有人收的,這是一種實用的藥材。
李麗娟笑:
“給你你就吃吧。這南子做事吧倒還行,也會做人行事。”
知道上門求人不能空手,又沒啥好送的就把家裡南瓜籽都給炒了。
茵茵忍不住搖頭,彆看這點東西對她們家來說不算啥,但也是南子哥家難得能拿得出來的了,他們家孩子還吃不上呢,心裡不由一歎。
這老人有正事又疼孩子和不疼孩子的相比,日子過得差彆不小。
茵茵家房子地基在沉了三天後,正式動工了。
建築工隊一共來了有二三十人,其中成手瓦匠隻有五個,木匠才三個,其他都是雜工,或者叫學徒。
這就難怪領隊的說木匠不足了,打窗戶框子、做梁、做門都需要木匠,何況葉隱川還打算給茵茵把家具也做上一套,木匠自然就不足了,還要分到養殖場那裡。
不過人多到底是活快,不過十來天,整個框架就起來了,也就是說該上梁了。
農村上梁講究挺多的,茵茵也不懂,但沒想到苗學鬆也弄不明白了。
苗學鬆發愁地對苗洪舉道:
“爹你說咋整?咱們這都是草房,直接上梁,上邊吊錢,現在這二節樓該咋上梁?”
苗洪舉抽著煙袋:
“我看著過,二節樓上梁就上到最頂上的那個大梁。”
李麗娟將李姥姥買的綠綢子和苗奶奶買的紅綢子掛在梁上,苗於富將準備好的大錢拴好遞給他爹,由苗學鬆掛好。
等到了正午吉時放了卦鞭炮,由幾個人小心地將梁上好。
苗學鬆站在上麵端著裝了些一分硬幣和糖的小袋子,口朝下撒到地上。
一幫看熱鬨的小孩子們全跑過來瘋撿。
鄰居們說上幾句吉祥話,這梁就上完了。
天一天比一天冷了,茵茵也一天比一天貪戀被窩的溫暖不願意起床了。
李麗娟看到她這樣不禁搖頭:
“你們馬上要上學了,你這樣可咋整?”
茵茵苦著臉,冬天上學好艱難啊!
再艱難,開學的日子還是來了。
現在天亮的晚,家裡人上工時間是早上五點到八點,為了照顧吃兩頓飯的人家。然後從九點到兩點,三點半到下午六點半。
農忙時節,家家園子裡也有不少活,這一改動時間大家自家的活都沒多少時間做了,一個個的抱怨不停。
可苗學鬆能有啥法子?
這時間是大隊定下來的,他隻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