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又做魚啊?(2 / 2)

魚大骨、魚頭放置在一旁,可以拿去煲魚湯。

將片下來的其中一片魚皮朝下的平鋪在菜板上,用刀背用力均勻拍打魚肉,這樣能讓骨肉分離,一會兒更好取掉魚骨。

用菜刀將魚肉上的魚大刺片掉,至於小魚刺可以先不管。

用棉布吸乾魚肉上的水分。

隨後用菜刀刀刃順著魚肉的紋理刮肉泥,這樣刮出來的魚肉就不會有魚刺了。

刮魚肉的過程也得小心,不能把小魚刺帶到肉泥中,有小魚刺掉落就扔掉。

一直不斷的刮肉,把粉白的魚肉刮完就可以了,下麵魚皮上的紅色部分就不用繼續刮了,會影響口感。

另一條魚也按照此法處理。

剩下的魚皮可以做涼拌魚皮、油炸魚皮,偷懶也可以切成片扔到魚頭魚骨湯裡一起煲湯。

先不管魚皮,將取下來的魚肉泥都裝入盆子裡。

如果之前沒有吸乾魚肉上的水份,此刻的魚肉泥水分就會較多,就得加入玉米澱粉來增加黏性,這樣會影響魚冊的口感。

往盆子裡的魚肉泥撒上一小勺鹽,伸手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直到把鹽攪拌均勻。

然後抓起魚肉泥從高處往盆子裡摔打,重複摔打的動作,直到摔出膠。

這個摔打的過程必須不斷重複,將較多的膠質摔出來,不然沒有加澱粉的魚肉泥黏性就不強,就不會那麼容易做成魚冊。

如果是初學者,加入澱粉比較好,但柳茹月做這一道菜經驗比較足,就不用加入澱粉了。

利用魚肉本身的膠質做出來的魚冊,會更爽口、更有嚼勁。

直到魚肉泥被摔打得黏成一團,不容易散開、不容易被扯散、甚至一扯還能回彈的時候,便不用繼續摔打了。

從魚茸團子上取一塊魚泥,大概一個餃子大小,放在菜板上。

用菜刀斜貼著菜板與魚泥,用巧勁按壓住寫一字一樣的一刮。

魚泥小團子就被碾刮成了薄薄的一片略顯透明的魚泥,再用菜刀順著魚泥薄片的尾巴,緊貼菜板往前回推。

魚泥薄片又被聚攏在了菜刀上,看上去像片下來的魚肉片一般,也像小小的一片皺皺的書冊,這也是魚冊名字的由來。

菜板上也不能有水,在上麵刮魚冊的時候,木菜板還能吸掉一些魚泥裡的水分。

因此取下來的魚冊因為膠質多,就不會再散開了。

按照此法將所有魚肉泥都碾刮成魚冊,一片片的放在托盤上。

青石還不知道魚竟然還有這樣的做法,在一旁看呆了。

而柳茹月又取了乾香菇泡在水中。

洗了紅椒切成兩指節長短的細條,瀝乾備用。

之前泡好的筍,切成細條,瀝水備用。

芹菜洗淨,不要葉子,將芹菜杆切成兩指節長短的段兒後,再縫中切成四半的細條,瀝乾備用。

火腿肉洗淨,焯水,切成兩指節長短,粗細和芹菜條差不多粗細的肉條兒,瀝乾備用。

香菇切成薄片,瀝乾備用。

取一個魚冊,一一將紅椒絲、芹菜絲、火腿條、香菇片、筍橫碼在魚冊上,並將魚冊卷裹起來,卷緊實,做成魚肉卷。

------題外話------

這一章從早上10點寫到現在3點,查了好多資料……

搞得橙子都不知道魚是什麼形狀的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