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陪嫁過來的大丫鬟,都與仇碧涵年齡相差不大,一個剛滿二十,一個未滿十八。
其中年齡大一點的那個,名叫捧玉。
年紀小一點的那個,叫心月。
她們都是當年仇震泰麾下人馬的遺孤。
她們打小就與仇碧涵一同長大,雖說身份上是陪嫁丫鬟,可是感情上卻與仇碧涵情同姐妹。
雖然楊振遲遲不願意接納她們兩個作為通房丫鬟,既叫她們感到十分不解,也令她們倍感委屈,可是這件事關渡海搬遷的大事,她們哪裡敢怠慢。
是以聽了楊振的鄭重交代,她們兩個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眼下鬆山總兵府的內宅裡,隻有她們兩個丫鬟伺候,原來跟著麻克清照顧楊振起居的那一老一少兩個仆人,早就搬到了前院,負責灑掃庭院跑腿打雜的活計。
相應的是,楊振先前的侍從,如親兵隊長千總郭小武,以及親兵副隊長把總麻克清,現在也不在身邊,而是被楊振留在了旅順口。
現在楊振的軍中沒有多少宗族的力量可以利用,他才三十歲,還不能像毛文龍當年那樣通過收義子甚至收義孫的方法招攬豪傑效命。
所以,他隻能通過婚姻拉攏住仇氏和如今來歸的沈氏,然後通過收取身邊侍從親兵的方法,來培養可靠和可用的人。
郭小武和麻克清雖然跟在他身邊的時間並不算太長,可是對楊振來說,已經足夠值得信賴了,可以派出去獨立做事了。
這一回,楊振把他們留在旅順口,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一來,如今留在旅順口的滿韃子續順公沈誌祥等人,需要有人專門盯著點,免得楊振不在跟前,再搞出什麼幺蛾子。
二來,楊振將來抵達旅順口以後,也需要有一個收拾好的住所落腳,並充當將來的總鎮府。
這些事情,交給彆人辦,楊振也不放心,同時也不合適,也隻能交給郭小武、麻克清這樣的親兵頭子去辦理。
他們兩個雖然職務不高,但卻是楊振身邊眾所周知的心腹人物。
旅順等地,孤懸海外,前方是敵人,後邊是大海,剛剛占領之際,前途未卜,人心不易安定。
楊振在臨行之際,把自己的親兵頭子留下來挑選宅邸,也是在向據守旅順金複三地的各路人馬表明自己必回旅順的決心。
事實上,對於是不是要去遼東半島發展,楊振自己也曾猶豫過,但是深思熟慮以後,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而最終促使楊振最後做出到敵後去發展的根本原因,恰恰是遼東半島南端所處的那個孤懸海外看似極端危險的戰略位置。
單從資源豐富的角度來看,遼東半島南端,如金州、旅順等地,肯定是比不上遼西鬆錦地區的。
但是遼東半島南端,尤其旅順口等地方,卻勝在擁有一個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
對他來說,遼東半島南端三麵環海並不非障礙,大海有時候固然是天塹,但更多的時候是通途。
從這裡出發,往南渡海,是登萊、山東,甚至江淮地區,那裡有楊振需要的大量漢人百姓,可以募民屯田,可以募民為兵。
往西渡海,可以去天津和永平等地,那裡有楊振需要的大量廉價的鐵料和鐵礦資源。
往東渡海,則可以去朝鮮和日本,這裡有楊振可以獲取的糧食以及其他硝磺之物。
最重要的是,那裡現在幾乎什麼都沒有。
尤其從金州往南,方圓數百裡之內,除了一些守衛城池堡壘的駐軍之外,完全是荒無人煙。
與此相應的是,這裡卻有著大批量的荒山野嶺、荒地荒田以及荒島荒灘。
這些無主的荒山野嶺,無主的荒地荒田,以及沒有人煙的荒島荒灘,足以承接大量的人口前來開荒屯墾。
而且,隻要楊振手下的軍隊在複州城站穩了腳跟,或者說隻要他們能守住了金州城,那麼金州城這個咽喉之地以南的方圓數百裡,就是安全的了。
那裡三麵環海,不用擔心滿韃子的馬步軍動不動就趕過來侵襲破壞。
單就這一點來說,比起遼西鬆山附近就要好多了。
遼西走廊非常狹窄,已經布滿了城池堡壘,城池堡壘外麵的軍屯民屯,也基本飽和。
就算現在其中有許多已經處在荒廢狀態了,可是那些土地卻都已經落到了祖大壽及其麾下將士的手中。
那些土地都是有主的,楊振就是再強勢,也不可能募了民以後,到那些土地上去屯墾。
至於邊外的廣袤地區,楊振在崇禎十二年夏天的時候,已經帶著人親自去過一趟了。
他去看了三座塔地區,那裡也不錯,地跨大淩河上遊兩岸,屬於肥沃的河穀地區,土地平坦,也有水源,也適合屯墾。
但是,那裡距離喀喇沁、敖漢、奈曼、庫倫等幾個蒙古部落太近了點,而那些蒙古部落又都已經歸附了滿清,並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