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五章 勉之(2 / 2)

大明新命記 哼哈大王 6725 字 3個月前

當然了,最好的北伐時機,其實是等清虜偽帝黃台吉暴斃的時候,也就是崇禎十六年的秋天。

但是楊振也很清楚,崇禎皇帝以及京師朝堂上的大臣們是不會讓他等到那個時候的。

因為到了崇禎十五年,關內形勢再次惡化之後,哪怕是瞎子也能看明白兩線作戰的嚴重危害了。

到那時,楊振要麼立刻開始北伐,對清虜發起滅國之戰,要麼就必須分兵渡海南下,到中原剿匪戰場上助剿流寇。

卻說當日下午申時前後,楊振這個金海伯親自率隊打頭,領著朝廷的欽差以及領了旨意後陪同欽差一同前來金海鎮的方一藻等人,終於抵達了旅順南城。

沒有跟著楊振前去迎接的金海鎮常駐旅順口的將領們,全都來到了城門外迎接,一時間旅順南城外人頭攢動,旗幟招展,鑼鼓喧天,熱鬨非凡。

張若麒、褚憲章看見這個場麵,自然也是非常滿意。

他們又見在迎候的人群前麵,接旨的香案已經擺好了,於是兩人一商量,決定就在這裡傳達朝廷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去歲以來,天下事多,及至今春,洛襄罹難,以致中州賊情複熾,朝野上下惶惶難安。

“當此之際,幸有漢卿坐鎮金海,一腔精忠,實心任事,不畏艱險,屢獲奇捷,使朝廷無東顧之憂,此皆漢卿之功也。

“朕聞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卿於人心畏懼之日立此奇功,大張撻伐之氣,朕心實慰。今特遣欽使,賜卿尚方劍,蔭子錦衣衛世千戶,並由卿總領金海、登萊二鎮防務。

“金海、登萊二鎮轄內防務,可暫由卿自行裁決主張,二鎮所隸將佐升遷,此次亦由卿自行論功選任,爾後報部與聞。”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由張若麒宣讀的聖旨,前麵一段重點說了楊振以及金海鎮不久前的功勞,後麵一段則重點說了對楊振的封賞。

至於前段,聖旨上雖然沒有細說,但是在迎接張若麒、褚憲章以及方一藻的路上,他已經從方一藻那裡了解清楚了。

不僅知道了楊嗣昌的確鑿死訊,而且也知道了三邊總督丁啟睿受命接任楊嗣昌之職的旨意。

與此同時,他也從方一藻的嘴裡,知道了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陳洪範意外死在了流寇手中的消息。

因為方一藻這次之所以會跟著褚憲章以及張若麒他們一同渡海前來旅順口,就是因為方一藻已經被任命為了新的登萊巡撫。

從山海關到登萊,路程雖然並不太遠,但是道路並不太平,什麼瘟疫了,土匪了,盜賊了,到處肆虐,走陸路反倒沒有海路安全。

楊振得知方一藻被用為登萊巡撫,當然也很高興,不過當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心中就在琢磨,登萊總兵的人選會是何人。

褚憲章口風很緊,並沒有提前告訴他。

而張若麒雖然已經知道登萊巡撫將由楊振兼任,但是有褚憲章在側跟隨,他也不敢在聖旨公布之前,公然透露聖旨的內容。

同樣道理,方一藻也已經從張若麒那裡隱約知道很可能是由楊振兼任,但是在褚憲章的跟前,麵對楊振的詢問,他也隻能笑而不語,顧左右而言他。

當時,楊振就心有所動,隻不過他還不敢相信這個事情會是真的,因為他從來也沒有向方一藻方光琛父子或者其他人表達過自己有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他從來也沒有生出過這樣的想法。

因為在他的印象裡,文官總督數省軍務或者總督兩個以上邊鎮的軍務,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武將總領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邊鎮的軍務,卻是極少見的。

雖然現在的登萊鎮,基本上已經沒啥實力了,要兵沒有兵,要船沒有船,要糧沒有糧,要餉沒有餉,民生凋敝,百業蕭條。

而且有了金海鎮屹立海對麵,擋在它和清虜之間,登萊鎮原有的重要地位,也已經大為下降了。

要不然的話,總督保定、河北、山東三省的楊文嶽,也不可能上奏請調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陳洪範跟他一起南下圍剿流寇。

但是不管怎麼說,登萊鎮終究是一鎮啊,楊振根本不敢奢望一貫多疑的崇禎皇帝,會將登萊鎮的防務交給他兼領。

所以聽到張若麒宣讀的聖旨之中有叫他總領金海登萊二鎮防務這樣的話語,楊振腦袋嗡得一下仿佛有東西在裡麵炸開一樣,又意外又興奮,連忙叩首領旨謝恩。

“哈哈哈,本欽差也要先恭喜楊都督了!不過楊都督且慢領旨謝恩,聖上旨意尚未宣讀完畢,請都督稍安勿躁——”

張若麒見楊振忙不迭領旨謝恩,立刻笑著叫住了他,告訴他聖旨還有下文。

緊接著,張若麒就大聲讀了出來。

“卿於鎮江堡被圍數月之久,曆經連番苦戰方得解圍,其中千難萬難,朕雖身在京師,亦能深切體會。若依朕之本心,實欲令卿等休整半載,然後再用兵於關內,然則嗣昌既歿,中州危殆,流寇遍江淮,卿不出兵,賊情恐難了。

“故而特此詔命於卿,若卿不能親往,則當選一大將,抽金海鎮一半之兵馬,渡海南下登萊,歸登萊巡撫方一藻節製,自籌糧餉趕赴中州並受命於總督楊文嶽麾下助剿流寇。卿之難處,朕亦知之,朕之難處,希卿體之。勉之勉之,勿負朕望。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