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2 / 2)

小貨郎 桃花白茶 21175 字 10個月前

她弟弟一個人攢的東西,怎麼比得上黃家送的禮物,而且她昨天還叮囑過,第一次登門,太貴重不好。

蔡姐姐眼神變得躲閃,下意識看向蔡運。

柴娘子皺眉,開口道∶不必了吧,都是心意,沒有孰優孰劣。

蔡運反而冷靜下來,知道自己若是不打開禮盒,那必然丟人,不說禮物如何,膽小懦弱這個名聲肯定會留下。

還不如大大方方打開了,不管是好是壞,全都是他的心意,也是他精心挑選的。

蔡運笑著拱手,把盒子打開道∶讓諸位見笑了,禮物不算貴重,但個個都是我精心挑選。

誰知道蔡運還沒介紹,就聽黃夫人上前一步,仔細看著裡麵的繡品,然後死死盯著蔡運∶這東西哪來的?!

這態度讓蔡運嚇一跳,柴尺甚至都想攔住了。蔡運道∶買的啊。

此時那位黃公子也看過來,驚愕到尖叫∶怎麼可能!你怎麼買得起這幅鬆鶴猿,還有翠庭荷花?!

這話蔡運倒是聽懂了,是在念繡品的名字。

黃夫人剛想上手去碰,卻硬生生止住了,盯著蔡運道∶蔡家好財力,這一套刺繡在春安城要價八十兩,而且有價無貨,你這一送,就是兩套。

八十兩?!

彆說其他人了,就連屏風後的柴妹妹,還有蔡運的姐姐都十分錯愕。

兩套就是一百六十兩?蔡運哪來的錢。

蔡運目瞪口呆地看向柴力∶這東西,這麼值錢?

滿場隻有柴娘子還保持淡定,開口道∶拿上前我瞧瞧。她眼睛不好,隻能湊近了才能看清楚。

在場的人都相信柴娘子的能力,等她看過一遍,暗讚道∶這繡樣著實好,繡娘的功底也不錯,八十兩是值得的。

那麼好的,蔡運一個貨郎,怎麼買得起八十兩一套的刺繡?!

蔡運也被看傻了,愣愣道∶可我買的時候,兩套一共八錢銀子。按理說,用八錢銀子買第一次的登門禮已經很體麵了。可是這東西原價一百六十兩啊!他怎麼可能用八錢銀子買到?!

我朋友賣我的,隻收了八錢,還送了盒子。蔡運急急忙忙補充。這讓蔡姐姐都沒攔住。

蔡姐姐原本的意思是,就按一百六十兩說,也是給他漲麵子。怎麼他就傻裡傻氣講出來了。

誰料柴娘子摸著刺繡的紋路笑∶也就是四錢一幅?

蔡家小子,你交了個好友,這東西單單工錢,就不止四錢銀子。

不過以蔡運的品性,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也是正常吧。

最後黃家幾人落荒而逃,甚至是帶著禮物走的。

都見過一百六十兩的刺繡了,他們再把自己家繡品留下來,豈不是貽笑大方。最好笑的是,竟然是他們先提出要看刺繡的。這門親事不能成就算了,他們還落下笑柄!

百六十兩的刺繡!春安城都買不到的刺繡!竟讓這窮小子拿到了!

紀彬都不知道,他給蔡運的刺繡引起這麼大風波。更不知道蔡運還被留下來多待了會。

不過刺繡倒是被柴娘子退回來,隻留下其他不值錢的禮物。說這東西太貴重,還是收回去的好。

其實也不能怨紀彬,他怎麼知道昌伊縣還有識貨的人,不僅是識貨,還準確說了繡品的價格。真是失策。

紀彬走在簡易石子路上,大約三米寬,走太平車是沒問題的,因為這附近的石頭原因,這條路看著竟然白白的,遠遠都能看到這。

紀彬每走一步,都覺得走在銀子上。

這不是誇張好吧,宣老爹心疼道∶你說的,要好好修,如今修出來知道心疼了?

紀彬笑∶確實心疼,不過也值得。

宣老爹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值得,畢竟紀彬這條簡易的路,一共花了六十七兩。

畢竟修個最簡單的路,都不用鋪磚,不用搞什麼三合土,先修平整,壓實,整理好,鋪上石子。這需要的人工可太多了。

而且因為鐵器的限製,多數人隻能用木質工具。

他們這僅有的四把鐵質工具,一個是裡長家的,另外是問衙門借的。

彆問,問就是這麼慘。

古代的鐵器管的比較嚴格,也跟南軍國打過一場大仗有關。不過邊關現在停戰,鐵器的限製會越來越少。

所以宣老爹他們隻是用的木質工具,中途壞了不知道多少,都是紀彬花的錢。可以說不是宣老爹把關,這條一千米的路所需的費用隻會更多。這活太辛苦了。

現代有各種工具,建橋修路依舊是個苦差事,更不要說生產力低下的古代。

現在石子路終於修好了,最簡單來說,以後從紀彬家到這兩個作坊,就算下雨天腳上都不會沾泥,這就是好事。

而且以後這條路的作用會更多。

自從五月份引娘生日開始建造的兩個作坊,一條路,如今終乾全都完工。

紀彬又請了邑伊縣的排辦人來做酒席,這次請了紀灤村全村人,畢竟村裡不少人都來幫過忙,不管他們出於什麼心思,但錦上添花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有人看到,紀彬繼母家竟然也過來了,暗暗看著這一切。

他家如今過得不算好,但當初他家的做法,大家都看在眼裡,如今又畏懼紀彬的威勢,肯定不會多說話。

就像當初他們不會幫紀彬說話一樣,如今也不會幫紀彬父親,紀彬繼母們講什麼。

但是紀彬完全裝作不知道,就當普通村民相處。

他跟引娘特意換了新衣,樣式簡單,可袖口衣擺的刺繡卻極好看。這一看就知道是刺繡坊的人吧?

被請來吃宴席的,自然還有宣家人,這次連宣家三女婿萬秀才都來了,隻是臉色不好看。聽說他這次科舉再次失利,已經在家悶了好幾個月,這才還是引娘三姐拉著他出來散心。

紀彬也是客客氣氣招待。

但最重要的,還是李裁縫,周娘子,徐娘子。這才是刺繡坊的主力。

現在不少女子都圍著李裁縫,看樣子殷勤得很,都是衝著她的手藝。

李裁縫的兒子膽子小,差點被嚇著,還是引娘用飴糖哄了這才乖乖跟在李裁縫身後。

也有些機靈的,不去麻煩李裁縫,而是去找周娘子跟徐娘子。這兩位的手藝就足夠她們學的了。拜不到李裁縫,也能拜她們啊。

她們三個人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可能自出生以來,第一次有這麼多人追捧吧。

就柴尺的娘子也過來湊熱鬨,她跟著婆婆學過刺繡,也想來看看,說不定能看出些新花樣。當然,也有做刺繡的心思。

以前她都不知道,柴尺好友家的刺繡活竟然能爭這麼多。一副刺繡四錢銀子,她都心動了。

柴尺則跟紀彬,柴力說起那日蔡運出糧的事。

柴力都忍不住吐槽∶他不會說,那就是他花錢買的嗎?

是啊,畢竟情敵當前,不少人都會選擇充麵子吧,大不了私下再坦白?

柴尺嘖嘖幾聲∶估計是被嚇傻了。你們沒見他到我家的樣子,真的汗如雨下。話是這麼說,但柴家也明白,若不是真的在乎,蔡運也用不著這樣。

而且柴尺在紀彬家知道蔡運的事之後,已經跟柴家爹娘說過了,再一問女兒,自然明白這兩個年輕人互相喜歡,但從未說出來,甚至還懵懵懂懂的。

若不是因為說親這事,估計還不明白自己的感情。兩人就是傻裡傻氣的,讓人不好再發火。

柴妹妹見爹娘哥哥都知道了,反而堅定起來,說自己相信蔡運,若是能嫁,隻想嫁他。

這話吧,柴尺聽了恨不得打蔡運一頓!鑒於已經關小黑屋數落過了,也就沒說彆的。

但因為柴家在蔡運登門之前就知道這事。

所以蔡運跟黃家一起到柴家的時候,柴家娘子是仔細觀察他的,見他雖然緊張,但處處維護自己女兒。

而黃夫人,黃公子再怎麼咄咄逼人,他也不會口出惡言,滿心隻有一件事,那就是給柴家人留下好印象。

至於蔡運的姐姐,那是個軟乎人,硬話都不會說,怪不得會被夫家欺負。

但就算是這樣,柴娘子也沒想把事情定下來。按她來看,什麼黃公子,蔡運,都配不上她閨女。

那幅刺繡出來,倒是讓柴娘子改變些想法,不是說東西有多貴重,而是這份心意。蔡運不知道兩幅刺繡的價格,隻覺得好看,覺得適合柴家妹妹。知道價格後,也沒有強行辯解,而是說了實情。這就很難得了。

最難得的是,蔡運竟然有這樣的朋友。

可以輕易拿出一百六十兩的刺繡,朋友卻隻收他八錢銀子,還送了兩個漂亮盒子。

這要不是真朋友,那什麼是真朋友。

當然了,蔡運當天就把刺繡送回來,說什麼都不要,然後沒有多停留,又回了邑伊縣緊張等消息。

聽說現在殿勤得很。

柴尺不耐煩嘖了聲∶煩死了,天天去我家挑水劈柴,是我不會,還是我爹不會?

但紀彬看柴尺的表情,感覺這門親戚大約是成了的。

因為蔡運的條件也沒那麼差,他能自己掙了家業,又對柴家妹妹有心,最重要的是,柴家妹妹也是喜歡的。

而目他家沒有父母兄弟,唯——個姐姐還是個溫柔的人。

這樣的人家,隻會對娘子更好,更不會像蔡姐姐夫家那樣,阻止她跟娘家聯係。

在柴家的角度來看,隻要這人品不錯,對女兒不錯,那就還行。當然了,現在的蔡運還差一份事業。他也不是儘善儘美。所以蔡運還需要努力啊。

他們正在討論,就看到討論的中心蔡運竟然來了,身邊還跟著柴家妹妹柴巧晴。

柴家妹妹一看到柴力,立刻道∶哥!娘同意了!說讓我來湊湊熱鬨,回去讓你送我。

蔡運則在旁邊傻笑,看得讓人好氣又好笑。

柴家妹妹立刻去找嫂子說話,一群女孩子們都在討論刺繡,討論怎麼提高技藝。這正是柴巧晴的領域啊!

這哪是慶祝作坊跟石子路建成的宴會,分明是刺繡技藝交流大會好嗎。

紀彬都不用去忙,引娘自己都能搞定。

她有見識,有學問,還接觸過大部分繡娘,跟人相處起來遊刃有餘,而且不管哪種絲線,哪種繡法,都能說上一二。

這些也就罷了,提到什麼果子好吃,什麼衣裳配什麼首飾,引娘也都知道。就連剛來的柴巧晴也跟在引娘後麵,覺得她好厲害啊。她們整日在邑伊縣的人,都不如引娘懂得多。

引娘偷偷看紀彬一眼。這都是紀大哥囑咐的呀!

看著刺繡坊裡熱熱鬨鬨,吃著沒事,喝著黃桂稠酒,都在為高興的事慶祝。釀酒坊就給村裡人帶來那麼多實惠。這次的刺繡坊肯定更厲害吧?

紀彬剛想對蔡運說什麼,卻看到遠處又來一行人。

這人紀彬更是認識,竟然是荊高莊的織布坊坊主荊姐,還有引娘的先生荊書蘭,身邊跟著的是引娘的同學。

他們一行人好奇地看過來,想知道傳說中的紀家是什麼樣子。也想看看引娘在做什麼。

紀彬走到引娘身邊提醒了句,兩人一起去迎引娘的老師。

但紀彬心裡又多想了層,自己雖然發出邀請,可沒想到荊高莊的人真的會來。難道說,他這次終於能跟荊高莊合作了?

畢竟荊高莊的線跟綢緞,那是他想要很久的,可是以前捧著錢也買不到。如今坊主荊姐竟然接受邀約來這裡吃酒,那他的想法會不會成真?

心裡這麼想,紀彬嘴角依舊帶笑,看著十分真誠。

但引娘卻明白紀彬的意思,她會偷偷問問的,而且引娘也見過荊高莊的料子,不管質感還是工藝,都比其他地方買來的要好很多。

引娘帶著老師同學,還有荊姐來女席這邊,說是女席,其實就是分了桌而已,左邊是男子,右邊是女子,用屏風稍微隔了些。

南軍國男女大防沒那麼嚴重,這樣已經足夠了。

兩邊菜色一樣,果瓜點心從未空盤,不管什麼時候來,都能吃上熱騰騰的果子。

荊夫子笑著道∶宴席辦得不錯。

引娘有些不好意思∶也是請的人過來幫忙,我跟紀大哥都不用插手,隻要招待客人就行。

排辦人做的就是這事,從桌椅碗筷到一應吃食,甚至有專門上菜的。隻要錢到位,這些排場也是到位的。引娘要做的,確實是招待客人就好。

荊夫子卻覺得引娘做得也不錯,不會冷落了誰,也不會過分親熱。小小年紀能把宴席安排的妥當,已經很不錯。

引娘又偷偷道∶這都是師父你講過的,我有認真聽課。

荊夫子笑∶如今也隻能教教你了。畢竟不是哪個女孩子家能常常辦宴席的。也不是哪個女孩子都有這麼多實踐的機會。

荊夫子又看看旁邊的荊坊主,雖說人稱荊姐,但這是她的侄女輩。

以前荊坊主並不想跟紀彬合作,倒不是不認可他這個人,而是不想毀了荊高莊的名聲。

若是用他們的絲線緞子做出來次等刺繡,,那對他們荊高莊來說得不償失。

當初荊姐看過紀彬送去繡望坊的繡樣,模樣漂亮,繡工不行,她當時是誇獎了,可卻不認可。所以在紀彬開口的時候,荊姐直接拒絕,她家的緞子真的不愁賣。

沒想到幾個月之後,竟然讓荊姐大吃一驚。

最近因為那日黃家的事,這才知曉在如意樓賣得極好的繡品,竟然是出自紀彬他們手中。以荊姐所知,連春安城的王家夫人都喜愛的不行,買了好幾套給待嫁的女兒做陪嫁。荊姐去如意樓送貨的時候見過一眼那昂貴的繡品,確實漂亮到讓人驚歎。能賣出八十兩價格,都算紀彬厚道了。

可荊姐也沒想到,紀彬為了朋友,竟然隻要了四錢銀子。若是能有這樣的朋友,那什麼都值得。若是有這樣的合作夥伴,也是不錯的。

所以荊夫子要來參加宴席的時候,荊姐也跟了過來。她會好好考察一下,看紀彬能不能合作。

也許有人會說荊姐拿喬,但在紀彬看來卻不是這樣。

她要保證自己家的絲線綢緞不能做次等的東西,是因為要保證其他客人的尊貴。像東風村那樣極少量絲線就算了。大量拿貨,荊姐就要考慮清楚。

如果有一天,她的客戶發現,有些技藝低劣的繡品衣裳,用的跟她們是同樣的料子,同樣的絲線,隻是模樣花哨些。

那她們會怎麼想?

那這些布料,是不是就會被嫌棄?

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荊姐都不允許這種事的發生。

看她合作的客戶就知道了,如意樓不用說,那是春安城最高端的彩帛店。就連繡望坊,也是春安城有名號的店鋪。

畢竟荊姐負擔的,是整個織布坊,是荊高莊所有靠布料為生的村人。作為女子,能在這麼多男掌櫃,男東家,男坊主中生存,肯定會處處小心。她出錯了不要緊,要是連累作坊裡其他女子,荊姐怎麼忍心。

她家布料又不是不好賣,沒必要冒那種風險。

這也是自家貨物質量好的底氣吧,誰讓大家都搶著買呢。

紀彬完全理解荊姐的想法,所以被拒絕之後並未生氣,也沒有再去打擾。隻要他的刺繡坊走上正軌,有了規模,那他還是有機會合作的。

所以這次刺繡坊開業,紀彬讓引娘送了兩份請帖給荊高莊,一份給荊夫子,一份給坊主荊姐。讓紀彬驚喜的是,這兩位竟然過來赴宴。他真的饞荊高莊的布料絲線很久了,很久很久了!現在終於有合作的曙光。

接下來一切就看引娘的了。

引娘朝紀彬笑笑,走到荊姐身邊∶荊姐,有件事想求求您,我跟紀大哥頭一次開刺繡坊,害怕購置的物件不夠齊全,您能不能幫忙看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