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不知過了多久,兩種異象碰撞在了一起,天地失聲,虛空中出現一道道恐怖的裂痕。
下方一座高達數十丈的山嶽,直接被震塌,轟隆隆仿佛地龍翻身。
恐怖的景象一直持續了半個時辰,山嶽塌了幾座,方才消失。
東皇太一和荀子的身影也消失不見。
下午。
荀子的住處,伏念擔憂的看著正在盤膝運功的荀子。
半晌,荀子收功,見伏念的神色,不在意的一笑:“放心,陰陽術雖然威力巨大,但也休想輕易傷到我,隻是消耗大了些而已,那藏頭露尾的家夥,不比我好到哪裡去。”
伏念聽聞,放心了一些,想了下、鄭重道:“師叔,如今我儒家初入大秦,隻需效忠君王即可,如無必要,不必與人爭鬥。”
荀子一聽,有些不悅,但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師侄的性格,也沒真的生氣,隻是沒好氣道了句:“你這小子,都還管到我頭上來了。”
“師侄不敢。”伏念立刻道。
“好了,我自有分寸。”荀子擺了下手,神色鄭重了下來,“這次那東皇太一前來,顯然、是來以防萬一對付我的。
我出手,也算是展露我儒家實力,不讓人小瞧。
不過,伏念、你可真決定了,我儒家入秦國?”
“師叔、我……”伏念眉頭一皺。
“不必想太多,你既然已經是我儒家掌門,儒家上下自然聽你的。”荀子明白伏念的顧忌,毫不猶豫的在這方麵表示了支持。
伏念向荀子行了一禮,表示感謝,鄭重道:“師叔,大秦一統天下,已勢不可擋。
而且也隻有一統天下後的大秦,方是我儒家想要的環境,是我儒家興盛起來的關鍵所在,是發揮我儒家弟子學識的所在。
大秦不光是現在,還是將來一統,都已是我儒家的國家、君主,為國家、為君主效忠,是我儒家宗旨之一。”
荀子心中歎了口氣,又喜又優。
他知道,自己這個驚才絕豔的師侄,已經真正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與他不同的道路。
這是喜事,但他卻不知,這條道路會如何?
會將儒家帶到什麼方向?
不過無論如何,他都沒有阻止的想法。
儒家,終究是要交給下一代的。
而且伏念的思想、道路,也許,真的更適合一統後的秦國。
“那好,我儒家就正式入秦。”荀子也不猶豫,異常果斷。
伏念點了下頭,年輕的他,充滿了鬥誌,毫無畏懼。
哪怕明知道大秦以法為尊,他也有信心,綻放出儒家的光芒。
甚至未必不能成為大秦治國的第一學說。
荀子見此笑了笑,囑咐道:“我此去隻是第一步,代表我儒家為這場大戰獻一份力。
你要做好隨時入秦為官的準備。
你可不能大意,秦王嬴政、不是簡單的人物。
他比我想象中,還要霸道強勢。
原本我以為,這份王令也許會在一統天下後才到來,沒想這麼快就來了,在大戰前逼迫我儒家作出選擇。
這份霸道、魄力……
不過,這份王令到來,也是好事。
說明他還是將我儒家看在眼裡,有用到我儒家的地方。
如果始終不來,就麻煩了。”
伏念點頭,他也明白這一點,如果始終不來,那就說明嬴政根本不想用儒家,後果可想而知。
沉穩道:“師叔放心。”
“嗯。”荀子輕笑著點頭,伏念一向都讓他放心,凝聲道:“除了你自己做好準備,學子們也是,如果真有不合適的存在,那你就看著改吧。”
伏念一愣,這話的意思,可不簡單。
但想想,也沒什麼,師叔本就不是墨守成規、死板的人。
教出兩位法家師弟,為儒家走出另一條路等等之事,就都能看出來了。
“是。”鄭重應了一聲。
“還有,你兩位師弟那裡,現在也可以告訴你了。”荀子猶豫一下,又道:“子路來自秦國,一定程度而言,可以算是秦王的人,能成為你助力。”
伏念目光微亮,心中把握又多了不少。
秦王送子路來儒家學習,顯然,這是看重儒家的表現,如何能不喜?
“而子房、他現在還是難以放下,你要注意。”
伏念壓下喜意,心中微震,凝重地點下頭。
“好了,不說了,你去準備吧,老夫也要準備一二,好應對那個藏頭露尾的家夥。”荀子擺擺手,好似頗為輕鬆道。
“師叔,師侄告退。”伏念行了一禮。
(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謝謝支持,早點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