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磊想正式參與家庭決策的想法,正式宣告破滅。
吃過早飯,齊國君倆口子上班去了,唐奕、吳寧也沒過來瘋。
齊磊坐在屋裡,陷入了沉思。
這個事兒,還真不能由著老媽獨裁!
在前世,齊磊沒心沒肺,父母自然也不會把家裡的大事小情和他說,他自然也就不知道,父親進塑料廠之前還有副食廠這個選項。
更不知道,唐爸因為拉上吳爸和父親,而放棄了和藥廠置換的機會。
三家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出現巨大的偏差。
其實,在齊磊重生規劃之中,除了唐小奕、吳小賤不要因為那場意外再次受難之外,也有關於老爸、唐爸和吳爸的部分。
他希望老爸在塑料廠攝取經驗,激發潛能。那時自己也大了幾歲,也應該積累了一些財富,就可以幫助老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至於唐爸那邊,隻要他在放手塑料廠之後加以乾預,使之放棄煙花生意就行了。
以唐爸的能力,在任何行業都能有所做為。
那麼,十幾年後的那場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而吳爸稍微麻煩一點。但是對於一個重生者,這些都在可以操作的範圍之內。
他還真沒奢望過,讓三家的問題同時解決的機會會華麗地出現在他的麵前。
藥廠,那是一個掘不儘的寶庫!
————
尚北製藥廠屬於國營企業,始建於六十年代。
因為尚北就地處長白山餘麓野生中草藥資源極其豐富的緣故,所以建廠之初,就注定了它是以中藥為主的中成藥生產企業。
在六七十年代,藥廠曾經盛極一時,僅次於紡織廠,是尚北效益最好的國營單位。
隻不過,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進口藥和西醫的“洋配方”蜂擁而至,使得藥廠逐漸沒落了,最後消亡在浪潮洶湧的年代。
倒不是藥廠的產品落後,實在是大勢所趨。
在那個年代,改革開放的中國全麵打開國門,扯掉遮羞布。引入西方市場經濟思維的同時,也鼓勵國人走出去。
不得不說,我黨的這份魄力,古今罕有,成就了四十年後的大時代。
但,有利也有弊。
這同時也造成那個時代國人的極度不自信,甚至可以說是極度崇洋媚外。
二十年後的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公知人人喊打,國民自信無比高漲的年代。生來就該愛國。
但是,齊磊成長起來的那一代卻是正好相反。
說的過分一點,崇洋媚外在八九十年代那個時期,可能都不算是個貶義詞。
精日、精韓、精米的遍地都是,恨不得非洲都比國內強。
你要站大街上喊一句,“米國有啥好?還得呆在我大中華!”路人的第一反映絕對不是你愛國,而是你沒本事,出不了國才在這酸。
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那個時代,多少國內的大學生、精英人士,寧可去米國刷盤子也要出去。
多少在日韓打黑工,做著最低賤工作的國人,隻要回來,那就是人上人。
那個時候,凡是國外來的就都是好的,無論是人,還是物!
哪怕是賣給你十倍、百倍的價格,那也是合理的。
那個時候,國家在積蓄力量,還未到勃發之時,不得不讓國外的商品、技術裹挾著意識形態和西方文化衝進國門,大殺四方。
醫藥行業也是如此,西醫大行其道,八十年代中醫藥則是被貶的一文不值,都快成玄學了。
至少在城市,已經沒人看中醫,更就沒人吃中藥了。
雖然有一部分中成藥廠還有一些市場,但像尚北藥廠這種以中藥為主營的小藥廠,再加上國企通病,簡直一點活路都沒有。
在齊磊的印象中,好像他剛記事那會兒,藥廠就已經停產了。從上千人的大廠,變成了一個隻剩看門兒大爺的國有負資產。
在尚北,連小孩兒都知道,藥廠已經死透了。再年輕點的,都不知道尚北還有製藥廠。
時至今日,以唐成剛的商業眼光來看,也就那塊地皮還值點錢,不能和日進鬥金的塑料廠相比。
也許隻有齊磊這個開了掛的家夥才知道,在那個如同廢墟的廠子,最值錢的絕不是地皮,最寶貴的東西正塵封在廢墟中的某間辦公室的保險櫃裡。
那是幾張中成藥方專利,真正的王炸。
而且,炸的不可光是一個尚北,一座小藥廠的起死回生,而是未來二十年,馳名中外,擁有上百億資產的的大型製藥集團。
怎容錯過?!
在前一世,大概就是九八、九九年的樣子,齊磊記不太清了,一位很有眼光的外地商人全股接手了藥廠這個爛攤子,進行了股份製改革。
起初,所有人都是同樣的態度,“藥廠已經死了,不可能再有活路,誰接手誰就是冤大頭。”
這位商人,顯然也就是那個冤大頭。
可是,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是,經過一係列的改製,再包裝,幾乎是枯木再造一般的重建。
隻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一個隻剩破舊廠房、停產多年的國營藥廠,就重新出現在世人麵前,而且一飛衝天,無人可擋。
藥廠不但活了,其中的一個龍頭產品,更是成為全國治療肝膽類藥物的首選中成藥。
銷量連續居於全國肝膽類藥品榜首,更被國家統計局信息中心確認為“年度全國暢銷知名商品”。
又過了一年,藥廠的三種中成藥,又被中國質量認證標準協會評為“國家權威機構認證質量信得過好產品”。
藥廠從活了,變成火了。
沒過多久,渾然不知的尚北人又發現:藥廠不但火了,而且還成了尚北市第一個邁過億元大關的納稅大戶。
它就這麼成了尚北最大的企業,成了尚北的一張新名片,成了尚北人的驕傲。
從一破廠房到起死回生,從起死回生到享譽全國。
華麗轉身,堪稱奇跡。
在齊磊回到過去之前的那個時空,藥廠更是今非夕比。
形成了擁有百億資產,從藥材種植、藥品生產、包裝、營銷渠道全麵發展,生產基地、種植基地遍布全國的大型製藥集團,可謂風光無限。
這在尚北屬於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人人都可以道出一二。
但齊磊萬萬沒想到,這事兒還曾經砸到過唐爸的頭上。
這讓齊磊不由想起前世,小哥仨考上大學的家宴上,大人們閒聊,提起藥廠時,三個爸明顯有些唏噓之態。
當時,齊磊還以為是因為塑料廠的生意不好,才發出那樣的感歎。
那天,大人們喝了好多酒,醉的不醒人事。
猜想,也許和這次錯過有關係吧?
但是問題來了,怎麼才能不錯過呢?
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讓大人們相信一個孩子來自未來的判斷,無異於讓算命先生來卜算生意的吉凶。
尤其是唐成剛這樣的成功商人,吳連山這種穩得不能再穩的長輩,還有老媽郭麗華這種獨裁家長,根本連發言的機會都不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