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連接現在與未來的通路(一)(1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蒼山月 30685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節!

未來,對於二十年前的人們來說,近乎是一個魔幻的時代。

2000年的人,無法想象隻要一個巴掌大的手機就可以操縱世界,獲取一切信息,甚至掌管人們的衣食住行。

更無法理解,從1989年,互聯網誕生開始便被定義的互聯網時代,為什麼能在十年之後,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

所以,儘管齊磊說的有理有據,可是一群平均年齡在四五十歲,在各自學術領域有著赫赫威名的老學究們,也難以被眼前這個十七歲少年所打動。

看看,這就是傳遞信息的難度和低效。

廖凡義做為一個三十出頭兒的年輕人,自認是與時俱進的,可依舊存在著不小的疑問。

“齊磊,不得不承認,你的分析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前瞻性。但是,這其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

隻見齊磊一笑,他知道廖凡義所說的問題在哪兒。

“您是說,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以及家用網絡的局限性?”

廖凡義點了點頭,“對!”

這確實就是廖凡義所說的問題。

“就算你說的情況可能會發生,雙向信息傳遞和發散性的媒體模式在未來可能成為現實。但是,時間呢?這是多久的未來,你想過嗎?”

苦笑道:“來之前,我們也是做了一些功課的。即便現在互聯網在國內蓬勃發展,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我們依舊處於初級階段。且不難預測,要長期處於初級階段!”

“我們現在隻有2000多萬的互聯網用戶,而且,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網吧用戶,家用電腦的普及還遙遙無期。”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國家沒有那麼富,百姓也沒有那麼富,動輒上萬的電腦還是奢侈品。”

“在這種條件下,談普及之後的網絡信息問題,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了?”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能有前瞻性,做一些預防性研究是有必要的。但是,這個前瞻性也是有範圍的。”

“哪怕我們預究二十年之後的新媒體狀態,也有意義。”

“可要是三十年、五十年呢?”

“我覺得,你提到的這種人人普及,人人都是信息源、都是媒體的社會形態太遙遠了,我們現在就動手,沒有價值。”

說的齊磊苦笑一聲。

還二十年?五十年?你們也太小瞧中國,太小瞧這個世界了!!

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齊磊總不能告訴廖凡義,隻需要三四年的時間,電子原件就會迎來斷崖式的成本壓縮,家用電腦的價格會越走越低。

他更不能說,七年之後,蘋果和安卓就要正式邁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十五年之後,千元的智能手機,如果按當下的購買力來計算,撐死就是當下的100到150塊,就是2000年一台隨身聽的價格。

可惜,這些都是無法傳遞的信息,說了也沒人信。

即便齊磊把三石公司的大數據拿出來,也沒有任何說服力。

因為,任何網絡公司的數據都不能預見未來的爆炸式發展,更彆說是他們這些相對互聯網行業完全沒了解的“外行”。

就是丁雷、王振東這些業內人士,也無法接受齊磊腦子裡那個互聯網更新迭代的速度。

是的,也彆說是他們,就算是後世的那些國家政府也完全沒料到信息時代,這樣的時代。

以至於,一些網絡傳媒相關的學科建立和研究都比較晚,大家都沒反應過來。

但是,西方國家在這方麵是有天然優勢的。

一來,人家的互聯網發展就比國內早,這方麵積累的經驗就不能比。

二來,西方國家民主思維下的傳媒學應用,有一部分就是和互聯網媒體思維是互通的。他們後來用在祖國身上的手段,就是人家玩了上百年,兩黨選舉的陰暗麵。

抹黑、顛倒是非、心理戰、輿論戰,挖黑料使絆子、弱化關注度、文化封鎖,等等等等。

即便已經見過一次又一次,你甚至依舊無法理解。

說心裡話,耍流氓扣押人質,你沒法理解;拿莫須有的xj棉說事兒,你也沒法理解;瞪著眼珠子說新冠是你傳出來的,你不理解。

一麵求著你救命,還得一麵坑著你,更理解不了。

放在普通人眼中,這就是不要臉,一個國家怎麼也能這麼不要臉?

可是,學術無小事,這都是有背後邏輯和利益驅動的,是需要研究的。

後世一度盛行“行走的50萬”這個梗,那麼問題來了,行走的50萬為什麼會出現?

這其中確實有50萬,可也有相當一部分都和50萬沒關係,真的就是腦殘的“自來水”。

什麼原因造成的?

就是文化滲透,從媒體層麵輸了。

輸了很久很久,反應過來之後,也依舊被動。

包括後世影視劇裡,為什麼那麼多不合邏輯的片段?

神劇就不說了,有的都市劇裡,一個月工資3000塊就能住豪宅,一身名牌出入高檔場合。

真的就是編劇導演腦殘嗎?

不是!經濟學和傳媒學的角度來說,這是有內在邏輯的,是賺大錢的買賣。

在普通人看不到的角度,我們很吃虧,而且是吃了大虧。

國外在這個領域儘管起步也比較晚,可是因為種種原因,發展卻一點不慢。

而國內就不行了,本來就反應慢了,又是從零開始,都不說文化、政治層麵吃了多少虧,光是一個輿論引導和鬥爭上,就受了多少罪?

然而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依舊是無法直接表達的,沒人會信,更沒人理解。

因為在這些搞新聞、搞國際關係、搞社會學的權威眼中,齊磊也是“外行”。

話有道理,但不切合實際。

還互聯網普及呢?我國正處於,且長期處於發展中國的位置,我國與發達國家依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這句話在這個年代,不是鬨著玩的,是根深蒂固的。

你彆說未來的二十年是中國登上大國、強國舞台的崛起過程了,就算齊磊告訴他們,兩年之後咱們申奧成功了。

這幾個老頭兒都得覺得,你小子是不是太自信了?咱還沒那麼厲害。

此時,齊磊低頭沉默,他在想,在想哪怕有一點點的希望來說服廖凡義,這不是三十五十年之後的事。

但是,最後齊磊放棄了,完全沒有可能。

那就

那就換一種方式吧!!

抬起頭,深吸了一口氣,“廖教授,龐教授,張教授,我無法證明信息爆炸來的有多快。”

此言一出,廖凡義等人皆是相視一眼,突然有點輕鬆呢!?

是的,輕鬆!

這門學科,他們就沒底,對研究價值沒底,對研究什麼更沒底。

即便上麵大力支持,可是上麵越支持,他們的壓力就越大。

而現在,齊磊說出自醒的話,他無法證明,等於是卸下了大夥兒肩上的擔子。

你沒法證明,那以他們的專業角度來看,現在研究就是浪費時間,那就可以不研究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不挺好?

當然要鬆口氣。

“但是!!”

卻是沒想到,齊磊話鋒一轉,差點沒閃著大夥兒的老腰。

把攥在手裡的那個文件袋推向眾人,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下,齊磊無比凝重。

“但是,我可證明,這件事兒什麼時候乾都嫌晚!”

“”

“”

“”

廖凡義滿腦門子問號兒,一把抓過文件袋,打開。

然後

然後就傻眼了。

文件袋裡是一個厚厚的文案。

“這”

把文案遞給龐清方,龐清方也懵,看了一小段,“這這是什麼啊?小孩過家家啊?”

張路臣此時也湊到龐清方那邊,低頭一看,調兒也變了。

“這是個模型?”

齊磊點頭道,“對!是模型,但卻不是過家家。”

“這是個5000多人參與,花費數百萬,且曆時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大型社會模擬實驗!”

“”

“”

眾人更懵了,社會模擬?你這是要瘋!

國外有這種類似的實驗嗎?有先例嗎?考慮過人道主義後果嗎?

一個不好,這是要出大事兒的啊!

瞎搞!

“我不同意!”張路臣從龐清方手裡把文案搶了過去,直接甩在了桌子上,“這太草率了!”

他隻是粗略地看了一下,但已經有了結論。

不是因為實驗內容有多惡劣,而是隻要涉及到人的問題就必須謹慎。

5000多人的社會模擬?你要模擬啥?不是你一個十七歲小孩拿出幾張紙來就可以的。

“我也覺得要慎重。”

龐清方倒沒像張路臣那麼激動,把文案又拿回來,仔細地看了一下。

這上麵寫的是,用尚北二中高一、高二,一共77個班,5100多人,進行一場為期半個月的社會模擬實驗。

模擬的內容,暫時還看不出什麼端倪,可是確實有點龐大,國內外沒有先例。

而張路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社會模擬,用人來實驗。

無論你是改變任何小生態圈內的任何一個基礎條件,隻要和真實世界存在差異,那就必然要對身在其中的人產生影響。

而有些影響是可以恢複的,有些是無法逆轉的。

讓一個少年設立一個5000人的實驗,確實草率。

然而,讓張路臣沒想到的是,齊磊居然沒有反抗,點頭承認,“確實草率了。”

“可是,沒關係,幾位可以先拿回去仔細研究一下。然後。再決定做還是不做。”

“也可以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一些修改意見,我隻是提供創意。”

“”

“”

“”

齊磊這麼溫和的反應倒是讓大夥兒有點措手不及,他剛剛那麼激烈,突然又配合起來,著實有點反常。

張路臣突然有點好奇,“齊磊,如果我們看過之後,也討論過了,最後還是不同意呢?”

隻見齊磊露出一個燦爛無邪的笑容,“我會說服你們的。”

語氣之中,有誠懇,也有堅定。

這個回答讓張路臣大為震撼,又開始搞不清,這小子到底是個什麼心理呢?

其實,齊磊的心理很簡單。

第一,這個實驗必須做!

這是他能想到傳遞信息最好的手段,可以把未來直觀的演示給眾人看。

第二,做是該做,但他不是神,他也不了解這種大型的社會實驗有什麼危害和禁忌。

所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擅長的領域就彆逞能。

他隻提出一個框架、一個設想,剩下的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讓他們去完善就好了。

此時,該說的都說完了,齊磊也沒必要再留下來,也要留點空間給幾個老學究。

隻是臨走前,提醒眾人,“說起來,各位都比我要專業,但是,請相信我的邏輯能力,一個實驗,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說完,齊磊轉身欲走。

可是,走到門前頓了頓,又折了回來。

迎上眾人疑惑的目光,齊磊說了一句,“為了讓各位對我多一點信心,我可以多說一句。”

“什麼?”龐清方疑惑。

齊磊,“上麵之所以信任我,是因為我幫著解決的那件事,和南聯盟有關。”

說完,齊磊再不回頭,大步而走。

“!!!”

“!!!”

“!!!”

屋裡這幾個人腦袋嗡的一聲,瞪著眼珠子,視線無法從會議會的門口移開。

尤其是龐清方,彆忘了,他是研究國際關係的。

南聯盟那件事?和他有關?

真的假的啊?

————————

這一夜,幾個人幾乎是徹夜未眠,坐在一塊兒,把齊磊的那個社會實驗文案,從頭到尾研究了個通透。

廖凡義一條08的中南海沒夠抽,你就想像一下屋裡得什麼樣兒吧!

而最後得出的結論更回的讓人頭疼,那就是更加的雲裡霧裡了。

是的,齊磊畢竟不是專業的,所以他這個文案上隻是概括了實驗的過程,沒有實驗預期,更沒有假象結果。

僅僅是一個過程,一個讓人犯迷糊的過程。

但是,依照文案上的字麵描述來看,這個實驗目前又確實看不出什麼人文危害。

屬於做了就做了,成不成都不會有什麼社會後果的那種。

那麼問題來了,做還是不做呢?

已經是後半夜三點多了,廖凡義依舊端著文案,“咱們可以從專業的角度預估一下,他到底要什麼實驗結果?”

張路臣則道:“現在真看不出什麼特彆的啊!”指著其中兩個環節,“按說,這兩個小項目是有一點厲害的。”

“就比如,這個侵占公有財產的模擬。還有這個,他居然要把篡改曆史?把嶽飛和戚繼光打成負麵形象。”

“可是,他的限定條件也太苛刻了吧?”

“幾乎不可能成功!”

“那怎麼辦?”龐清華失去了耐性,“到底做還是不做?”

廖凡義思量再三,“要不做吧!”

廖凡義是與齊磊接觸最多的,雖然他對這件事本身的立場和大夥兒是一樣的,但是,他始終覺得,齊磊有點東西。

“做?”

張路臣卻是瞪眼,“你可想好了,從這幾張紙上來看,基礎經費就得200萬!”

“還不算配套的工作人員和其它成本。再說,這種大型實驗,國際都沒有先例啊!”

“真的要做?”

眾人沉默了半晌,突然北廣新聞學的一個教授問向龐清方。

“龐主任,齊磊說南聯盟那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他有參與?他參與什麼了?”

這話讓龐清方陷入了沉思。

良久,突然一拍大腿,“做了!”

抬頭看眾人,“那件事,我確實知道一些,但是不能說,機密!”

“我倒要看看,這小子到底能給咱們一個什麼結果!”

做為搞國際關係研究的,龐清方確實知道很多。

去年在那件事發生之前,上麵就組織了國內的專家學者進行過討論。

預設的場景,幾乎和後麵發生的一模一樣,並且提前製定了後麵施行的一係列應對措施。

當時組裡的幾個老家夥,包括龐清方還好奇,怎麼突然就冒出炸使館這麼一個荒謬的想法來了。

而上麵的回複是:來自一位戰略高手的預演。

當時龐清方就很好奇,一位?不是哪個相關的調研組,更不是哪個部門的集體智慧,是一位!?

那這一位簡直就是神了!

“做了!就當是開個先河了!”

國內還沒有過這麼大型的社會模型實驗,就當是填補空白、積累經驗也不虧。

一大早,幾個人就又來到了二中。

此時,齊磊還在班裡瘋狂做題呢!

當得知同意做這個實驗,也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廖凡義,“我們商量過了,這個主意是你出來的,那就咱們一起試一試?”

齊磊,登時笑了,“光咱們可不夠。”

“哦?”廖凡義不解,“你還需要什麼?我去上麵申請。”

齊磊沉吟了一下,“我需要一個即時的統計團隊,今天可是實時處理5000乘以3乘以5的反饋信息量。”

廖凡義心算了一下,驚了,“一天就是七萬五?”

沒想到齊磊搖頭,“不一定夠,按十萬算吧!”

龐清方瞪著眼,“那得多少人!?”

齊磊,“兩百人的統計團隊差不多了。”

“”

“”

“”

然而,齊磊還沒說完呢,“我還要一個經濟學家,絕對權威那種。”

“”

“”

“一個法學團隊!也必須是權威,隨時提供法律谘詢的。”

“”

“”

“”

“一個熟知中外曆史的史學家團隊。”

“”

“”

大夥兒有點麻木,你還要啥?用不用把高官、部長啥的給你叫過差遣?

廖凡義實話實說,“有點難度。”

他們隻是一個新學科的奠基,沒有那麼權利,也沒那麼大的麵子。

“這些我們隻能試著和上麵商量,能不能要得來,說不準。”

結果,“算了!”齊磊來了句,“這事兒你們彆管了,我想辦法。”

“?????”

你想什麼辦法?

殊不知,齊磊轉頭就去找電話了。

第一個打給林晚簫,“林叔,來啊?”

林晚簫想罵娘,“滾!”

齊磊,“說正經的呢!你來唄?帶著你的團隊過來。”

我我還帶著團隊過去?

林晚簫怎麼那麼想掐死他呢?

強忍怒氣,“好啊!那去之前,咱們能把律師費先結一下嗎?”

齊磊,“我當多大點事兒呢!你來了,我就給你結!”

“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這回可是好事兒哈!露臉的機會,你看著辦。”

說完,齊磊就把電話掛了,弄的林晚簫又有點上頭。

什麼事啊?你特麼倒是說清楚啊!?

琢磨了辦天,我應不應該再信他一次呢?

而齊磊掛了和林晚簫的通話,便打給了老秦,“老北啊,他們同意了,你帶人過來吧!”

對麵的老秦一皺眉頭,“真同意了?”

“真的!”

“那好吧,明天到!”

這事兒,齊磊之前就和老秦溝通過的,隻是老秦不確定。

第一,有沒有做的必要。

第二,有沒有社會危害。

不能齊磊說什麼就是什麼,他確實有本事,可同時也是熊孩子。

所以,老秦在等,等廖凡義、龐清方這些專業人士最後拍板。

這也是齊磊昨晚為什麼低聲下氣的原因,這幾個“老家夥”不點頭,老秦是真不聽他的啊!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實驗代表著什麼。更不會想到,這個被世後命名為“洞察模型”的實驗,到底有著多麼深遠的意義。

而齊磊也借著這次實驗,第一高效率的向2000年傳遞著信息。

“對了!”掛電話之前,齊磊又對老秦道,“法律團隊你不用帶了,我自己找了一個。”

老秦一聽,登時無語,笑罵道:“小子,你真是賊不走空哈!哪回都得給自己撈點好處!”

“這次實驗要是成了,你就是一個國家級研究單位的奠基人,還不滿足?還給你那一小撮人撈資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