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翟老爺子忘了自己已經喝過一回孫媳婦茶了。這會,京城,家裡就有一位孫媳婦!
另一邊,即是婆家人,又當娘家人的王奶奶帶著一老三小已經到了杜家二嬸家。
一事不煩二主,趙清跟著張澤遠到清河灣時,被安排到杜家二叔家。丁香一家三口過來後,也被安排了過來。
畢竟,兩位新郎官是一家的,都是進同一個家門,兩位新娘子也彆分開住了,省的過來幫忙的鄉親們還要兩頭跑。
今天早上,杜家二叔家也是人山人海。不過,相比杜家門口的熱鬨,這裡明顯是陰盛陽衰,炕頭上坐著的,屋子裡站著的都是大姑娘和小媳婦們。
芽兒擠過去的時候,幾位負責幫新娘子梳妝的嬸子大娘們,看著梳妝桌上那一堆芽兒挑的,杜媽提供的發卡和頭花什麼的,正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鄉下人穿著打扮向來樸素,村裡的老太太們一般是盤著發髻,嬸子大娘們一般是齊耳剪發,大姑娘小姑娘們,要不是麻花辮,好不就是馬尾辮。眼前,這一堆亮晶晶、花裡胡哨的小東西,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往頭上拾掇!
就連丁母,看著那一堆,都不知道該怎麼打扮閨女。
趙清和丁香這兩個城裡來的新媳婦,倒是知道。隻不過,這倆人都是麵皮薄的,哪好意思說自己打扮自己啊!
朱雅靜也會一些,可是,屋子裡的嬸子大娘們都把她成丁香的娘家人,不好那麼隨意。
芽兒一擠進來,幾個熟識的嬸子大娘們把芽兒往前麵一推,“芽兒,你二嬸子說,這些東西都是你買回來的,嬸子們也不會拾掇,你給你乾媽和你小嬸子打扮打扮!”
“我?”芽兒倒不是推辭,隻不過在鄉下給新娘子梳妝打扮的通常都是長輩。
“行了,就是你了!我看啊,這十裡八鄉的,就沒有比你小丫頭更俊更會打扮的小姑娘!”曹嬸子把手裡的梳子遞給芽兒,“你乾媽和你小嬸子都是城裡人,不講究那麼多!”
芽兒看著手裡的梳子,隻能硬著頭皮上陣了。複雜的那些芽兒還真不會,不過,弄個頭發,換個發型什麼的,也難不倒芽兒。
乾媽成熟一些,可以把頭發盤起來!用簪子固定住,配上一支插花,簡單而不失喜慶。
至於小嬸子,因為臉嫩,盤起來倒顯老氣。亮晶晶的小發卡彆住碎發,清爽明媚。
自己有多大本事,芽兒心知肚明,又沒有工具,隻能弄到這個程度了。
不過,就是這些,那些小媳婦大姑娘們都看的不舍得錯眼。
幾個嬸子大娘們反應的快,“哎呦,還是你們小姑娘會收拾!這麼一打扮,多好看啊!”
芽兒被誇的心虛,看著桌子上那一堆小飾物,留了幾個特彆的,剩下的一人一個分給了屋子裡的這些愛美的大姑娘和小媳婦們。
新娘子們的頭發弄好了,至於化妝就簡單了,擦點臉油,用點口紅,分分鐘搞定!
八十年代還沒那些瓶瓶罐罐、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尤其是鄉下,平時頂多擦個臉油什麼的。至於美白的粉底、粉底液和遮瑕霜之類的,統統沒有。
即使這個年代已經有的口紅,勤儉的老百姓也不舍得買。估計,也隻有趕時髦的小媳婦們會偷偷買上一支,而且平時還不敢用!說不定,也隻敢在睡覺的時候,塗給自家男人看一眼。
新娘子們收拾好了,新郎官們還沒來接人。屋子裡這群嬸子大娘小媳婦們,也都閒著沒事,聊天唄,聊的還都是兩口子之間那些事。
芽兒聽的麵紅耳赤,趕緊拉著一頭霧水的倆胖小子溜出去。說起笑話來,嬸子大娘們的開放程度比那些大老爺們都厲害。
等芽兒跟被踩了尾巴的小貓似的鑽出屋子,那群嬸子大娘們才發現光顧著說笑了,忘了還有個小姑娘在呢。至於那群大姑娘,都是快成家的人了,嬸子大娘們樂意說給她們聽聽。
喜慶的嗩呐聲,鞭炮聲越來越近時,芽兒臉上的熱度也消得差不多了。
至於被她拉出屋子的倆胖小子,聽見嗩呐聲,早跑出去要鞭炮放了。
兩位待嫁新娘,聽見嗩呐聲,立馬端坐。被父母寵著長大的丁香,不自覺地眼眶紅了起來。就是趙清,下意識的不舍得鬆開王奶奶的手。
嗩呐聲和鞭炮聲,在杜家二嬸家門口響個不停。這是鄉下人的習俗,叫催嫁。
門口雖然熱鬨,但卻沒有什麼婚車。胸口帶著大紅花的倆新郎官,也都是走路過來的。
杜爺爺老早就跟親家和張澤遠商量好了,清河灣本來不大,又是在同一個村子,至於婚車和送嫁妝這幾步就省了。
雖說,以前老百姓結婚也都要用毛驢,用牛車迎嫁送嫁的。這幾年,老百姓的日子富裕了,就鳥槍換炮,用上了三輪車和拖拉機。
可是,用杜爺爺的話講,這叫因地製宜。清河灣也就那麼一點大地方,再用三輪車什麼的,估計,連兩分鐘都用不了就把新媳婦接回去了。
與其那樣,還不如走著,在清河灣轉上那麼一大圈,喜慶又熱鬨。
作者有話要說:食言了,還是沒提成親!遁走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