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眯了眯雙眼,聲音不大,卻是威懾感十足,“你,好大的膽子。”
武則天卻是感覺神清氣爽,她自入宮當才人以後馴馬練字,都快成書法大家了,李世民卻一直不待見她,取個名字都是直接拿的歌名,這是當時盛行《武媚娘》的,這要是盛行《武如花》她是不是還得叫武如花?
“你沒有殺兄,是你兄長感覺你能力出眾,羞為太子,領著全家自儘身亡,你也沒有逼父,是你父親感覺你文武雙全,羞為皇帝,自甘退居幕後。”
武則天語調平平,這話卻是怎麼聽怎麼嘲諷,李湛咽了咽口水隻感覺可怕,默默地躲在了角落裡,他原本還準備趁這個老女人不注意,給她來一拳,現在來看還是省省吧,他都不敢相信有人敢和太宗老祖宗橫。
這件事是李世民平生的一道疤,滿朝文武無人敢提,“你毒殺劉氏子弟,虐殺漢高祖妾室,有何資格說我?”
“是,我殺了,你大可以說我心狠手辣,我不否認,你就是天天在我耳根子念叨,你看我臉色會不會變一下?”
“我也未曾否認...”
眼見兩人又要吵起來,胤礽揉了揉眉心,“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也沒什麼好吵的。”
李世民麵色緩和了下來,“我也不與你一個婦人計較,女子就該恪守本分。”
武則天冷哼了一聲,“所謂本分又是誰製定的,你後宮還出了個皇帝,我倒是想問問你有什麼感受。”
李世民臉色一下子難看了下來,“李治無能,才會被她一個婦人趁虛而入,她也是不識好歹,做了皇後卻仍不甘心,她若是甘於本分,以長孫為榜樣,也不至於現在被天下人辱罵。”雖是這樣說,李世民卻也明白,這武媚娘功績斐然,不少男子所不能及。
“高宗並非無能,至於武...後,那是世人偏見!”
胤礽,“......”之前是太白和太宗天天聊天,現在是呂後和太宗天天吵架嗎?
因為武則天的動作,杭州女子不輸男的輿論被炒了起來,一兩天還好,百姓看熱鬨,文人也樂嗬嗬地看這些女子的詩作,隻是當風聲一直如此,一些人便有了意見。
“女子也能中進士?笑話!女子就該安安分分地呆在後院閨閣之中!”
“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工禮儀不學,儘是想這些有的沒的。”
“若是女子去科舉這不是天下大亂嗎?”
......
在柏雪的帶領下,一些女才子聚齊了起來,一首首詩,一篇篇文章,很快傳遍了杭州大街小巷,加上皇上親讚柏雪之作,風波不止,且愈演愈烈,大有向全國擴散的趨勢。
“皇上,這是臣女的好友,蘇盼青,她之文采尤在臣女之上,且有不輸男兒的氣魄。”
蘇盼青看著眼前的帝皇,跪了下來,“臣女蘇盼青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胤礽頭有點疼,“起來吧。”
柏血眼睛閃亮閃亮的,“皇上,您那天不是教臣女運作,再找找其他有抱負又有能力的女子嗎?臣女覺得蘇盼青可。”
蘇盼青一愣,看向柏血有些不可思議地道,“我還以為你是被高煬傷了心崛起了,原來是皇上授意的嗎?這麼做是為了...”
柏血看向胤礽,“皇上,臣女可以說嗎?”
胤礽,“......”
“說吧。”
柏雪一臉嚴肅,身姿挺拔,語氣激昂,“皇上,欲,讓女子,參加科舉!”
蘇盼青眨了眨眼睛,懷疑自己是聽錯了,輕聲問道,“你,說什麼?”
“皇上欲讓女子參加科舉!”
蘇盼青紅了眼睛,轉身看向胤礽,“皇上,這是真的嗎?女子真的可能坐在考場之中嗎?”
胤礽看著對方眼裡的祈求、期盼,看著柏雪激動的神色,沉默了很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現在還不行,但是...會有這一天。”天子一言九鼎,若是她們真能得中,讓她們一試又何妨!
蘇盼青眼淚再也控製不住地流了下來,她和弟弟一同讀書,弟弟的學業會被父親考核,會被母親關心,而她的學業從來沒有人問過,母親甚至對她說,“認得幾個字就夠了,你學學這女工才是正經。”,再後來,她和弟弟的先生不來了,弟弟去了學堂,她卻是再也沒有人教導,她哭,她鬨,父親母親還是疼她的,最終給她請了個女先生,隻是這位先生,隻教她女德,教她姿態,教她三從四德...
科舉未曾禁止女子去考,然而宋代林幼玉僅僅過了童子科就鬨得天下皆知,最終被封了孺人收場,孺人是封賞,卻堵住了林幼玉的科舉之路,更堵住了天下所有女子的科舉之人,似乎所有女子都隻能收斂自己的光芒,又或者如唐朝封絢,用自己的文章助夫君中進士。而現在,有一位君王,他站了出來,他說。女子也能科舉...
胤礽靜靜地看著蘇盼青柏雪哭泣,心裡卻也開始天人交戰,他讓女子科舉,打破了祖例,這到底是對是錯,如果真的實施,百官定然阻擾,文人必定不依,這又該如何執行?又是否值得?
哭後,蘇盼青和柏雪齊齊跪了下來,一起鄭重地行了一個大禮,“臣女替天下女子,叩謝皇上隆恩!皇上大恩大德,臣女等永世不忘!”
胤礽歎了一口氣,“起來吧。”
此次事件被記錄到了史冊,而柏雪等人的詩作更是被一代代流傳,後代曆史學家認為,這一次幾位女英才的抗爭是男女平權的始端,而這一係列呐喊和呼籲更是為後期一係列動作做了思想鋪墊。
-她們謝的應該是你。-
武則天笑了笑,-是你,做這件事承受壓力的都是你,我隻是...拋磚引玉。-
-哼,看來我還要謝謝你,我之所以認可,還不是你放下的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