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倒計時》(2 / 2)

天道代言人 蘇扶蘇 20389 字 11個月前

他再往下看,幾乎屏住了呼吸。

下一秒,他倒吸一口冷氣,寒毛直豎,雞皮疙瘩渾身遍起,駭得坐都坐不住。

那剩餘的最後一行字是——

阿京發現桌上的日曆牌放反了,於是隨手一擺,將它擺正了過來。

*

焦宏文詫異地看著韓沐風。

“什麼意思,你能把韓鐸請來?”他說,“就算你開掛了,我特麼也不信啊!”

“信不信由你,我自請我的便是了。”韓沐風聳肩,“何止韓鐸,就連劇本我也給你找來了。”

“???”焦宏文非常焦慮,“你彆胡鬨啊,這部戲對我們來說可是萬分重要的。”

“你覺得我在胡鬨?”

韓沐風把一遝劇本甩在他麵前,後者看到上麵的名字,瞬間就呆滯了。

“雲鬆露?”他驚愕地跳起來,“這他媽是雲鬆露的劇本?真的假的?你從哪裡搞來的??”

“我曾經幫過她一個小忙,現在可不就是討回來的時候?”韓沐風說得很輕鬆。

焦宏文知道他們這些大師厲害,沒想到厲害到這個份兒上。

雲鬆露是誰?著名喜劇導演,華國首屈一指的電影大師、喜劇之王!

她今年已經六十多歲,早已不執導筒,但卻每年出一部劇本,無一不是精品,無一不口碑爆棚!

焦宏文顫抖著說:“難道,這就是她今年的作品?”

韓沐風不以為意地笑,“沒錯,而且連導演都找好了,你知道是誰嗎?”他吐出一個讓焦宏文瞪掉眼珠子的名字。

韓沐風說:“雲鬆露編劇,王漢奇執導,他們倆不隻強強聯合,還都試圖在今年,有所突破。”

“什麼?!!”

“雲鬆露說,她以前寫的喜劇,雖也表達人間百味,但總好像不那麼深刻。而今年這部,以喜劇形式包裝,實際的內核是個悲劇。”

焦宏文看了眼扉頁上的劇情梗概,不知是不是出於粉絲心態,他隻看了一眼,就覺得媽呀怎麼這麼厲害這麼牛逼。

這還沒完,韓沐風繼續說道:“王導會帶他慣用的團隊,但他的團隊一向是小而精,免不了我們這邊出力。現在劇組沒開始籌備,缺投資方製作方出品方,演員也沒找。所以,雖然導演自帶團隊,但這部戲就是星藤的。用它跟林景對抗,絕對沒有問題。”

焦宏文快激動死了,“啊?演員也沒找?一個都沒找?”

“也不是。”韓沐風想了想,說,“這部戲是雙男主,兩人之間的對抗很精彩。這兩個男主,我已經單方麵決定了。一個我,一個韓鐸。”

焦宏文真給他跪了,“祖宗,你真能請來韓鐸啊?”

“當然,我是那種說大話的人嗎。”

韓沐風揚起一個勢在必得的笑。

“我們有頂尖的劇本,頂尖的導演,頂尖的團隊,頂尖的演員。我還可以給劇組布下風水陣,用法術改動整個劇組的運勢。坐擁這麼多優勢,我真就不信,我們贏不了一個小小的林景。”

他說:“說實話,我可從沒想過踩他上位,然而命該如此,這次,他注定要被我踩下去,光明正大地踩下去。再出不了什麼差錯了。”

焦宏文想了想,總覺得有點打抖,“萬一他的戲也很好……”

“好?能好到什麼程度?我們拍出一部神作,他也能嗎?”

韓沐風看了他一眼,不屑地笑道:“就算他真的拍出一部神作,也不一定能贏我們。”

“除非,他能創造奇跡。”

*

張三顫抖地捧起最後一頁劇本。

除了看最後兩行劇情,還看那些奇怪的圖案。

剛才沒來得及留意,現在,他終於認清楚了,這些圖案究竟是什麼。

數字。阿拉伯數字。

他反反複複地看,上下左右、顛倒著看……最終得出結論時,尤帶不敢置信。

“這是特殊設計過的?……鏡像的?還是怎麼描述來著……”

這些圖案,是經過了精心設計的,可以倒著看或對稱看的數字。正看是一個數,反看也是一個數。

它們之間,能形成精致的捉對關係——

如果上下顛倒,1=1,2=7,3=4,5=5,6=9,8=8

如果鏡像對稱,1=1,2=5,4=9,8=8

沒錯,它們可以通過顛倒或對稱,變成另外的數字。

雖然“2倒著看是7,3倒著看是4”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它真的能行。7的下麵稍微一彎,就是一個倒著的2,3的中間畫個圈圈,就是尾巴長鉤的4。

張三明白之後,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震撼。他把劇本猛地一轉,發現所有的日期——劇本中出現過的、日曆牌上的每一個日期——都有蹊蹺。

例如開頭六幕,在劇本中分彆是5月5日,6月3日,8月3日,8月4日,8月7日,9月1日。

然而,它們實際上卻是——5月5日,4月9日,4月8日,3月8日,2月8日,1月6日。

這個劇本,根本就不是按正確順序敘述的!

它是一個倒敘的故事!

張三深深地吸了口氣。

他強壓下心中那股莫名震撼,首先想到的是——

這可能嗎?

這樣的電影,正敘也能成立,倒序也能成立,真的有可能拍出來嗎?

張三仔細地、用力地、絞儘腦汁地去想。最後他駭然發現——真的能。

有四點原因。

第一,整個劇本的結構是段落式的,敘述順序不影響幻想線,隻影響現實線。而現實線裡,掐頭去尾,便沒有重量級劇情,正敘倒敘都能連貫,無非是表達主角的身體從好到不好,還是從不好到好。

第二,現實線的結尾部分,有個重要劇情,就是主角用“幻想療法”致富,資助抗癌藥項目。然而,倒數第二行劇情揭示,主角把這個願望寫在了心願單上,這根本就是他幻想出來的!

第三,現實線的開頭部分,主角參加臨床實驗卻被趕出來,也算重要劇情之一,然而這個劇情竟然是可逆的!按照倒敘順序看,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第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麵說過的表達方式。它不像普通商業片一樣,把主角的每個動向清清楚楚講明白,而是通過鏡頭的銜接轉換,讓觀眾自己去猜、自己去看。

竟然如此恐怖!

那麼這部倒敘電影的真正故事,究竟是什麼樣的?

張三好不容易把思路捋清,把每一個日期都換算出來,按照正確的順序,重讀了一遍劇本。

如果按劇本順序讀,故事是這樣的:主角是一個命不久矣的醫學研究生,被臨床實驗拒絕後,自以為活不長久,於是天天幻想。他在幻想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願望,心理狀態好轉,病情也跟隨好轉。他突發奇想,發明“幻想療法”,利用心理催眠幫人們抵禦絕症,賺了一大筆錢投資醫療研究,最後服用研究成功的抗癌藥,治愈了自己。

荒謬,但圓滿。

然而,按照正確順序,張三讀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作為醫學研究生的主角,某日查出身患絕症。

他在兩個選擇中搖擺不定——繼續研究,還是利用最後的時間來實現心願?最終,他的選擇是繼續投入研究。

然而,病情在一步步加重,死亡在掠奪著他……

他隻能一邊幻想自己的心願,一邊堅持做研究,並在心願清單中寫下——如果人能依靠想象力治病,該有多好?

隨著時間推移,導師宣布研究經費告罄,研究遇到了瓶頸。主角毅然決定,捐身於臨床實驗,把自己當成實驗對象,讓導師測試藥物效果。

最終,他沒能等到新藥的問世,撒手人寰。

*

張三放下劇本,怔忪半天,久久說不出話來。

林景也沒說話,一言不發地等待著他。

過了半天,他再次拿起劇本。他什麼都不打算說,隻想再讀第三遍,好好把思路理順。

然而,讓他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是,第三遍劇本,他竟然又讀到了不同的故事!!!

很久之後,他才終於放下劇本,不敢置信地問道:“幻想?幻想??”

那劇本實在太簡略,太缺乏細節,以至於到現在他才想到這個問題:“幻想真的隻是幻想嗎?願望隻是願望嗎??”

不是因為彆的,而是第三遍重讀時,從後往前,竟然能把主角的每一個幻想連貫起來!

從十歲到二十歲!

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十年路程!

最開始,張三真的沒注意那幾個幻想故事,即使知道是倒敘,他也覺得,那些不被敘述順序影響。

然而細細一想,這幾個幻想故事出現得何其蹊蹺?!

如果按正確方式,這根本就是一出悲劇!那麼,喜劇的幻想和悲劇的現實,畫風何其不搭?!

這些幻想出來的故事,也絕不僅僅是幻想、是喜劇而已。

張三看向林景,難以置信地說:“那是……”

“不是幻想,是遺憾。”林景說。

“在那些幻想裡,主角並不是憑空穿越成遊戲玩家、中學生、小男孩……他們不是角色扮演遊戲,他們就是他。”

“那是他的人生,他的過去。”

“是他這輩子……未能實現的遺憾。”

張三真的明白了,徹底明白了。

“所以幻想內容也不是喜劇,甚至於,跟現實比起來更加悲劇。因為那隻是想象。”

“隻是一個人在生命的倒計時裡,回憶起短暫的二十年生命,數出那些貫徹一生的遺憾……”

“並且,徒勞無力地,試圖用想象,去彌補它們……”

“……而已。”林景說。

張三早已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然而林景每說一句話,都帶給他更大的震撼。

林景繼續說:“這個真相,觀眾第一次觀影時不會發現,因為他們專注於笑料百出的劇情。但等到結尾,當觀眾發現劇情順序竟然不對,就會在第二遍看的時候,格外留意細節。”

“而幻想的內容裡,會添加一些細節,用以表明主角身份。觀眾第一遍時不會發現,第二遍看才恍然大悟,原來主角幻想的故事,不是毫無來由的願望,而是他的人生。是過去人生中,未曾圓滿的遺憾。”

“當觀眾察覺到這個層麵,他們就會開始關注幻想裡的現實成分,並且自己腦補出完整情節。”

“而且,由於第一遍觀看時看夠了圓滿,第二遍就會去看不圓滿。在喜劇悲劇的震撼對比下、劇情的強大張力下,他們會發現,那些台詞看似幽默,實則句句心酸。他們會格外關注遺憾和悲傷,對故事裡的‘不圓滿’格外敏感。”

“就這樣,把他們自己腦補的劇情,打造得無比悲劇、無比殘忍。”

林景說完,安靜地喝了口茶水。

張三腦中有了畫麵,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深感坐在對麵的這個男人,究竟有多麼恐怖。

他何其專業,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部電影不能隻看一次。它第二次播放時,完成了一個啟發觀眾的過程。”

“第一次看,按劇本順序,不論現實還是幻想,都是一個圓滿的喜劇。”

“第二次看,按真正順序,現實是主角無法抗爭命運,逐漸病死;幻想是主角十年人生的種種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倒敘是喜劇,正敘是悲劇。”

他不敢置信地喃喃道:“一部電影,兩種敘述,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何其天才,何其驚豔!

當他第一遍劇本時,認為這是個挺新穎的故事;第二遍劇本時,認為這是部絕對的傑作。

然而,當他明白了劇情的內在邏輯,明白了那一段段幻想所表達的是什麼,他不由再次感到震撼——這部戲已經超出了傑作的範疇。

它是一部無與倫比的天才之作,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神作。

然而——還沒完。

林景又開口了,他竟然還沒有說完!!

他說:“不是的。”

“這部電影不能隻看兩次,它也不是隻有兩個層麵。”

“現在,我要告訴你,這部電影的第三個層麵,是什麼。”

張三是真的坐不住了。

在林景繼續說下去之前,他激動地從椅子上離開,在房間裡轉來轉去。

他絞儘腦汁地思考著,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

——如果這部電影還能有第三個層麵,它能是什麼?

張三想象不到。

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

這時,林景開口說:

“它是真實的。”

*

“這部電影裡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

“不論是主角的幻想,還是其他病人的幻想,在現實之中,確有其事。”

“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是一群幾乎沒有經驗的半吊子,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

“全部都是病人,或病人家屬。”

張三驚呆在那裡。

林景繼續說著,“從主角到病人,每一個人在現實中都有原型。每一個幻想,都是他們的真實願望。甚至連裡麵的抗癌藥研究,都真實存在。”

“這部電影,至少應該觀看三遍。”

“第一遍,它是部大團圓喜劇。”

“第二遍,它是部徹頭徹尾的悲劇。”

“第三遍——”

林景沉默片刻,說:

“它是一群人的傾訴。”

“以及一個人的傳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