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是太孫的話起了作用,這次皇帝再見邵毅,好像忘了上次對邵毅的不滿,平身之後就賜了座。
皇帝接過孫從山遞過來的條陳和一個薄薄的冊子。
首先看的是千裡眼的研製計劃。
待扉頁上的字跡映入眼簾,不由皺了皺眉,看向安坐一旁的邵毅,問道:“這字跡不似女子所寫,難道此事還參與了彆人?”
事情還沒個定論,就有更多人知曉此事,這不是皇帝所願。
邵毅連忙躬身回道:“稟陛下,因此事重大,陛下又要的著急。所以,這些都是夏氏宴清出的底稿,由微臣謄寫。”
“嗯,字寫得不錯。”皇帝點了點頭,很滿意邵毅的謹慎。
這才開始翻看條陳裡的內容。
就像夏宴清自己說的那樣,她這份計劃,提出了兩個方案。
其一,是由清韻齋作坊研製千裡眼,並按照朝廷需要的數量加工製作,秘密供應。
其二,清韻齋隻負責研製千裡眼,成功後,把技術賣給朝廷,由朝廷自行製作。
兩個方案在研製時期是一樣的,為了保密,人員安排很簡單。由夏宴清自己主導,輔助以一個打磨工匠,和夏家派往清韻齋窯場做事的兩個家奴。
研製工作設在夏宴清在窯場的辦公房內間。就近,又在辦公房隔壁,辟出一個小房間,用於玻璃片研磨。
從千裡眼開始研製,一直到成功,安全保衛事項由邵家護衛負責。千裡眼製作區域,閒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研製成功之後,若選擇第一套方案,由清韻齋投入生產的話,依照千裡眼受管製程度,需求量應該很少。所以,在玻璃構件方麵,隻需要喬辰生用製造千裡眼的特殊模具,一次性製作若乾玻璃片。
之後,送入千裡眼的特彆打磨工坊,對玻璃片進行一定規格的打磨和拋光。
千裡眼的其它構件,需要分彆委托不同的工匠作坊進行加工。
關鍵結構則由清韻齋自己製作。
最後一步,把所有部件集中在清韻齋特彆作坊,進行組裝。
在這個計劃書,也就是所謂的條陳結尾,清韻齋推薦朝廷選擇第二個方案,也就是,由朝廷購買清韻齋的製作技術,至此,千裡眼一切事宜都由朝廷安排,清韻齋不再參與此事。
在一起還在附錄中強調了:千裡眼研製成功與否,機緣的成分很大,順利的話,也許很快就能成功。也有可能找不到門道,大約需要很長時間。
皇帝一邊看,一邊點頭,不過一天的時間,夏家女就能把事情想得這麼周全,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夏宴清推薦的第二個方案,也很合皇帝的心意。
千裡眼技術在研製過程中,隻有夏宴清和夏家兩個小廝具體參與。甚至其中的關鍵,很可能隻有夏宴清一人知道,兩個輔助的小廝隻能看個表皮。
成功之後就把技術賣給朝廷,隻要夏宴清能保守秘密,千裡眼這個有利的軍中輔助工具,就徹底掌握在朝廷手中了。
結合這個提議和太孫昨天的敘述,夏宴清在皇帝眼中,差不多就是有才乾、而且很知情識趣的存在。
所差的那一點或者好多點,就是千裡眼是否真的能做出來。
一旁隨侍的孫從山,見皇帝不斷點頭,自是知道皇帝心情不錯。
他瞟一眼邵毅,如此看來,這位又在皇上麵前辦了件出彩的事。有襄親王的情分,再有太孫的好感,又能不斷讓皇帝認可……這位的前途,差不多已經能預見到了。
小心觀察皇帝的邵毅,也是心下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