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差的那一點兒(2 / 2)

琉璃滿京華 衣布衣出 4511 字 11個月前

他抄寫的時候就看出,這份計劃書可以說很簡單、很粗略,甚至連所謂的千裡眼的大約外形和結構都沒給出來,也未提及如何著手研製。

但是,在他看來,千裡眼現在還隻是一個初步構想,其它的,當然要在不斷的試驗中慢慢實現。

所以,這份計劃書的關鍵在於,要讓皇帝對研製的保密性有足夠信心。顯而易見,夏宴清做到了。

定下基調的皇帝心情很輕鬆,再去翻看玻璃製作方法和原料配製。

看了一頁,一頭霧水。

再看一頁,依然是一頭霧水。

什麼石英石、長石、螢石,還有坩堝、雙金屬、熔製溫度,在皇帝這裡,完全就是沒概念。

皇帝揉了揉額頭,問邵毅道:“這東西是你謄抄的,你能看懂嗎?”

邵毅內心止不住的發笑,哼!讓你搶阿燦的玻璃技術。這下,看的頭疼了吧?

麵上卻極為恭敬,說道:“稟陛下,微臣,能看懂一部分。”

他之所以能看懂,是因為他在玻璃作坊轉了不止一次。皇帝呆在深宮大院,居然還煞有介事的拿著觀看,能明白才怪。

好在慶元皇帝也不是那種狂妄自大、一定要事事都比彆人高明的人,尤其這種需要動手的工匠業,他這個上位者不懂是應該的。

“孫從山。”皇帝叫道。

“奴婢在。”

“讓人宣曲江即刻進宮。”

孫從山領命而去。

曲江是將作監的掌事人,宮中所用事物和各種異器打造,都是有將作監負責。

千裡眼需要的保密程度較高,需求量卻不多。所以,皇帝不打算讓軍械處插手,由將作監承擔這種小規模的物事,更便利、更不惹人注目。

這時把曲江找來,讓他評定玻璃製作方法是否合理可行,順便讓他聽聽千裡眼的構思,有疑問,也好當場向邵毅詢問。

他身為將作大監,應該能看出冊子裡的內容是否有可行性。

將作監距離皇宮不遠,孫從山又吩咐的急,打馬一個來回,曲江很快就到了。

覲見、磕頭、平身一連串下來,皇帝賜座,曲江才詫異的看一眼邵毅。

不知道有什麼事,既能牽扯到邵毅,還要把他召來。

曲江是個留有濃密胡須的中年人,身材魁梧,大概因為管理著工匠業,看起來有些粗糙,更像武將一些。

他和邵毅從未有過交集,甚至都沒打過照麵。

隻不過,邵毅是京城的風雲人物,雖然是那種名聲不怎麼樣的風雲,但也足夠讓曲江知曉。

“曲愛卿。”皇帝抖了抖手上那本薄薄的冊子,說道,“你瞧瞧這個,看看這做法是否合理。”

邵毅聽著,視線不由得就移向上方,默默地把頭偏向一側。

皇帝這話說的,好似他看不懂玻璃製作方法,都是因為他家阿燦沒寫明白似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