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其實不大明白為什麼俞菱心一再拒絕朱家家學,但眼前的這帖子卻是顯然的好機會,畢竟荀家與俞家的轉折親很是轉折,除了因著老太太娘家搭上的姻親,就是要通過昌德伯府齊家算親戚了,所以帖子隻給俞菱心,沒有俞芸心的很正常。
如今俞菱心願意主動帶上俞芸心,蘇氏自然是求之不得的,飛快想了想,便賠笑向嫂子道:“這個,既然荀姑娘帖子定了初十的詩會,這幾日怕是還要再預備預備。要不然,中秋之後,再讓芸兒去找薇姐兒?”
蘇太太眉眼通透,自然知道蘇氏不可能會拒絕這個機會,心下雖然不高興,卻也不好太冷了臉色。隻是今日跑這一趟,口乾舌燥地說了三回,竟然一回也不成,便有些意興闌珊:“罷罷罷,我就是有這樣的好事,想著姑奶奶和親家,既然不領情,也就罷了。”
蘇氏連忙說了好些賠情的話,又拿了些貴重茶葉送給自家嫂子,才算勉強哄的平順。
俞菱心隻是旁觀笑笑,叫甘露將荀瀅的帖子收回來,又與臉色恢複了些的蘇太太告辭,就自回蓮意居去了。
甘露其實有些不平:“荀姑娘的帖子是給姑娘您的,您為什麼要帶著二姑娘?太太又不一同去,萬一有點什麼,責任就大了。”
俞菱心倒不大介意:“我若不帶著二姑娘,她定然是要去朱家的,那我倒寧可帶著她些。再者,也不是去外頭,文安侯府不會有事的。”
甘露不由眨眨眼,大姑娘好像沒去過文安侯府的,怎麼這樣篤定?不過瞧著俞菱心好像心情很輕鬆的模樣,也就不再問了。
隨後幾天,俞家上下倒是越發和睦起來。
先前俞老太太發話跟蘇氏說俞菱心求情叫她提早結束靜養的時候,蘇氏心裡其實隻是信了一半的。但這次俞菱心主動提出要帶著俞芸心去荀家走動,蘇氏倒是真心高興的,連俞芸心先前的委屈怨氣都散去了不少。
而另一方麵,俞老太太將俞菱心所提有關朱家的事情與俞伯晟提了提,俞伯晟也是半驚半疑。之前工部的考評之事尚未落定,俞菱心送湯到書房與他說話的時候,俞伯晟也隱約感覺出幾分女兒對時局的敏銳,卻並沒有料到會有這般透徹。
雖然俞伯晟按著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像俞菱心那樣完全不看好朱貴妃一族,但也在老太太的勸說下,同意了暫時先按住與朱家的來往。就算是過了中秋,最多讓俞芸心與蘇家表姐妹走動,但卻不會當真到朱家閨塾去讀書。
至於俞家那個送去文華書院的推薦名額,自然還是要留給俞菱心的。
隻是俞老太太與俞伯晟的這番對話,俞菱心以及蘇氏母女都還不知道,同時也是有些顧不上。
俞芸心為了詩會的精心準備就不提了,連俞菱心都格外地在衣飾等事上再三仔細。等到了八月初十啟程出門的時候,姐妹兩人在馬車處一見麵,都能感覺出對方有些緊張,反倒笑了,也稍微有了點同胞姐妹之間該有的親近。
如今的荀侯爺雖然是武將,但文安侯府的起家還是以文功始,所以就如京中慣常的府邸分布一般,文安侯府與俞家都是在東城,距離不是太遠,馬車搖搖晃晃兩刻鐘就到了。
下了馬車,便是文安侯府的二門上。俞芸心內心越發緊張,連忙主動過來緊跟在俞菱心的身後。
俞菱心自己的情緒其實也有一瞬的不穩,畢竟這是她上輩子生活了整整十五年的地方。隻不過這樣的隔世一歎來的快,消散的更快,轉眼也就拋開了。
一路跟著迎客丫鬟穿過回廊和甬道,又轉了兩個彎,就到了文安侯府中最大的花園留芳庭。
庭院裡種了十數株桂樹,金桂、銀桂、丹桂儘皆香花盛放,燦爛如雲,而沒有種植桂樹的西側回廊處已經搭好了三層架台,擺設了數十盆名貴菊花,如意金鉤、芙蓉托桂、玉盤托珠、赤金獅子、紫玉香珠、冰盤托桂等等,不一而足。
庭園東側擺設了作詩作畫的條案左右各四張,南側與北側便是吃茶吃點心的坐席與位置。所有的桌椅以淺金色織錦密繡柳葉紋樣裝點,桌上的茶具杯盞則一律是溫潤的青玉色官窯瓷器,當真將高華清貴與閒情雅趣全然結合在了一處。
俞菱心與俞芸心到的時候,客人大約是來了不到半數,庭院中已有不少錦繡環珮,綺年玉貌的華衣少女們三三兩兩地走動,或吃茶或賞花,或寫詩或閒談,先自遊玩起來。
而今日的主人荀瀅正在附近的一株玉簾銀絲桂樹旁與人說話,穿了一身水綠繚綾窄袖長裙,搭了一條綴有珍珠的流蘇臂扶,發鬢間兩對翡翠發簪瑩潤得好像要滴出水來,越發映襯這她清秀出塵的容貌,亭亭玉立,溫婉柔和。
轉眼之間瞧見俞菱心姐妹二人到了,荀瀅便很快與身邊之人點了點頭,親自迎了過來,白皙溫柔的麵孔上滿是和氣微笑:“俞家姐姐。”又看看一旁的俞芸心,“這一定是府上的二姑娘。果然姐妹相似,都是這樣好看。”
“荀姑娘取笑了。”俞菱心笑道,“若論容顏,還是我妹妹好看些。”
“姐姐太謙遜了,”荀瀅也笑道,寒暄之間又問俞芸心今年幾歲,會不會作詩等等,一路說,一路親自伴著她們姐妹到一處吃茶的位置上安坐,稍稍解釋了幾句等下如何吃茶如何作詩的安排。剛剛說完,就又有客人到了,荀瀅說了聲暫時失陪,便趕忙再去招呼。
這個時候俞芸心才稍微放鬆些,環視四周之後,忍不住又低聲歎道:“荀家二姑娘當真好和氣。”
俞菱心笑笑,隻是低頭喝茶。其實她對作詩之事真是沒有多少興趣,今日來荀家最主要隻是避開朱家的拉攏而已。眼前陸續到場的這些貴女她大部分都在前世裡是認識的,隻是此時此刻卻也沒有什麼攀談的必要。
稍坐了一會兒,俞芸心就有些想要去看看花,以及彆人寫的詩詞了。俞菱心想了想,還是起身隨著她一同過去了,雖然俞芸心也不是個慌張莽撞的性子,但畢竟年紀小些,她還是不敢讓俞芸心單獨走動。
一陣淡淡微風拂過,菊桂的芳香越發醉人,俞芸心被那幾盆名貴的玉盤托珠與赤金獅子吸引,看得很是專心。而俞菱心站在她旁邊,看了幾眼花卉之後就忍不住又去看身邊的人。
這時就隱約聽見不遠處的回廊上,兩個錦衣少女正在看著另一側的桂樹方向低聲說笑:“……對啊,好像就是她,要與文安侯世子議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