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千丈之堤(1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5116 字 11個月前

千丈之堤, 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 以突隙之煙焚。

不知是天意或者宿命, 正當文安侯夫婦與英國公世子、忠勇將軍夫婦等見證人一同進入承恩公府的那一刻,數裡之外的俞家蓮意居中,俞菱心剛好打開了荀澈送給她的柳體字帖。

第一頁上, 便是《韓非子, 喻老》的這兩句。

她的筆不由得頓了頓, 抬眼望向窗外的冬日晴空。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

長春宮如今依舊聖恩隆重,吳王與魏王一個名聲賢德, 一個靈巧討喜, 正是少年皇子春風得意的時候, 承恩公府身為宣帝生母慈惠太後的娘家,在太後過世五年之後仍舊保留了承恩公的爵位,榮光與富貴從未減損。

這一切的繁花似錦,滔天煊赫,隨著先前秦王的受責,與宮中格局的看似傾斜,越發榮上加榮, 烈火烹油。

即便在百花宴與閨學書院之事上頗有些挫折, 但在朱家人眼裡, 大約也不過是一時的小小不順罷了。尤其是之後不到半個月, 便出了仁舜太子的朱傘誤用之事, 秦王罰俸、文皇後思過, 長春宮雖然同樣受到敲打,但相比而言,似乎還是文皇後與秦王一係損傷更大。

所以眼前的荀灩之事,在承恩公府看來,可能還是一件小事。

若成了,不過是讓庶出的二公子迎娶荀家二房嫡長女,剛好進一步拆分秦王與荀家的聯結。若是不成,那就是將荀灩還給荀家,不管接下來荀家分家與否,如何內鬥,都與救人的朱家沒有分毫關係。

這如意算盤倒是打的挺好。

俞菱心不由唇邊也微微浮起了幾分嘲諷的笑意,前世裡朱家機關算儘,還是被病榻上的荀澈反殺到萬劫不複。

如今麼,隻怕他們在黃泉路上也未必能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就如同他們以為眼前的荀灩之事,不過是小事一件罷了。

事實上,在同一個時間裡,承恩公府眾人的確有些驚訝,因為荀家人上門的陣仗過於龐大,除了文安侯夫婦、文安侯世子、荀家二老爺與夫人這幾位最要緊的親眷之外,另有英國公世子夫婦,忠勇將軍夫婦,以及工部尚書聶清遠,並剛剛進入太醫院數月卻已經聲名鵲起的年輕太醫郗蘭舟。

這樣多人一起上門,其中的鄭重意味已經遠遠超過當時承恩公夫人邀請京中貴婦上門認人。

承恩公原本無意參與此事,但聽了家人稟報之後也不得不匆匆更衣出迎,同時也隱隱生出些許疑惑。

這本就是女眷之事,雖然已經滿城風雨,但荀家也不該將此事再翻一層才是,請了這樣要緊的見證人是要做什麼?

難不成是要一力否認荀灩的身份?但真是那樣,其實也無所謂,今日不認就不認,將來荀灩“身體恢複”,說不定就能“記起舊事”,到時候荀家隻會更加進退兩難。

然而到了正堂見禮上茶,承恩公府眾人驚訝地發現荀家眾人並沒有任何為難的意思,文安侯所帶來的這些見證之人,包括年輕的太醫郗蘭舟在內,居然除了見禮之外一句話也沒有多說。

已經帶兵二十年的文安侯荀南衡如今越發英武沉毅,開門見山的言語便如戰陣交鋒:“聽聞貴府公子在江中救起敝侄女荀灩,今日特來道謝,接人。”

隨即一揮手,坐在父親荀南衡身邊的世子荀澈親自起身,上前遞過了一份禮單:“這是敝府的謝禮,叨擾府上了。”

此言一出,承恩公府眾人便都有些踏實了,接過禮單的承恩公夫婦粗略一掃,見到禮單上羅列的器物貴重,價值千金,更是心中安定。

果然如同先前商議所料,荀家此時已經沒有彆的選擇,不隻要接人,還要重禮道謝,說不得請這樣多的見證人,等下或許就是要懇請自家在此事上守口如瓶,甚至將荀灩與二公子朱亦峰的事情一起談妥。

這時荀澈再度開口:“不過,有關落水相救之事,還請問一問朱二公子,個中的時辰與細節,畢竟事關舍妹名節,若有什麼旁人在當中增添謠言,於敝府貴府,皆有不便。”

這個詢問倒是朱家人預料之內的,荀灩此事實在太過離奇,荀家人應當有無數疑問才是,尤其是荀灩失憶的醫理脈案,還是落水相救的時間日程,朱二公子都是已有腹稿的,當下便一一答了,甚至還主動提道:“給灩姑娘診治的郎中如今也在,要不要請他給荀世子再解釋一下灩姑娘的病症?”

“這倒不必。”荀澈微笑道,“隻要請府上將所有舍妹用過的藥方給郗太醫一份即可,這樣將來為舍妹調理身體的時候,郗太醫也好有個參考。”

朱二公子微微一怔:“這個……這個自然,我這就打發人去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