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正月十三(2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4800 字 11個月前

文淵書院對於大盛的學子而言不啻於士林中的聖地,執掌書院的言氏一族世代收徒教書,學生挑選極其嚴格,人數極少,且學生也未必個個都會入仕。留在書院教書、或者專心研習史書學問、著書立傳的學者也不少。

但文淵書院的弟子一旦入仕,往往便是登堂拜相、入閣輔政之才。譬如襄帝朝的首輔英國公樓珩,靖帝朝的次輔聶崢等名臣便都是文淵書院的弟子。而言氏一族本身則是終身不入仕的,隻是培養出了無數名臣大儒,因而言氏一族也被稱為“在野的閣臣”。

荀澈既然師從文淵書院,誰又敢再質疑他的學識呢。

尤其是上次在景福寺裡相看齊珂之時談論書畫,俞伯晟也同時對荀澈多了幾分了解。因而此刻麵對明雲冀此問,隻好再勉強笑道:“這個,文安侯世子的學問自然是好的。”

明雲冀笑道:“既然如此,那賢弟便允了這件婚事罷。尤其荀家也不是那等愛納妾迎側的人家,你看我妹夫,不就隻得舍妹一位正妻麼,這樣的門風,應該也能叫你家老太太放心罷。”

俞伯晟的實誠便在此時顯出來,雖是猶疑含糊,但也還是說了出來:“文安侯夫人英名滿京,侯爺不敢納側,也是有的。”

“哈哈哈,”明雲冀不由笑道,“這樣說也是不錯。我妹夫應該確實沒那個膽子納側。不過舍妹十分喜歡令愛,自然也不會準她兒子拈花惹草的,賢弟此刻到底是有何顧慮呢?”

“這個,小女如今還小……”

明雲冀一擺手:“這如何算得大事。我朝雖多有晚婚之事,但十四歲也是該定親的年紀了,尤其文安侯府世子大婚也非小事,待得諸事停當,預備齊全,還是很有些時日的。賢弟便是舍不得令愛,總也不能耽誤她的姻緣才是。”

俞伯晟早就知道自己口才遠不如明雲冀,此刻當真講論起來,感覺越發力不從心,再猶豫幾番,便咬牙說了真心話:“世兄誠意,小弟十分感念。但也有句肺腑之言,不敢隱瞞。如今大理寺之案懸而未決,今年隻怕京中風雲激蕩,小弟我實在是心有畏懼。”

明雲冀聞言倒是也肅容三分:“賢弟此慮也不為過。隻不過賢弟也要再想想,風雲激蕩之勢既然難免,怕或不怕,還不是皆在浪濤之中?賢弟既然與愚兄直言,那愚兄也說一句僭越的話,老尚書謝世已久,俞家並無強援。”

頓一頓,麵上神情越發誠懇:“賢弟想做純臣之心不錯,隻是這純臣也是要有資本的。譬如英國公府,幾乎世代皆為輔臣,桃李滿天下,又不與宗室聯姻,自然站的穩當。但俞家麼,除非賢弟辭官不做,便全然不會波及,否則一旦風雲翻卷到將貴府連帶殃及,隻怕那時連翻身自救的門路也沒有。”

“這……”俞伯晟不由語塞,明雲冀這番話入情入理,雖也有刺耳之處,但亦是實情。隻是他心裡仍舊隱約覺得好像有哪裡並不妥當,卻又說不出來。

明雲冀看著俞伯晟的神色變化,再次補道:“若是賢弟還顧慮著什麼門第之差,那就更是大可不必了。自來婚姻之事,要緊的還是人品家風。賢弟便是尋得一個門當戶對的,若是對方人品不好,令愛受了欺負,府上便是能撐腰又如何,令愛終身還是誤了。難不成,賢弟是看不上我那外甥的人品麼?”

“那倒不是。”俞伯晟當然不能接這句話,雖然先前京中流言紛紛,說荀澈謀害荀灩的時候,他也是疑慮過的,不過等到事情鬨到大理寺,外間的言論已經開始轉向了承恩公府陷害文安侯世子,文安侯世子如何忍辱負重、自查真相,搜救堂妹荀灩等等。

再加上荀朱兩家案子鬨得這樣大,荀家所有的舉證與質問都是光明正大的,對比起朱家的含含糊糊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有說法沒憑據,孰黑孰白,更是一目了然。

“既然不是,那此事就定下如何?”明雲冀笑道,“我那外甥也將要十九了,舍妹多少有些心急的。婚期可以再商議,但定下此時,她也好,家裡的長輩也好,心裡也就安定了。”

又頓一頓,明雲冀將聲音放得鄭重些:“賢弟若還有什麼彆的疑慮,儘可提出。但若是因為什麼莫須有的念頭,便給令愛錯過這樣的姻緣,那賢弟作為父親的,就有些不太疼愛女兒了罷?賢弟且放眼京中看一看,還有比我那外甥更出色的?難道令愛如此人才,就不值得配上如此少年麼?”

最終,再一盞茶後,書房裡再次傳出了明雲冀的爽朗笑聲。隨即便命人傳了茶點,又擺了棋盤,手談三局之後,明雲冀才告辭離去。

俞伯晟自然是親自相送,等到重新回到書房的時候,便見到俞菱心貼心地送了湯水過來。

俞伯晟看了看麵前高挑秀美的女兒已經滿是大姑娘的模樣,滿心無奈地歎了口氣:“菱兒,我好像被你明世伯繞進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