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端陽宮宴(2 / 2)

奸臣夫人重生後 烏龍雪 5063 字 11個月前

俞家上下自然都是又震驚又緊張,俞菱心倒是全不意外的,甚至都沒太放在心上。一方麵是她前世裡作為荀澈之妻,進宮次數很多,早已輕車熟路。

另一方麵她也早就通過與荀澈的書信確認,文皇後這次恢複之後,應該是定下心要進一步拉攏文安侯府與晉國公府,所以宣她入宮,大約便是添妝施恩,給荀家這件婚事增添光彩,斷然不會找麻煩的。

很快到了五月初五,跟以前一樣,明錦柔過來接她同行,隻不過這次另外一個在馬車裡的人不是荀瀅,而是端儀縣主程雁翎。

俞菱心看見程雁翎就更踏實了,上次當麵駁回荀老太太其實隻是這位端儀縣主威風的千分之一,按著她前世今生的記憶,端儀縣主的脾氣完全隨了她的祖母昭寧大長公主,皇室血緣雖然不太高,但軍功威名卻能補足一切。有她在一起,彆說文皇後了,連宣帝都要忌憚三分。

隻不過到了宮裡也沒看到荀瀅,俞菱心就有些意外了。

明錦柔唇角一勾,眨了眨眼:“二表哥說她病了。”

俞菱心立刻會意,荀瀅的缺席應該是文安侯府向皇後甚至宣帝暗示一個有關選秀之事的態度。

其實京中並沒有人覺得荀瀅會參加選秀,又或者說即便參加也不過是走個過場。畢竟荀家與朱家之前的官司打的那樣激烈,荀朱兩家之間還有一條荀灩的性命。吳王與魏王是絕對不可能選荀氏女為妃的。

至於秦王,先是傳出毆打侍讀,隨後又在荀老太太的壽宴上起了那樣的衝突,再度當眾打了荀澈,荀家怎麼會願意將女兒嫁給秦王。雖說天家選妃,是臣子送選、天家勾選,但皇子選妃到底是為了拉攏結親,而非結怨結仇。

總之不論如何,荀瀅不曾出現在端陽宮宴上,還是表明了荀家非常清晰的立場與態度。文皇後倒也沒有介意,隻是在席間柔聲問候安撫了兩句之後,便點名叫俞菱心近前回話。

這是俞菱心今生頭一次見到文皇後,但也不算太過陌生。前世裡沂陽侯府文家雖然被荀澈在病榻上屠戮殆儘,但為了秦王的名聲,宮裡的文皇後和東宮側妃文若瑤還是保住了性命,也在秦王登基之後升格為文太後與文貴嬪。

俞菱心前世裡是見過文太後幾次的,那時候隻覺得鳳座上的貴婦端莊而枯槁,雖然麵容妝容都保養打理得十分得體,但眼裡一點生氣也沒有,簡直就是一尊能說客套話的佛像。

如今見到此時的文皇後,眉眼與記憶裡倒是差不多,端莊雍容,隻是眼中笑意盈盈,麵上和氣慈祥,還是很有熱情地垂問婚事家事,仿佛真的就是一位親切和氣的長輩。

俞菱心按著規矩,一一對答,言談之間謹慎小心,不敢絲毫失禮。而文皇後當然也沒有為難的意思,隻是絮絮溫言地多問了幾句,隨即便開始稱讚俞菱心如何進退有度,美貌溫柔,又下旨賞賜玉器等物添妝。

這時聶昭儀等其他妃嬪和宗親命婦自然是要湊趣的,也是跟著一通稱讚,又連連向明華月恭喜。明華月含笑應對之間,心裡也有幾分驕傲。

因為眾人雖然說的是客套話,但那些溢美之詞,俞菱心倒的確是當得的。明華月先前還有些擔心,這是俞菱心頭一次入宮,又要見到皇後妃嬪和不少宗親長輩,與先前見到瑞陽郡主之類的平輩宗親貴女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她還專門叮囑明錦柔去接俞菱心,路上好提點些。明華月自己也特意在宮門處等了等,就為照應未來的兒媳婦。

誰知進宮之後明華月很快便感覺出俞菱心好像十分放鬆,一路行來對環境門路、宮中禮節完全沒有生疏緊張,甚至好像比久居郴州的程雁翎還要更自如幾分。

外人的感覺亦是如此,之前聽說文安侯府給世子荀澈定下了俞家姑娘,各樣的猜測與說法都有。然而真的見到本人,便發覺這姑娘雖然十分年少,又有過人的絕色美貌,但行動之間這樣端莊沉著,氣度大方,便覺得很是合理了,難怪家世平平,還能得到文安侯府這樣的看重。

總之這一輪錦上添花的添妝賞賜很是平順熱鬨,俞菱心隻道謝便謝了半晌。隨後便依禮退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剛要與明錦柔說話,便聽皇後又開口叫了程雁翎過去,仍舊是滿麵溫柔慈愛的笑容,也問了幾句程雁翎在京中的起居可否習慣等等。

程雁翎的言談自然還是那樣爽朗的:“回娘娘的話,一切都好,隻是京城的獵場比郴州小了些,錦城陪我跑了幾次馬,我還在適應。”

“如此便好了。”文皇後的笑意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坐在另一廂的沂陽侯夫婦,以及幾位文家姑娘的臉色,倒是十分微妙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