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被這一問給問住了。
若是薑佛桑也同其他人一樣,嫌苦、嫌累,對北地諸多抱怨之言,他絕不會白來這一趟多費唇舌。
正因她不同,邵伯也願意待之以誠。
“少夫人彆看咱們所經之地多見蕭條,但相較往年,這已是極難得景象。”
他頓了頓,問,“按少夫人年歲,宣和之亂時想必還是個不記事的娃娃,不知身邊人有沒有跟你提起過那段往事?”
薑佛桑頷首:“乳母常常說起。”
邵伯沿著河沿走了幾步——
“其實在宣和南渡之前,大燕就已經亂了套。先是宗室交哄,接著異族崛起、紛紛自立,他們互相之間又相互砍殺……
“無論對外還是對內,無論何方輸何方贏,攻占所至,兵鋒所及,無不瘋狂地進行焚燒、擄掠和屠殺……幾十年間,幾乎無月不戰,整個國家被攪得天翻地覆。
“北涼人攻進洛邑之前,洛邑尚是一副太平景象,而洛邑以外,百姓早被投入骨嶽血海之中,日日都活在屠刀之下,流亡者十之八九,橫屍滿河、白骨蔽野、人多相食,其慘不堪言。
“除了兵禍,還有天災和人禍。三者交相逼迫,如長河潰決,勢若倒海,最後的結果就是蒼生殄滅,百不遺一……老奴癡長幾十年,再沒見過比那更黑暗混亂的時候。
“瀚水和湑河流域,原本是整個大燕最繁華富庶的地區,舟輿商賈,四方輸運之所輻輳,但是經過接連動蕩之後,便成了現如今土曠人稀、煙火斷絕的荒涼廢土。”
薑佛桑聽著,心情跟著變得沉重。
戎狄及於中國,宗廟焚為灰燼,千裡無煙火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自天地開辟,書籍所載,大亂之極,未有若茲者——這段曆史,可謂字字血淚。
無怪良媼提起總是垂淚,也難怪那些名士顯宦永遠一副生理茫茫、永無依歸的形狀。
凡是親曆之人,有誰能忘?
恐怕到死都不能忘卻。
即便是太平中長成的晚輩,每當觸及這類文字,也常常哽咽難忍。
“這是一片苦難深重的土地,和江南不能比。”
如何比呢?北地戰火彌漫、疾疫猖獗、天昏地暗之時,漳江以南幾乎沒受到太多波及。
元帝渡江之後,偏安於京陵,多年經營下來,都邑之盛、士女安逸,歌聲無節、炫服華妝,即便還不具備昔日洛邑的氣象,當世也少有可比擬者。
“但——”邵伯話鋒一轉,指著腳下,“它繁華過,也沒落過,少夫人卻也不要小瞧它。老奴相信,假以時日,北地定會有再起的一天,少夫人千裡遠嫁,也必不會後悔。”
薑佛桑明白,邵伯這是想讓她寬心,也想為北地正言。
“我聞元帝初至江南時,江南並不是如今光景。火耕水耨,飯稻羹魚,無論生產還是貿易都極其落後。民眾甚至不知錢幣為何物,仍是以物易物。隨著燕室南渡,大批士族、百姓和織工匠人隨之南遷,經濟重心亦隨之南移,這才有了今日魚米豐富絲綿優良的江南。”
她笑:“南地可以從無到有,北地自然也可以失而複得,你說是嗎邵伯?”
邵伯捋著胡須的手驀地攥緊,眼眶竟有些濕潤:“是!是!”
與邵伯一番暢談之後,是夜,薑佛桑久久難眠。
平心而論,若非先生的話做支撐,就憑一路所見所聞,她也很難說絲毫不慌。
北地和南地,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但邵伯所言也非虛誇,她自己也能感覺到,這塊土地有魔力,就像焦壤廢墟中鑽出的綠芽,儘管孱弱,卻蘊含著蓬勃的力量與無限生機。
但願這個人人眼中的危地,真得能成為她的生地吧。
接下來仍是枯燥的趕路——
邵伯謹慎,總是曉行夜宿,即便著急也不願星夜兼程。
對此薑佛桑心裡約莫有些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