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寺中歲月(2 / 2)

藤仙記 霧眠 8470 字 11個月前

她鄭重的再次抱拳行禮:“多謝大師。”

似乎,她還真是與佛有緣。

這前世今生的,她遇見的佛修似乎都對她抱有善意。

送出了那麼貴重的木牌,逡誌大師倒是無喜無悲,他擺擺手,便招待眾人進寺。

此時,隨厄便準備告辭了:“人既然已經送到,我等就先告辭了,可就麻煩逡誌道兄招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小友了。”

逡誌大師不介意:“阿彌陀佛,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既如此,就此彆過,隨厄施主放心便是,老衲定會好好招待他們。”

隨厄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和博悅真君以及一起來送行的人一道,毫不拖泥帶水的走了。

留下的除了眉昆界眾人,以及之前接待過眉昆界來人的一眾修士中的其中一些。

大約連粟驊在內,也就十人左右,和連意等他們一起準備住進了千緣寺。

粟驊留下基本上是必然的,隨厄星君很看重眉昆界來人,最看重的是連意,讓粟驊陪著眉昆界眾修士一起遊曆,在隨厄星君看來可不是浪費時間。

比之閉門造車,這樣的遊曆,實在是極為難得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從長遠角度來看,比之在家閉門苦修,有意義的多。

和隨厄星君這樣精明想法的人不多,能想到這些的,都讓子弟留了下來。

這些人,在連意他們回去後,無一不成為乙火界的佼佼者,等到那時候,其他的那些把子弟召回的城主之類的人,悔恨也就晚了。

隻是這是後話了。

從這一日起,連意等人便在此處住了下來。

果然如同連意所想,就是茅草屋。

雖說是茅草屋,不過整潔乾淨,還有檀香嫋嫋,不自覺給人一種寧靜之感。

不知想到了什麼,連意不由自主的就喜歡上了這裡。

其實,來之前,她是抱著一種緬懷的,甚至有些忐忑的心情而來。

這千緣寺,號稱是離仙界的地方。

了圓大師不惜跨界而來,從這兒修正佛理,證道飛升。

她的前世,崇拜和敬仰了圓大師,願意追隨他的腳步來看看。

可是,她又害怕。

物是人非。

這兒或許還是了圓大師當年的模樣,可是人卻已經不在了。

隻不過,到了這兒,卻完全沒有此種感覺。

剛來,便有一種心之寧靜。

了圓大師未在寺中留下什麼痕跡,倒是聽說藏經閣中有不少他留下的手劄。

連意住下後,第二日,便問到了圓大師原本的住所所在何處。

逡誌大師倒是不意外連意問此,了圓大師出自廣眉界,廣眉界的人來尋根,實在再正常不過。

隻是他沒想到第一個尋根之人會是連意。

這茅草屋容易壞的很,翻了建,建了翻,當年了圓大師清修的茅屋早就已經湮滅在滾滾時間的洪流之中。

不過,或許是巧合,連意所選擇居住的茅屋,恰好就在那一處山穀之中,雖然位置不至於完全一致,但是卻是最近不過。

連意當時愣了又愣,也沒說什麼,不過逡誌大師發現,這位叫連意的女修當真心沉如水,坐的住禪,也參悟的了道,真真是一方人物。

連意倒不知逡誌大師私下裡對她的評價如此之高,隻不過,她於修煉向來有自己的想法。

隨性隨性,四海為家。

哪裡讓她覺得舒服舒暢,她可以多留一些時日,哪怕茅舍清貧,她也甘之如飴,哪裡讓她覺得不適,她可能一日都待不了,哪怕富麗堂皇,亦或者人間仙境。

這千緣寺出人意料的合她的眼緣,讓她覺得順心順意,既如此,她便在此處紮下根來。

眉昆界的眾人來到此千緣寺,就是瞻仰一下古寺,逡誌大師並不限製諸人行動,也沒有安排任何硬性需要參加的活動,這寺中原本什麼樣,在他們來了以後便是什麼樣。

眾人性格不同,想法不同,自然想得到的東西,想做的事情就不同。

大部分人和原本在宗門一樣,隻當這兒是一處住所,日常就是去到乙火界各地方遊曆去了。

他們或者自己人三五成群,或者獨自成行,亦或者結交了乙火界的朋友,奔波在各地。

到此,眉昆界的人便散了開來,隻是各自帶上了用於聯絡的傳信符,以十八年為期限,再次回到這千緣寺,其他時候,大家各奔東西,各安天命便是。

連意卻是留下來了,她也是唯一一個不是和尚,但是選擇留在千緣寺的修士。

其實,連意也不知道留多久,她就是從心所欲,覺得在這兒舒服,那就留久一些。

每日循著寺廟的鐘聲,跟著千緣寺的萬千僧侶去聽佛論道,聽完早課,便去藏經閣去尋找佛理典籍,補充福慧古寺的那些不全的典籍,她甚至有意識的尋找出了圓大師留下的全部手劄,將它們謄抄下來。

實則,那些東西,她也看不懂,不過,她就是覺得,大師的東西,她留一份在自己身邊才能更安心。

傍晚出了藏經閣,她會去芥寂大師和逡誌大師那兒轉一圈,有些晦澀難懂的佛理甚至是一些修煉中不大通順之處,她也不拘泥是什麼,想到什麼都拿來問兩位大師,兩位也傾囊相授。

晚上,自己修煉,感悟天地,第二日早晨,去吸納那第一縷日光,練劍練陣練法,如此周而複始。

逐漸的,連意仿佛有了玄而又玄的感覺,她覺得,在這千緣寺,她就仿若回到了當年的福慧古寺,似乎找回了在寂寂紅塵之中修煉的初心。

水到渠成的,她修為一日千裡,仿佛並沒有瓶頸之類,就這麼順順暢暢的突破了。仿佛就該這麼自然而然的往下走去。

山中無甲子,世上已千年。

連意在此寂靜修煉,日複一日,並不覺得時間漫長,卻不想轉瞬間,已經是過了十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