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矛盾心態(2 / 2)

在模擬了仁王後,小仁王對比賽的能力也上升了,他拉扯著將比賽節奏穩定下來。這是小仁王能夠更好處理的節奏,但白石也能穩定在這個節奏裡發揮。

在拉鋸的過程中,小仁王也發覺了白石這個階段可能存在的弱點。

如果要用言語挑釁需要太多功夫了,也不一定有效,對手是個情緒過於穩定的人……真是棘手。但是,左手的繃帶是怎麼回事呢?受傷了嗎?

小仁王最開始當然是預設的白石手臂受傷。白石表現得也像是更在意自己的左手。

但很快,小仁王察覺了一些細節:雖然更在意左手但是使用起來並不是“保護”,而是像是注意力更多放在上麵,揮拍的速度很穩定但按照肌肉走向和調動肌肉的動作應該會用更大的力量才對,也會提升揮拍的速度,但是並

沒有……

難道是負重?

如果是負重,為什麼要用繃帶綁起來,又為什麼要在比賽時也戴著呢?

不管理由是什麼,但這是他現在能利用的最明顯的對手的弱點了。

小仁王沒有猶豫。

他自己就是左撇子,很清楚左撇子的選手擊球時養成的習慣和右撇子選手有什麼不同。白石很明顯也鍛煉過右邊,這讓他身體看上去協調性更強,但左手繃帶裡可能存在的負重還是打破了原本的平衡,那麼隻要失衡,現在的白石就不是絕對的“完美”。

小仁王先是試探了白石回球的方式。

將球往偏右的方向擊打,對手也可以選擇直接換手拿球拍。

但白石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左手反拍。他反手技巧非常穩定,力量比起正手也沒有減弱——這反而讓小仁王確定了,白石是以穩定自身實力和發揮的方式在打球。

大部分選手正手會比反手穩定,更擅長反手的選手則是相反,很少有人正反手完全一樣的,如果要強行拉平正手和反手的差距,通常需要在某一方麵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是人體天然條件決定的。

右手能明顯看出鍛煉過的痕跡,在更適合換手拿拍的時候不這麼做,是因為兩隻手的實力還未完全均衡嗎?

小仁王猜測著白石的想法,並試圖加以利用。

他不斷控製回球的方向,將球往右側的方向偏移。白石的回球一直很穩定,並且他看上去不受影響,而控製落點的打法反而讓小仁王耗費了更多心力,回球時要更精準,體能消耗也更大。

他一直是落後的,咬著牙在追分,於是交換球場的時候,站住時汗珠就大顆大顆往下掉。

而這時候仁王已經看出了小仁王打算做什麼了。

他沒有提出讚同或者反對,看上去想說什麼但也沒有開口,隻是給小仁王遞了水和毛巾。

小仁王瞥了他一眼,一直在喘氣也沒有說話,

仁王卻知道他是在問:“不說點什麼嗎?”

“注意呼吸。”仁王隻是這麼說,“你應該沒有到一場比賽還沒打完就跑不動的程度吧。”

他大概是想說“打到跑不動為止,不要提前放棄”,但這種說法像是覺得小仁王會提前放棄一樣。其實不會的,驕傲擺在這裡。但小孩又真的不會因為一時大意嗎?白石確實很穩定,卻不可能完全按照小仁王的預設來打球。如果對手超出控製了呢?

這些設想很沒道理,說出來像是對小孩不信任一樣,所以仁王最後也都沒說了。

他隻是用了激將的手法,說了稍微帶一點嘲諷意味的話。

打到體能耗儘為止。

這是他的要求,小仁王是這麼理解的。

累得不想說話的小仁王壓榨著身體的能量,不自覺想起了溫泉和瀑布,仿佛呼吸裡也帶著水流。他的精神力也像水一樣流動起來了,仿佛這樣體能就會加速恢複一樣。

身體本能在按照恢複最快的方式運行。

而仁王察覺到了。

他又有些欣慰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