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嚇破膽(2 / 2)

夫人被迫覓王侯 雲霓 4461 字 11個月前

在趙宅外麵還有一隊護衛,護衛居然沒有聽到半點響動,趙宅中的下人似是也被人下了藥,對昨晚的事一無所知。

沒有人看到刺客的模樣,不知曉刺客的來路,於是生出了各種猜測。

其中自然涉及到馮黨餘孽和太師。

趙家與豫王有關,或許有人借此警告豫王,不要再咄咄逼人。畢竟大朝會上,豫王上了奏折,請求在大齊追捕脫逃的馮黨。

也有人猜測是豫王府做的,趙學文與趙家不合,在京中又那般招搖,這樣下去隻會對豫王府不利。

無論朝廷如何追查,那刺客就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沒有了消息。

趙學文和薑氏從那時起也再沒有踏出趙家宅門一步。

接二連三的刺殺,案子始終沒有任何進展,朝堂上催促豫王入京的聲音越來越少。豫王整飭西北的奏折倒是沒有間斷過,借著這個機會,豫王已經完全掌控了藩地,如此一來,要不要逼著豫王早些入京謝恩,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太師黨也明白,他們失去了對付豫王最佳的時機。

冬去春來,蕭旻長高了不少,他已經開始學習騎射,刻苦練了一陣子,他就會問教習的官員,他有沒有長進。

“皇上每日都有精進。”

“但是比起豫王來,還差不少,”蕭旻道,“我問過豫王,他回到京中半年的功夫,這兩樣就做的很好了。”

教習官員隻得道:“那會兒豫王爺年長些。”

蕭旻搖頭:“差不多,豫王就是比朕聰明,豫王這樣,就是國之棟梁。”

這類的話,官員已經聽到了許多,他能感覺到皇上愈發信任豫王,可能這就是血濃於水。

西北春耕過後,蕭旻從奏折上又知曉了“棉花”,戶部呈上奏折,請朝廷收回為西北免稅兩年的政令,西北十六州耕地比往年都要多,秋收也不是往年能比,吐蕃戰事時,他們是以過去三年的收成計算賦稅,這才有免賦稅的結果,照現在的勢頭,豫王府著實該上繳一部分賦稅才合乎情理。

自然這奏折被皇上駁回了,政令已經頒發,沒有收回的道理。

但因這奏折,也讓朝臣們都知曉,西北的變化遠遠超過了預估。

藩地不止在耕地上有變化,豫王還擴大了洮州,吃下了吐蕃幾個城池,趁著吐蕃內亂,扶持起查碩,西北幾次出兵,為查碩在吐蕃穩固了地位,或許有一日查碩真的能掌管吐蕃王庭。

這般的話,西北可就穩固了。

隨著秋收的來臨,太師手中多了些布帛,那是用西北種植的棉花織造的。

“藩地都在織這樣的布匹。”

太師聽得管事稟告:“是那位趙家女眷在掌管。”

太師道:“十六州種了許多棉花?”

這答案他早就知曉,因為春耕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回京城,隻不過那會兒他們對棉花還不甚了解。

當棉花變成布帛的時候,一切才更清晰起來。

管事道:“至少夠在十六州販賣。”當然他指的不是有足夠多棉花做的布帛,而是至少能讓十六州人意識到棉花的好處。

太師半晌才道:“看得夠遠,再有幾年,豫王即便在藩地,也能影響整個大齊的氣象。”

“而且……那也不是什麼趙家女眷了,再過兩日她便是豫王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