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舊時孔廟對於賈琮這樣的現代人,自從“八股”成為貶義詞,“打倒孔家店”席卷全國,文廟、孔廟在今人印象中是很陌生、很古老了。
大順在八股取仕上沿襲明製並更加規範,孔廟分為大成殿六楹、東西廡七十六楹、神廚庫六楹、宰牲所八楹、靈星門三楹、占地頗廣。
大成殿設立至聖孔夫子塑像、亞聖孟子塑像,以及儒家“十哲”塑像,科考選拔之前,學政、考生皆要按照禮儀焚香、洗手之後參拜。
賈琮雖然走了八股之路,但心目中要說對儒教有多麼尊敬……倒是不見得。
科考的考場設在東西廡七十六楹,參考的秀才,根據名額規定,隻有少部分能送考鄉試,唯有過了鄉試中舉人,才能無限期參加會試。
西廡二十四楹內,賈琮安靜地於東南角鋪紙、磨墨,對於西北角魏無知的冷眼而視,他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等所有考生過了搜檢坐定,衙役到位,才有幾位身穿皂服的差爺各自分到幾間考房,手舉木牌公告穿梭。這次鄉試選拔的科考題目出自《中庸》二十六章,百八十字,是大題: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魚鱉生焉,財貨殖焉。
《中庸》這一段是敘述天地山水自然界的話,即便它文字古老,卻是現代高中生都看得懂、聽得懂,算是比較好記的一段話了。
試帖詩題目:“卓犖觀群書”得“書”字。
所有八股文考試,錄取標準都絕大部分傾向於頭篇八股文,其他的試帖詩、判、誥、表、論,僅僅作為參考。當然,也有這種情況,八股文不是很優秀,其他東西很卓越,也能增加考官印象分,從而錄取,不過八股文作為第一標準是普遍情況。
也難怪古人也有不少人痛恨八股,甚至把明朝滅亡推給了“八股文先生”:謹具崇禎夫婦兩口,大明江山一座,奉申贄敬,晚生文八股頓首。
把明朝滅亡完全推給八股文,這當然是偏激的,不過李贄說得非常對:其流弊以至於今日,陽為道學,陰為富貴矣!
此次癸酉科考,賈琮好友匡六合、王應麟、張茂才皆在,西路廳五縣生員大部分到齊,不來的是守孝、出事等原因。
右邊旁坐的那位仁兄司馬匪鑒是近視眼,看不清,便推推賈琮:“賈神童,題目是什麼?”
“《中庸》二十六章一篇,卓犖觀群書得書字。”賈琮好心答道,那位仁兄感謝。
規規矩矩地寫完一篇八股,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字數大約五百多,考試的紙張官府印發,紅格紙、十八列,包括草稿紙也要收回。
試帖詩的作法除了基本原則是頌聖,十六句從開頭到結尾,也是完全按照“八股文模式”來做,破題、承題直到對比、結尾,必須緊緊圍繞題目“書”字。
如此,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蒲鬆齡《聊齋誌異》有八股文句式,明清奏折、詩詞曲賦有八股文影子。統治者需要的,就是這種順從、死板的辦公思維,從而使得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