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黛玉不傾心(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江蘇的淮南基本與淮東重合,兩淮鹽運使的衙門也在揚州城,揚州是一個鹽政管理中心。鹽運使貴為三品大員,在七品巡鹽禦史麵前,卻不敢造次,禦史位卑權大,以卑治尊。

揚州城的沒落,是在十九世紀,直接被剔除江南,劃為江北,那時吳語在大江南北的普及也超越了江淮官話,現下屬於鼎盛時期。

揚州鹽商暴富,僅僅是來此經營鹽務的徽州巨商,百萬家產才是小富,行會商會林立,總財產占國庫一半,朝廷不整他們,也是沒天理了。

“姑老爺見諒,晚輩初來乍到的,對兩淮鹽場、揚州鹽商不大了解。”賈琮端端正正坐下:“隻是從史書中看到過,《宋史》載鹽引以來,一引百數斤,元、明、順沿用。鹽鐵巨利,國庫仍舊虧空,怕是官商濫發,私相把持的結果,商人哄抬鹽價,苦的還是百姓。”

林如海焉能不知此中弊病,不過這話從一個十歲生員口中說出來,實是怪異,他微笑道:“你說中了一點,鹽引長久了,必生弊病,痼疾難除。我受命之時,聖上再三囑托收上鹽稅,如今‘多病不辭惟藥物,未有涓埃答聖朝’,身在維揚勝地,不能以報萬一,實在慚愧!”

林家祖上襲過列侯,且額外加恩一代,後來爵位散儘,順朝的爵位是不能代代世襲的,倒有點類似於清朝的“十四等”。林如海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出身,如海不是他的名,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時下風氣,正妻死了,沒有子嗣還不續弦,會被指責,賈敏死後,林如海不補填房、不納妾,感情算是專一了。

“那不外乎改革一途,除卻革新政弊,再無他法,再好的政令,也會滋生弊病。”賈琮裝作侃侃而談、紙上談兵的書生。

林如海忍住笑意,“你認為如何改呀?”

“實行鹽引,朝廷謂之綱鹽,明朝以來,有了鹽引,鹽務便暢通無阻,漸漸演變成商戶私有。商亭、客亭遍及兩淮(皖蘇兩湖),一旦觸犯他們,他們立即罷市,鹽商罷市,老百姓就會造反,山東幾府的鹽,也賴兩淮,可謂事關重大。”

“故此晚輩認為,聖上有力革新,何不改鹽引為票鹽,全力收及官府把持。市不可無商,但,若為生民計,鹽場唯有無籍灶戶,苦不堪言,何不分給販夫走卒,民戶貧農進入鹽場,憑票經營,官府摧課(收稅),隻要不明著來,等他們發覺,已經無可挽回……”

賈琮手指案上瓷瓶道:“姑老爺,青蛙放在溫水中,它是沒知覺的,等水燒漲,它就逃不脫,隻能等死了。”

林如海圓睜的眼睛突**光,盯著這個大舅子的庶子,拖著病體,忽然強打精神,一捋胡須道:“改綱鹽為票鹽,那不是換湯不換藥麼?”

“不然,姑老爺,票鹽主要抑製的是鹽價,鹽價暴跌,官府收攏,得益的不是朝廷和百姓麼?”賈琮奸詐道。

林如海蓄起來的胡須有一尺多長,他抹須的白皙右手突然停下,看著賈琮沉默不語,如此一來,那些鹽商的下場不難想象,“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而眼前的賈琮說起來,毫無憐憫、同情之色,林如海心道:“此子聰明是聰明,就是太過奸詐了啊……”

“呃……官場公務,牽一發而動全身,你現下懂得還太少。又旅途奔波勞累,且先在敝府安歇幾日,研磨時文,我交代完事情,再說。”林如海淡淡地轉移話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