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蟹黃蘸醬吃多了,容易拉肚子,還好賈琮並不貪吃,一般的黃酒度數也不高,就是小兒喝一點,也不至於傷身,次日早起,晴雯睡覺還在笑,賈琮替她蓋了被子,香菱進來伺候穿衣洗漱,叫孫福進東路內儀門回一聲,他們就跑南城去了,騎了溫馴的家中養馬。
到秦府時,秦業穿了二品文官的錦雞補服,前胸後背,鮮豔奪目,進屋談話,賈琮恭賀道:“老師升官了?也是,三年一考,六年就應該升了。”
“工部左侍郎,其實不大雅觀。”秦業甩甩三尺長袖坐下:“營繕司負責宮殿、陵寢、城郭、壇場、祠廟、倉庫、廨宇、營房、王府邸第營建,鹵簿、樂器、儀仗、獄具製作,工部掌的是天下百官、山澤之政令,就算當了尚書,排名六部之末,也是為人輕視,不過多領點俸祿罷了。”
“不是清要部門,工部也是位列九卿之一,我朝尚書是一品大員呢,怪不得學生這次回來,府邸煥然一新,侍郎就比郎中好。”賈琮看看加大了的府邸,心想水利工程部門,做到副部級,想撈點錢果然容易,怪不得現代當官的說“一個人做到廳級,想管也管不住”。
自己這個老師原著之所以一氣病死,也有年紀大的原因,最主要還是親兒子秦鐘使得他失望至極,舉業不進、流連尼姑,自感無望之下就那樣了。儘管古代平均壽命較低,但是對於官僚階級,注重養生、營養衛生,活個六七十歲不是很難,秦業接近五旬得秦鐘,至今七十左右了。
“工部不是這樣,百官恥與為伍。”秦業搖頭:“宣德年間,工部左侍郎陸祥石匠出身,正統工部左侍郎蒯祥木匠出身,成化工部尚書萬祺不過是一個縣衙胥吏出身,嘉靖工部尚書也是木匠……上朝之時,都被人擠在後麵,九卿……工部就名不副實了,所以說,你考個進士出身,才是最穩妥的,無論哪個部門都去得。”
“我記得潘季馴不是工匠。”賈琮道,連一甲進士都看不起三甲進士,更何況一般進士看工匠的眼神了,不把他們擠在後麵才怪,溫良恭儉讓,嘿嘿,也就說說而已。
“潘季馴是正兒八經的兩榜出身,刑部大司寇轉過來的治河名家。”秦業道:“我升到侍郎,是皇帝特簡的,你見過的工匠山子野,就和我並列成了右侍郎。真由是寺廟營造完工,來日入土為安,也可以按一品禮節下葬,也算此生無憾了。”
“老師說這些還遠,師兄不是中了秀才嗎,來日有享福的時候。”賈琮請教了秦業一些時務策論問題,殿試就定在四月二十一,時間緊迫。
貢士不參加殿試或者朝考,永遠成不了進士,夾在舉人和進士之間,有的貢士被某些事情耽擱,就永遠成為貢士了。雖然殿試不考四書五經,轉向實際的政治策略,但是後麵的二甲、三甲朝考,包括翰林院的定期考試,都是以四書五經為主,這也就杜絕了沒有真才實學的人。
“當今天子,自小有講官教導,不時開經筵,龍潛之時,巡視過天下,策論務必以切實為主,或許會加幾首詩賦也說不定。”秦業翻看文案,戴上眼鏡:“邸報上的讀卷大臣共八名,由禮部開單,欽點六部進士出身的尚書、侍郎、都察院左都禦史、左副都禦史、內閣大學士……”
“閣臣張分宜在列,江西分宜人,為師和劉東升都在……”
賈琮驚了一下,會殿兩試,最先發的就是邸報,賈家接邸報的隻有賈政一人,賈政現在出任河南學政了,因此消息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由於殿試在名義上是皇帝做主考,所以稱讀卷而不稱閱卷,讀卷大臣的閱卷,首先均分,其次輪看,最後轉桌,成績核定一般由首席大臣進行。
今年丙子殿試,選拔黜落與名次,就在閣臣張分宜手中,進士麵見皇帝,必須是考試後的小傳臚和傳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