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學生向薛家店鋪購了兩棵東北百年老山參,給老師補補身體。”賈琮道:“已經叫小廝們轉給管家了。”
“何必糜費,我已經找太醫院大方脈(內科)的王禦醫瞧過了,沒有大礙。”秦業心懷微暢,有一種學生,不認老師,甚至因為政治利益反目成仇的,他慶幸賈琮不像白眼狼,又想說說幾位王爺的情況,又覺得為時過早,叫他下去找秦鐘了。
秦府後麵增設了一個花園,賈琮與秦鐘談了半天,出書房,走過一道穿堂,就是園子,夏花燦爛,荷葉翠綠,秦可卿與倆丫頭在釣遊魚,秦鐘一副彬彬有禮:“你喜歡什麼花?”
賈琮想想道:“芙蓉、牡丹、桃花都好。”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我剛好向父親要了幾壇,曹州牡丹,那個鮮豔。”秦鐘道。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秦可卿動動魚竿,插口道:“怎麼沒人愛菊花呢?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
賈琮笑道:“菊花,我賞不來。讓陶淵明去賞吧。世人愛豔,桃花、牡丹都豔。”
“你家姐姐像是茉莉……我姐姐不就是桃花了?”秦鐘小聲道,秦可卿問:“你們在說什麼?”兩人遂閉口不言。
……
明順商品經濟發達,各地府衙縣衙的前大街,都有店鋪,而這些店鋪,必然和衙門有關係,打官司、訴訟的原告、被告都要請衙門中人吃酒吃飯。
拿京城來說,主乾的棋盤街兩側,都是京城衙門所在地,都察院兵馬司、順天府,前街店鋪,鱗次櫛比,挨擠不開,幌子或用銅、或用錫,巴不得一家比一家的大。正陽門東西大街、宣武門西小市、崇文門東小市的情況,同樣如此。
其中好多鋪麵廊房圍繞欄杆,披簷、外簷遠遠伸出去,路越來越窄了,廊房之間的路都有頂蓬遮風避雨,當時寫地方誌、京城誌的人悲憤地道:今日之街巷,果昔日之街巷乎?日促日窄,如蠶食然。
天下舉人彙聚京師,各種胡同、酒樓、茶館,近至正陽門,遠至南城金魚池,關廂、街坊,都可以看到往日稀奇得難得一見的舉人老爺們的身影,擁有五元頭銜的賈琮、殿試的消息情況,都是他們的談資。
直至四月二十一,殿試開始了。
【注釋:城中曰坊,近城曰廂,城外曰裡,關廂就是近城的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