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秦淮的戰火(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在官員休沐日的中秋佳節,賈琮接地氣地做到了“全民狂歡、官民同樂”……嗯,實際上是他使用了特權,度蜜月似的在棲霞山紅葉穀與卿共度春宵……之後,回金陵西城又吃了一席,幾近通宵達旦。

有鴛鴦在著,賈琮從不過問石頭城賈家的情況,也不想過問,這個家對於他來說,似乎隻是一個匆匆而過的旅館,唯一的好處是讓應天府的上元、江寧兩縣的官方,少出了一筆接待錢,他們何樂而不為。

紹興府是會稽、山陰同在一城,蘇州也是,吳縣、長洲,揚州是江都、甘泉,應天府的府城下,不例外的也是西江寧、東上元,兩縣拱衛府城,中元節之後,賈琮在上元縣衙開堂坐班,限定時日內接狀子,在衙門外的申明亭貼出告示,連日下來,處理了不少芝麻大的事,全部記錄在案。

上元縣衙二堂中,那個本地諸生何逸又來為民請命了,陪同的仍舊是他的同仁周溫白。

秀才有社會地位,見縣官不必下跪,賈琮為維持自己的禦史官威,並不賜座,兩個秀才站著理論,二堂左右的皂班杵著水火棍,肅穆而立,最右方還有武器架子,平添威嚴。

賈琮享受地摸摸太師椅,對這種權力感到快意:“你細細說來,衙門的錢糧摧科,哪兒害了你們上元縣?”

何逸張嘴又閉嘴,猶豫了一下,賈琮回味過來,覺得這樣問不對。

崇禎問官員怎麼貪汙,要那個人說出具體姓名,可誰也不敢得罪整個官僚集團,因此這種問法,是非常蠢的,除了意氣用事,還能達到什麼目的?

賈琮改口道:“鄉鎮裡死了人,必須衙門的人下鄉,置辦棺材,勾兌戶籍,上元有這個規矩,是麼?”

“是的,大人。”何逸才敢回答:“官差一下鄉,裡甲百姓必須籌錢接待,置辦宴會,幾年下來,此事用掉的銀錢,比稅收還高……”

“府衙和臬司,你去過了麼?”

“去過了,大人,但這些衙門不受理。”何逸斬釘截鐵地冷笑:“因此晚生預備著進京告禦狀……”

賈琮的臉色,變得無悲無喜,他忽然想起,明清時期的府縣也有這種事。

看來封建社會的很多東西,驚人的相似。

按理來說,這事真的很奇怪,進京告禦狀需要多少錢?肯定要很多錢的,路費、吃費、住費、衙門打點,鄉裡籌錢進京告禦狀,豈不是還不如喂給衙門的狗?成本更少些?

這還隻是成本的問題,路上的生命危險呢?得罪地方衙門的風險呢?所以,這點事值得嗎?

但是,曆史上這種例子真不少,有些秀才、舉人,仍舊鍥而不舍地和這些惡勢力做鬥爭!把狀子遞進了京城!

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大約就是這種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