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
鹹陽與長安兩縣分治黃河兩岸,數尺寬的護城河水碧波蕩漾,稀少的北方垂柳病懨懨地烤在春日陽光下。
千年古都西安的東城門外,以城牆為中心,每隔一段距離,設有敵台,又稱團樓。
噔噔噔。
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踏破春曉,塵土飛揚,停在護城河外的壕橋,西安城的護城河內岸,一道羊馬牆矗立,防禦重重,堡壘層層,既是千年古都的延續,也是陝西三邊榆林、延綏、寧夏三鎮所保衛的重地。
馬上的帶頭二人,一個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一個身穿虎豹補子,俱是人高馬大,二人各自帶了十幾個人,出示憑證,城門守衛才放下吊橋,兩隊官兵便直趨到中心大街的三門牌坊下,在欽差王爺的衙門外下馬。
出巡陝西三邊的秦王淩決補親自迎出來接了聖旨,並客客氣氣地把這撥“欽差”迎接到二進客廳,這兩人一個是錦衣衛左都督餘彪,另一個是京營都督府遊擊謝鯨。
“皇上有命,臣兄不敢不回,兩位欽差遠道而來,本王這便接風洗塵,還請歇息一晚,本王明兒就進京複命。”淩決補彬彬有禮地回道,他氣勢不凡,渾身殺伐之氣,此乃邊境所曆練出來。
大順王爺基本都安排在京城皇城,嚴加監視,作為全國最高級的寄生蟲,諸如三王街、十王街,沒有一個封藩的,與清朝頗似。
其實道理也簡單,明朝藩王不在少數,造反的也不少,燕王朱棣更是造反成功了,有這些前車之鑒,順朝怎能不防?
因此大多數王爺,又像坐高級監獄的,在京城裡麵,不愁吃喝玩樂,但是,這樣一來,又為他們結交官員提供了可能。
明朝的封藩,與順朝的王爺參政,都不完美,都各有優點缺點。
明朝王爺禍害地方百姓,那些生來就有各種優惠、鐵飯碗的皇室宗親,明末達到了上十萬的人,每年俸祿就要八百萬石,而國庫每年才有四百萬石,藩王又經營店鋪、圈王莊,使得百姓沒有耕地,更是壟斷本地的茶鹽貿易、抬高價格,使本地人無鹽可吃,明朝不亡,還有天理麼?宗室是明朝滅亡的最大功臣之一。
那麼不封藩的問題又來了,兒子總比大臣親,至少某些方麵如此,所以淩決補又出京掌了軍權。
這從死去的雍樂皇帝來說,他作出這個決定,恐怕是很無奈的,正如朱元璋也讓子孫守邊境一樣。
不止是曆史的驚人相似,很多時候是無奈。
其實這裡麵有一個非常大的掣肘,對秦王的製衡,就是明朝以來的軍隊調動。
這種軍權分立太高明了,必須有兵部、尚寶司、皇帝三者的公章、虎符才能生效,否則調不了大規模的軍隊,軍官們怕滅九族,也隻認這三樣,缺一樣都不可。
深入來看,就更有趣了,調兵印信是皇帝、太監、大臣共同執掌的,如果缺了後麵兩樣,皇帝的聖旨也不作數。
大順當然知道這個方法的高明,所以繼承下來。
此外,總兵、巡撫、總督、巡按們也都是互相掣肘的,沒人有絕對的權力。
不得不說,明朝沒有一個巡撫、總督或者將軍敢於光明正大的造反,這種軍權分立、相互掣肘,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督撫完全有權力命令的,隻有自己的標兵,也就是親兵或者護衛軍,其他的軍隊,戰鬥時期,總兵有時候會不鳥巡撫,尤其是能戰的總兵,朝廷也要儘力安撫。
“請王爺明日一早就啟程,不要讓我等欽差為難。”他們對視一眼,錦衣衛左都督麵無表情地道。
“兩位可放心。”淩決補叫人安排好欽差的下榻之處,等他們下去了,他心裡微微慘然,臉色陡然陰晴不定起來。
論理,他才是活著的兒子中,年紀最長的,功勞也最大,無可置疑,四弟治內,他治外,自己若鎮不了外,他焉能治內?
“王爺。”幕後出來一位幕僚:“西安為千年古都,曆來占有西安者,有潼關、函穀之險,北通蒙古,南達巴蜀、洛陽,西走西域。秦有此地,一掃六合,劉邦有此地,一統天下。此乃千古良機,失不再來。”
“苦無良策啊。”淩決補眼神閃爍道。
“第一,出師有名,王爺可不承認弘德之統,詔令全城,是替天行道,王爺才是最長之子。第二,儘掌三邊之軍,可約韃子作為外應,故老之臣作為內應,巡撫隻有標兵……如此這般,也能穩住欽差,而北靜王出巡,遠在寧夏……至於那些武將,無戰功便地位低下,隨時會被製裁,所謂養寇自重,王爺大可籠絡……在山西、河南、直隸,又有白蓮,陝西雖窮,西安卻足以自保……”
燭火閃耀,此夜頗不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