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賈府新風雲(1 / 2)

賈琮離開吳中之前,各送了一本《哈姆雷特》給當地的各級官僚,從總督、道台到知府,皆與他熟稔,關係不淺,此書要出名在預料之中,至於能火到什麼程度、產生何等影響,則有待觀察。

當時社會最賺錢的書籍是曆年中榜的八股文及分析批閱,之類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題,坑讀書人的錢,賈琮曾以此賺過。其他一般書籍,賺不了大錢,或者說比較難賺。

封建社會最能撈錢的是私鑄銅錢、私鹽、海貿,賈琮皆涉及過,目前海貿他很重視並且嚴格把關。

而說到書籍,一本無關科舉的書在古代要火,書商刊刻隻是基礎,重要的還有官僚士紳的賞識,若是有了這一層“宣傳炒作”,富人商人讀書人們,就會跟著趨之若鶩。

這可以看作是古代社會的一種潛規則,董其昌、陳繼儒等書畫成名之人,人生軌跡皆有類似路子。

因有賈琮的誌異、鬼怪故事,及其狀元頭銜在先,吳中的官僚各懷目的,給予了足夠重視。府城總督署書房,衛定國抽空大略翻了幾頁,看到了開頭幾台戲的王子對王後的獨白:

“這是個荒廢的花園,一天天零落,生性蕪穢的蔓草全把它占據了,居然有這等事情!”

“然而,還不出一個月——我簡直不敢想象!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她居然就同我的叔父結婚了……趕急得真是作孽啊!這樣輕捷地鑽進了亂……。……倫的衾被!”

翻譯是按當時市民文化的白話、簡潔而又不失文雅的節奏來,古代市民書籍並非全部文言文,白話俚語占了相當分量的,諸如三言二拍,當然像賈琮這本文言文極少的書,也很罕見。

哈姆雷特王子裝聾作啞、裝瘋賣傻的獨白和控訴,不僅很長且極有節奏力量,直擊人心,看到這裡,衛定國神色大震:“這是在罵他母親叔叔超越了倫理……還若無其事的樣子,罵得好啊!”

書中間接穿插哈姆雷特熱戀莪菲麗亞而不可得、種種陰謀虛偽之事,世界級編劇創作出來的劇本體裁,不可不謂不引人入勝,少有閒筆,相比當時文言的冗長、乏味、晦澀、深奧,看這種的感覺當真令人耳目一新,有種彆致的體驗。

特彆是衛定國久經官場,感觸就更深了,他評價道:“讀來倒是不錯,這是西洋國家的曆史嗎?和三國、西遊的大唐,也有共通之處,隻是有些曆史典故,看得不甚明白。”

衛若蘭在旁道:“關於書中的曆史典故,山海書社已在翻譯校刊了,多是涉及希臘神話故事。”

“西洋教會、曆法、天文等,我們也接觸過,今日再看,覺得他們的文化積澱,是遠遠不如華夏的。”衛定國輕輕搖頭:“想來賈琮隻是閒來無事罷了,回京守孝時長乏味,借此消遣。”

他不覺得會有什麼大的影響,畢竟本國曆史文化積澱得太深厚,窮極一生都研究不儘,戲曲又難登大雅之堂,怎會注重遠遠不及自己的東西呢?

衛若蘭沉思良久,道:“孩兒和周溫白、鄭人奮等,拜入了他門下,周溫白通西學,我們在一塊兒砥礪共進,獲益良多。說起來呢,西洋大多國家的文明加起來,大抵比得上四書五經。”

“嗯,立德、立言、立功,立言原本不是小事,但翻譯外來學說,屬不屬於立言,還有待商榷。”衛定國皺眉思索,稍頃,似乎想到什麼,道:“這幾年,為父與忠靖侯史鼎、保齡侯史鼐通過書信,因他家的侯門千金尚未許人家,原本有所鬆動,可近來口風又緊了,不曉得兩個老匹夫打什麼算盤。”

“這樣,金陵不是還有山海盟的書社嗎,你攜書走一走,順便,也去李家走一走。”

“李家?”衛若蘭悶聲退出,不解其意,子孫婚姻一事,本是父母之命,他不好說什麼,不管哪家的都得接受。他為賈琮門生,兩江營軍與父親、賈琮有染,實是綁在一起了,想到此處,醒悟道:“金陵李家是原國子監祭酒李守中之後,如今雖非朝中權要,卻與賈家聯姻的,這是要我交好他們,好綁得更牢嗎……”

放下坊刻書籍不談,衛定國一麵權衡利益,思量各方麵政敵,忐忑中帶著歎息,一麵親自著手安排營軍回歸事宜、軍餉請功等項,不禁心下驚悚:“劉挺等人都沒有戰後請歸,而是坐鎮各方……古來功成身退的權臣都是識時務者,知道急流勇退,震主之前立馬放開兵權……賈琮雖然有收稅銀、定南海的大功,但是這件事……唉,不知會演變成什麼樣!但願無事!”

等閒人哪兒知道,他們這些高官大佬,大多實在是顧慮重重,也難怪上流社會流行富貴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