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名利雙收(1 / 2)

曲不是閨中作樂,詞也簡單明了,氣勢似李青蓮從西域走來,引吭高歌,尖銳高亢的琴音破進二堂二樓,一插屏雅間,張茂才用筷敲碗回應:“大家認為怎樣?”

“曲子好。”王應麟應道。

“是,此曲富貴間少見。”司馬匪鑒搖頭晃腦。

“那就是說詞還差強人意嘍。”匡六合一愕,道:“幸而不是與人叫板會戰,就不能辨高下,但,詞雖不像古來格調,勝在說得有理有據,而且,好巧不巧地把西方神話給一一反擊駁斥了,近來不是西學初興麼,盟主山海公又提倡又反駁一二,有所批判地提取加剔除,不致落人口舌,就很妙了。”

“山海書社……《山海經》神話,自號山海,再加上一首《天行健》詞曲,名號深意已呼之欲出。”王應麟突然一臉敬服,擺正位置。

眾盟友紛紛回味,大加讚歎起來。

“沈約把咱們漢字分了平上去入,是以有平仄,周邦彥統一詞牌,是以有格律,沈璟統一南曲,是以有韻調,凡統一而得認可者,經久不衰。可惜你們家公子,不受束縛。”曲落離手,妙玉聲音繚繞蟠虯的紅梅下,蓮花繡桔眨眨眼睛,不明所以。

唯香菱笑出梨渦:“林姑娘也說過似這樣的話,做到這一步的,非天縱之才不可,咱們琮爺是常人不能比了,因他從不按常人的路子來。”

蓮花繡桔感覺格格不入,未敢入二堂,竊竊私語地先出來,妙玉望著香菱淡笑一下,心道:“傻丫頭,他是嫌規矩束縛煩呢。無規矩不成方圓,不按規矩來,詩詞界的人根本不認你。然而他今日威望臨天下,就是吐一口唾沫、放個屁都有人捧的,哪怕說句不通的屁話,也是名人名言,讓人奉為金科玉律。詞不入流,意思倒好。”

香菱兩手握在鼓鼓的胸前:“你的曲子也好,教教我。”

妙玉隨意應了,又想道:“他想這麼玩也好,若是規矩死板,無出人意表之處,便不是我看中的人、我的郎君了。”想到此處,便心下甜蜜,也不以自己曲琴更勝一籌而居功,她本深居簡出,無意外界名望,應賈琮要求,才題了“檻外人”的名號刊出的。

香菱回轉先至凸碧堂,正逢史大姑娘她們談論琴曲詩詞,沒插上幾句,相約去看賈琮,並順便具體分派一下停靈任務,沿途遇上晴雯給妙玉送東西,問她送什麼,誰吩咐的,晴雯笑著不答。

再前行幾十步,便到嘉蔭堂,槐榆青翠,遮天蔽日,在場中人唯賈探春聽得豪氣勃發,撫掌大讚:“好一曲《天行健》,自強不息,綿綿不絕,琮弟和妙玉真乃合作雙絕。《山海經》、《淮南子》是偏僻一類,人多謂之怪力亂神,並誇父逐日、大禹治水、後羿射日、精衛填海也少有人稱讚,真真是獨辟蹊徑、借古諷今,與外國神話一比,果然是咱們的更有韻味,開天辟地、煉石補天就是抗爭。而外國呢?火也要偷,災隻能逃,誰敢以力抗天?抗天補天者,唯我中國耳!”

“那些先秦古籍,詰屈聱牙,零星碎片,我們隻在詩詞用典中遇到,很難成係統論述,且無趣,譜成曲子倒要好些。”林黛玉琢磨著點頭。

“詰屈聱牙……什麼?那是什麼東西?”香菱恍若發現新大陸。

林黛玉眉眼彎彎:“沒什麼,剛才是你聽錯了,幻覺。”

“多少年了,儒家士大夫不天天嘴上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彆人光說不練,我不過實際行動,繼承往聖,加以創新罷了。”賈琮擺手謙虛,內心暗喜,心想不論巴結他的,亦或真愛琴曲的,兩者之間哪種人來買,他都能賺上幾筆,名利兼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